黑湖的波嘎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個故事除了最直觀的,強大的形式有很多種以外, 另一個部分想講的是……

我們如果為了「照顧」其他人而壓抑自己, 是會很鬱悶的(´・ω・`)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行動, 這個原因要跟自己有關。

如果把其他人當成理由, 無論是自己會憋屈, 其他人也會覺得很冤枉~~
「你的痛苦為什麼是我的責任?我又沒有要你這麼做?你其實看不起我能面對問題吧?」 ——反而會有這樣的感覺。

如果自己受苦了還要求對方對自己抱歉、或是感恩自己, 在人際關係中會形成一種莫名其妙的壓力, 使得人們會因為壓力漸漸遠離這種「自覺自主照顧方」。

所以請在行動時,找到屬於「自己」的理由


第三個部份想講的是 "如果自己的行動造成了傷害,那麼就道歉。即使承認自己有考慮不周的地方,道歉是表達自己對自己行動的負責,並不會影響我們的價值"

一開始波嘎布對於「自己傷害他人」的指責, 直接的反應是「這不是我的本意」來為自己辯護, 很多人在遇到被指出「自己傷害他人」的時候, 也會習慣直接這麼說。
「我不是故意的」
「我沒有那個意思」

或者轉向指責對方脆弱才會這麼容易被自己傷害, 這是因為在我們的習慣性想法中 直接將「我有錯」與「有錯的人不好」連結的緣故。

由於目前我們的教育中仍然具有「對與錯」的觀念, 所以這些連結也是很自然而然會形成的, 只要有對與錯的觀念, 就會自然形成某些想法不應該存在的價值觀,越是追求秩序與穩定的文化便越是會有這個情況。

因此這個想法也沒什麼不行, 但可以鬆動一點,或者加入一點其他的部分,
像是「我有錯」→「有錯的人不好」→「我能調整行動來除錯」→「我能調整所以我一樣是好的」。


題外話:

關於「我不是有意的」的自我辯護, 有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是,當人們指控我們對其造成傷害時,依據的是我們表現出的行為,而非我們的意志;無論我們怎麼想的,如果我們的行動表現出的是傷害,那麼實際對對方來說,我們就是傷害的那方,他人便是透過我們表現出的行動來評斷我們的。如果我們無法承認自己的行動造成他人傷害,僅以自己無意圖來自我辯護的話,那其實代表我們沒有調整行動的機會,因為單以意圖辯護暗示了 「我無法控制我的意圖與我的行為表現不一致」這件事。

