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要從哪裡觀察?創新先生的創新工作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創新講師 創新先生 陳建銘

嗨~我是位發明家,主要在教「創新思維課程」的企業講師。

raw-image

觀察,要從哪裡觀察?

我在創新工作坊上,設計思考、創意思考、創新行銷課程,很多學員常問我的問題:「觀察,要從哪裡觀察?」觀察使用者的性別、年齡、職業、地點嗎?更好的答案不是我們在觀察誰,在哪裡觀察,而是觀察「目標受眾」(TA,Target Audience)的輪廓、行為。

目標受眾(TA)又可稱為目標顧客、目標群體或目標客群,簡單來說,就是任何一個行銷活動中所鎖定的人口群體。

*創新訣竅:觀察,要從哪裡觀察?觀察「目標受眾」(TA)的輪廓、行為。

觀察輪廓表

在這裡,我特別整理一份「觀察輪廓表」,包含:使用情境、購物方式、消費過程、消費動線、連貫動線、完整體驗、行為模式、服務模式。

創新講師 創新先生 陳建銘老師  創作

創新講師 創新先生 陳建銘老師 創作

使用情境

使用情境,指模擬使用者的角度,站在使用者的立場,找出使用者的痛點並解決。

 

【伸縮電蚊拍】

例如,打蚊子這一件事,傳統的電蚊拍,蚊子在耳朵旁嗡嗡叫之後就往高處或天花板飛。當時,我的手上拿著一般電蚊拍,腳踩在椅子還是不夠高,打不到天花板上的蚊子,只能看它逍遙地停在上方。一般我的做法是用抹布往蚊子方向丟,再用眼睛緊盯著它,看看是否會往下飛,停留在低處的地方,這也是很多使用者遇到的“痛點”。

後來我在想,如果我將電蚊拍的結構加以改良,桿子的部分增加一到兩節改為伸縮桿,電網拍與桿子的接合處,增加折疊的功能,才有現在方便打到高處蚊蟲的伸縮電蚊拍。(發明人是作者本人.陳建銘)

raw-image


【會跑的鬧鐘】

例如,起床這一件事,我之前會有賴床的習慣,很多鬧鐘會有貪睡功能,就是按下這個功能,可以多睡十分鐘後鬧鐘再響起,我常常在設定的時間響起後,又按了貪睡按鈕兩、三次才會起床,有時候在想,乾脆把起床的時間往後移半小時,何必把自己搞得這麼累,這也是很多使用者遇到的“痛點”。

後來我在想,如果我將鬧鐘的功能加以改良,增加可以由訊號控制馬達的電路板,結合會亂跑的組件,像是萬象軸輪。當設定起床的時間一到,鬧鐘就會在地上亂滾亂跑,我們必需要起床追它,在追的過程中,我們就會自然地清醒。(發明人是作者本人.陳建銘)

伸縮摺疊電蚊拍  會跑的鬧鐘  蘋果日報採訪

伸縮摺疊電蚊拍 會跑的鬧鐘 蘋果日報採訪

*創新訣竅:當靈感突然出現時,請趕快將它記下來或寫下來,不然很容易會被靈感溜走。
Hahow好學校線上課程

Hahow好學校線上課程

我是企業內訓課程的企業講師、創新講師,我的線上課程名稱是「創新先生瘋狂創造力:創造力思維與發想流程」,歡迎上線學習。

創新先生  2008年  中天電視台  節目錄影

創新先生 2008年 中天電視台 節目錄影

關於作者

創新講師 創新先師 陳建銘

陳建銘,網路暱稱「創新先生」,企業創新講師顧問,創新先生管理顧問執行長,著作有《靈感製造機:如何找到創新的點子?》《鳥博士桌遊知識小品》,創新發明的作品有「伸縮摺疊電蚊拍」、「會跑的鬧鐘」、「左右腦動一動創意桌遊紅包」、創新思考發想工具《創新的秘密》等二十多項國內外專利作品,上過國內外多家新聞媒體採訪報導,媒體封為「生活發明王」。有多項服務創新,產品創新等經驗,首位解開「如何用『觀察力』與『想像力』,有系統產生創新點子的方法」。多家知名企業指定的企業內訓課程、創新思維課程、創意思考課程、設計思考、創新工作坊、企業講師、創新講師。演講與課程邀約,請來信:chen.arron1@gmail.com



