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閱聊天室,聊聊心底事—放手也是一種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為父母,面對孩子的一切,應該充滿著既憂心又期待的情緒吧!

      小時候看他們走路,心中一方面擔憂他們跌倒痛了,撞到疼了,但又期待他們跨步出去探索環境;長大一點,看他們到學校去,既擔心他們不小心闖禍,但又期待他們可以適應學校環境,快樂主動學習;出社會後,心裡憂慮他們有了工作忘了娘,但又期待他們可以平穩地在職場中發展。

      總之,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就是做父母。

      這次,來找坊主做人類圖解鎖的就是一個媽媽,一個憂心孩子的媽媽。

raw-image

      這位憂心的媽媽,暫且稱呼她心媽吧!因為從她告訴我的故事中,可以看得出,這是一個十分用心的母親。

      心媽有兩個寶貝,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湊起來剛好是一個「好」字。這是她理想中的組合,男孩是老大,女孩是老么,心媽覺得這樣的排行很好,因為如果女孩是老大的話,就要擔負起照顧弟弟的責任,這樣太辛苦了。她自己就是家裡的老大,小時候爸爸媽媽總一直要她照顧弟妹,讓著弟妹,只要弟弟妹妹怎麼了,都是她的責任。這樣成長過程,讓心媽從小就會壓抑自己的需求。

      當了媽之後,她十分照顧孩子,秉持著愛的教育的理念,面對孩子的錯誤,也盡可能耐著性子,以循循善誘的方式,跟他們講道理,很少大聲責罰。至於面對孩子們的學業,她更是盡量用鼓勵代替比較責罵,希望他們認真學習。總而言之,心媽就是個盡心盡力的一百分媽媽。

      聽到這裡,坊主心想這麼一個用心的媽媽,孩子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啊,為什麼心媽的神情看起來卻如此憂愁?

      心媽繼續說,原本兩個孩子各自有自己的興趣,大學唸的科系也都是他們自己喜歡的科系。老大擅長理工,唸了資訊相關的科系;老二喜歡文史,唸了語文類的系所,他們各有所長,成績也都不錯,大學也順順利利畢業。

      只是,哥哥在大學畢業,當完兵之後,求職的過程不太順利,因此感到相當挫折,再加上爸爸又一直問他,什麼時候才要開始工作,以至於哥哥變得越來越不願意出門,最後甚至將自己關在房間裡,成為「繭居族」。

      而爸爸的詢問一開始還語帶關心,但是當他看到兒子越來越退縮,心裡也越來越著急,於是說次的口吻,從一開始的柔軟,到後來的諷刺,最後甚至變成了辱罵。父子間的關係越來越緊繃,心媽義無反顧又成為他們的潤滑劑與協調者。

      聽到這裡,坊主對心媽真的是既心疼也心累!

      心媽想知道,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房間?就算沒有工作,也不要斷了與世界的接觸。

      坊主看了一下心媽兒子的「人類圖」,原來他是一個顯示者呀!本來坊主想告訴心媽,孩子有著很棒的設計,只不過他要能願意主動去做自己的事,就會有成果出現。但是話才到嘴邊就吞回去了,因為上面那一串不是廢話嗎?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孩子願意主動與世界接觸啊!

      坊主告訴心媽,她是一位好媽媽,她對孩子的用心,孩子一定感受得到的。只不過,現在的他,暫時收不進媽媽的關心,所以先給予孩子一點自己的空間。

raw-image

      接著,坊主告訴心媽,兒子是一個「顯示者」,這是個自主性很強的設計,不喜歡旁人對他指手畫腳,因此對待他最適當的態度,就是把決定權交還給他,但是同時也要求他對自己的決定負責。因此請媽媽要「狠心」,別再為他準備三餐,讓他自己處理,可以的話也別再給他生活費。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不愛孩子,而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知道:爸媽相信你長大了,有能力可以對自己負責。至於找工作的事,暫且先忍住不問。

      坊主的話說得很輕巧,但是對心媽而言,卻很困難,因為天下父母心,尤其她又是一個非常關心孩子的媽媽,看到孩子不好,她真的是心如刀絞。

      接著,坊主告訴心媽,其實此時她最需要做的,是照顧好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正視自己的需求,關照自己的情緒。因為,與她的對話過程中,心媽把家人的需要、把家庭的和諧放得很大,但是把自己縮得很小,這樣的狀況並不平衡。其實,當她開始「自私」地照顧好自己,將焦點放在自己的需求上時,也許一開始孩子會不習慣,會有情緒的釋放,但是等到情緒開始流動之後,他反而可以有動力展開行動,開始為自己的生活努力。

      這也很不容易,因為面對家人的情緒發洩,要能接住對方又要自己不受影響,這本身就是得道高人才有的道行,因此坊主也告訴心媽,沒有所謂做不好。請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只要有一點點小小的調整,就已經很厲害了。

raw-image

      最後,坊主跟心媽說,一直以來她都是一個好媽媽。現在,她要做的是善待自己,孩子們在妳的愛灌溉下已經長大,因此請相信他有足夠韌性與能力,繼續成長與成熟。

為保護個人隱私,故事人物與內容已做適當的改寫。

avatar-img
20會員
253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寧閱療癒工作坊 的其他內容
     年輕行政助理的心路歷程。在工作之初,她設定了不急於考研究所的計畫,想要積累經驗後再留學,但卻發現現實與理想大相逕庭。面對繁重的工作和加班,她感到疲倦和無助。在人類圖解碼中,她重新思考理想生活的形象,以及調整生活習慣,最終找到了能讓自己早下班並回到追求目標的平衡之道。
      一個晴朗的午後,一位害羞且內向的學員分享她的故事。從小被家人與兄姐的成就比較,對母愛感到缺失,導致她缺乏自信。雖然嫁給優秀的丈夫,但婚後因為他的職業不穩定面臨金錢困境,讓她感到不安。透過「人類圖」的解讀,她開始理解自己需學會表達情緒與自我給予安全感。最終,解開內心的結,找回改變的底氣。
     年輕行政助理的心路歷程。在工作之初,她設定了不急於考研究所的計畫,想要積累經驗後再留學,但卻發現現實與理想大相逕庭。面對繁重的工作和加班,她感到疲倦和無助。在人類圖解碼中,她重新思考理想生活的形象,以及調整生活習慣,最終找到了能讓自己早下班並回到追求目標的平衡之道。
      一個晴朗的午後,一位害羞且內向的學員分享她的故事。從小被家人與兄姐的成就比較,對母愛感到缺失,導致她缺乏自信。雖然嫁給優秀的丈夫,但婚後因為他的職業不穩定面臨金錢困境,讓她感到不安。透過「人類圖」的解讀,她開始理解自己需學會表達情緒與自我給予安全感。最終,解開內心的結,找回改變的底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經過了十個月,終於我讓孩子可以好好離開我,獨立參加兒童主日。 身為一個媽媽,陪伴小孩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愛孩子,媽媽的愛有時是犧牲的愛,把自己放在很後面,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為一個能好好與我分離的個體時,就要放手,讓他獨自面對現實環境中的一切。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經過了十個月,終於我讓孩子可以好好離開我,獨立參加兒童主日。 身為一個媽媽,陪伴小孩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愛孩子,媽媽的愛有時是犧牲的愛,把自己放在很後面,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為一個能好好與我分離的個體時,就要放手,讓他獨自面對現實環境中的一切。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