這對於想要解決問題的雙方來說,會傳達出一種「無能為力」的結論。如果想要關係更加安定長久,要注意關係中彼此是不是會使用這樣的句子~

avatar-img
22會員
98內容數
就算在人生的路上, 所有人都徬徨漂泊,但只要互相分享自己走過的那部分旅途, 我們就可以慢慢完整地圖。 那麼,就不會怕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漂泊者廣場 的其他內容
說到了解自己,我們常常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要描述似乎很難一言以蔽之。使用易經的的八卦概念是一種很有趣的方式~ 自我評估八種型態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指的是,一切二分、相對的事物,兩種樣子。是非、黑白、大小、剛柔等等。 我們可以先大方向的將自己分成「我是這樣的人」和「我不是這樣的人」。這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UGyyxYBXQEP.60 關於愛,你怎麼理解? 「愛」是什麼?「愛」會消失嗎? 我們彼此對於愛的定義,可能會不一樣?我所認為的愛、你所認為的愛、他所認為的愛......儘管我們處於愛中,我們也可能不知不覺? 【愛...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_IF4Nz7NsYEP.59 這些「自」是什麼意思? 自我概念、自我價值、自尊、自信、自卑、自大、自戀、自愛、自私、自負、自傲、驕傲、傲慢...... 這些詞我們常常使用,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你是否曾經被這些詞禁錮住? 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_C-NYkuPMEP.58 我為什麼放不下 為什麼聽到「原諒」、「寬恕」、「放下」,我們會覺得不滿、不甘心呢? 這些詞彙是什麼意思?實際上要我們做的到底是什麼呢?這三個詞常常被我們綁在一起理解,但事實上這三個詞是有些過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8K1BNvj6kEP.57 想要的是什麼道歉? 突然發現影片標題編碼標錯了~@@ 這集討論了道歉,關於「對不起」、「抱歉」、「不好意思」 分別會給人什麼感覺呢?道歉的功能以及做法。 發現根據字詞進行討論的時候,自己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4bZNMN0mU4 EP.56 我要怎麼區分對方是真的需要獨處還是不愛了? 我要怎麼區分對方想獨處還是不愛了? 其實不需要區分?為什麼? 我們看到的事實其實都是主觀選取的線索拼起來的? *關於劇本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需
說到了解自己,我們常常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要描述似乎很難一言以蔽之。使用易經的的八卦概念是一種很有趣的方式~ 自我評估八種型態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指的是,一切二分、相對的事物,兩種樣子。是非、黑白、大小、剛柔等等。 我們可以先大方向的將自己分成「我是這樣的人」和「我不是這樣的人」。這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UGyyxYBXQEP.60 關於愛,你怎麼理解? 「愛」是什麼?「愛」會消失嗎? 我們彼此對於愛的定義,可能會不一樣?我所認為的愛、你所認為的愛、他所認為的愛......儘管我們處於愛中,我們也可能不知不覺? 【愛...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_IF4Nz7NsYEP.59 這些「自」是什麼意思? 自我概念、自我價值、自尊、自信、自卑、自大、自戀、自愛、自私、自負、自傲、驕傲、傲慢...... 這些詞我們常常使用,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你是否曾經被這些詞禁錮住? 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_C-NYkuPMEP.58 我為什麼放不下 為什麼聽到「原諒」、「寬恕」、「放下」,我們會覺得不滿、不甘心呢? 這些詞彙是什麼意思?實際上要我們做的到底是什麼呢?這三個詞常常被我們綁在一起理解,但事實上這三個詞是有些過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8K1BNvj6kEP.57 想要的是什麼道歉? 突然發現影片標題編碼標錯了~@@ 這集討論了道歉,關於「對不起」、「抱歉」、「不好意思」 分別會給人什麼感覺呢?道歉的功能以及做法。 發現根據字詞進行討論的時候,自己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4bZNMN0mU4 EP.56 我要怎麼區分對方是真的需要獨處還是不愛了? 我要怎麼區分對方想獨處還是不愛了? 其實不需要區分?為什麼? 我們看到的事實其實都是主觀選取的線索拼起來的? *關於劇本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續上篇) 📍聽聽別人故事,想想哲學自身 我的另一個體悟是,對於一件事情,不能只就某個人的行為,即輕易斷言、急於歸類貼標籤說他就是如何如何。根據哲學家海德格提出的【horizon 視域】, 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他腳下所踩的土壤、背景、環境; 我們不能怠忽的是,他每一個行動背後,形構的時間
Thumbnail
當我們看到別人面臨困境時,我們可能希望幫助他們,但有時候他們並不願意接受幫助。這篇文章探討了幫助他人的困難之處,並提出了獨特的觀點。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續上篇) 📍聽聽別人故事,想想哲學自身 我的另一個體悟是,對於一件事情,不能只就某個人的行為,即輕易斷言、急於歸類貼標籤說他就是如何如何。根據哲學家海德格提出的【horizon 視域】, 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他腳下所踩的土壤、背景、環境; 我們不能怠忽的是,他每一個行動背後,形構的時間
Thumbnail
當我們看到別人面臨困境時,我們可能希望幫助他們,但有時候他們並不願意接受幫助。這篇文章探討了幫助他人的困難之處,並提出了獨特的觀點。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