內容總結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訣竅:觀察,要從哪裡觀察?觀察「目標受眾」(TA)的輪廓、行為。
5
/5
avatar-img
8會員
30內容數
嗨~我是「創新先生」陳建銘老師,擁有二十幾年創新和發明的經驗。 我是位企業講師、創新講師,主要在教「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 我還是位發明家,代表作品有「伸縮摺疊電蚊拍」、「會跑的鬧鐘」,媒體曾經幫我取名「生活發明王」。 很開心和大家分享如何創新與發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新先生 的其他內容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廠商要如何知道消費者的痛點?看與觀察大不同。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訣竅:看與觀察的差別在哪裡呢?觀察,是看了人事物之後,會有所察覺,發覺有何不同處或是可以改變之處。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創新的第一步驟要怎麼做。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創新的第一步驟就是要透過觀察,找到問題的痛點。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黃仁勳最喜愛的商業書是創新管理大師克里斯汀生的《創新的兩難》,他可能是受這本書的影響,自己內化後再反思,運用「跨界思考」的創新思維在經營策上,做出與英特爾的差異化。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訣竅:很多領域的突飛猛進,都是從其他的領域互相刺激想法而得來的。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AI教父 輝達執行長 黃仁勳,如何開一場有效的「創新思考會議」?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創新訣竅:在做創新思考的會議時,不要掉入“從眾心理”的盲點。
企業講師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要告訴你,為什麼“創新”之前,要先突破框架? 用一些案例告訴你突破框架的重要。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訣竅:創新,你必需要冒險,必需要敢與眾不同,打開心中的限制「不相信」與「害怕失敗」,不要被無形的框架限制了!
創新講師 創新先生 陳建銘老師要告訴你,為什麼“創新”之前,要先打破規則?分享iPhone和印度零售業鉅子比雅尼打破規則的案例。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訣竅:規則是要提升效率,並不是要綁住思考。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廠商要如何知道消費者的痛點?看與觀察大不同。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訣竅:看與觀察的差別在哪裡呢?觀察,是看了人事物之後,會有所察覺,發覺有何不同處或是可以改變之處。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創新的第一步驟要怎麼做。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創新的第一步驟就是要透過觀察,找到問題的痛點。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黃仁勳最喜愛的商業書是創新管理大師克里斯汀生的《創新的兩難》,他可能是受這本書的影響,自己內化後再反思,運用「跨界思考」的創新思維在經營策上,做出與英特爾的差異化。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訣竅:很多領域的突飛猛進,都是從其他的領域互相刺激想法而得來的。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AI教父 輝達執行長 黃仁勳,如何開一場有效的「創新思考會議」?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分享創新訣竅:在做創新思考的會議時,不要掉入“從眾心理”的盲點。
企業講師 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要告訴你,為什麼“創新”之前,要先突破框架? 用一些案例告訴你突破框架的重要。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訣竅:創新,你必需要冒險,必需要敢與眾不同,打開心中的限制「不相信」與「害怕失敗」,不要被無形的框架限制了!
創新講師 創新先生 陳建銘老師要告訴你,為什麼“創新”之前,要先打破規則?分享iPhone和印度零售業鉅子比雅尼打破規則的案例。
5/5創新講師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訣竅:規則是要提升效率,並不是要綁住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幾天,我借了霏霏所推薦的書籍《與神對話》 他其中有一句話我相當喜歡 「重複的英文是 reactive,創造的英文是 creative,當我們能從日復一日自動導航的生活中產生覺知,將 c 挪動至不同的位置,就能離開盲目的重複狀態,進而成為人生的創造者。」
Thumbnail
「當代硬科幻大師」筆下18篇來自從前或現在的短篇小說選輯。
Thumbnail
1.人生中那些看似無用的碎片與碎片的意外組合,才會產生那些意想不到的創意。 2.如果將問題全留在自己心中煩惱,便不會拓寬眼界;要試著將自己的疑問拋向世界,互相摩擦碰撞,才是更有彈性的思考方式,也更有機會突破自己的盲點,獲得更深一層或是新的思考。 3.以主觀創造事物之後,必定要以客觀比對答案;以理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史丹佛經典生涯規畫課「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職場實戰篇】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你曾覺得,明明自己讀了不少書,怎麼遇到問題還是腦袋當機嗎?
Thumbnail
★你需要的不是學更多,而是開始鍛鍊觀察力!
Thumbnail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六週心得分享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幾天,我借了霏霏所推薦的書籍《與神對話》 他其中有一句話我相當喜歡 「重複的英文是 reactive,創造的英文是 creative,當我們能從日復一日自動導航的生活中產生覺知,將 c 挪動至不同的位置,就能離開盲目的重複狀態,進而成為人生的創造者。」
Thumbnail
「當代硬科幻大師」筆下18篇來自從前或現在的短篇小說選輯。
Thumbnail
1.人生中那些看似無用的碎片與碎片的意外組合,才會產生那些意想不到的創意。 2.如果將問題全留在自己心中煩惱,便不會拓寬眼界;要試著將自己的疑問拋向世界,互相摩擦碰撞,才是更有彈性的思考方式,也更有機會突破自己的盲點,獲得更深一層或是新的思考。 3.以主觀創造事物之後,必定要以客觀比對答案;以理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史丹佛經典生涯規畫課「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職場實戰篇】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你曾覺得,明明自己讀了不少書,怎麼遇到問題還是腦袋當機嗎?
Thumbnail
★你需要的不是學更多,而是開始鍛鍊觀察力!
Thumbnail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六週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