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時代的心理學:斯多葛哲學,教你擺脫焦慮、控制情緒!(EP1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焦慮而失眠?

因為後悔而責怪自己?

因為憤怒而無法克制自己?

如果你有這些經歷,或許斯多葛哲學能幫助你。


這門學派是我在人生中幫助最大的一門哲學:「斯多葛主義」,不同於我們熟悉的儒家思想,它主張要我們專注在:「掌握自己所能夠控制的事情。」


斯多葛主義能幫助我甚麼?


1.焦慮、憤怒、恐懼、懊悔等的負面情緒控制。

2.壓力調節。

3.改善人際關係。

4.獲得一顆冷靜又平穩的內心。

5.解開自我潛能的限制。

6.生活充實及幸福感提升。


什麼是斯多葛主義、它影響了我們現代的甚麼?


斯多葛主義(Stoicism)源於古希臘時期,在那時影響了許多人,上至羅馬皇帝,下至出身奴隸之人,而到當今現代,依然也有許多的學習者。例如:Albert Ellis (知名心理學家,認知行為治療的創始人之一。)


那如果要以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它的核心,可以試著理解這句:

「你是唯一可以操控自己大腦的人,只有你能讓它毀掉你的人生;也只有你能控制它,令它變成超越他人的強大武器。」



他們追求平穩及順利的人生,認為人生中最大的弱點就是強烈情感(憤怒、恐慌、恐懼、焦慮、擔憂等。)需要跨越這項挑戰,像是拳擊手一樣,不管遭遇甚麼樣的攻擊,都絕不放棄。


而現代的心理學、控制焦慮等方法,其實很多都有斯多葛主義的影子

  • 認知行為治療法(CBT)
  • 正念(Mindfulness)
  •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斯多葛主義=冷漠無情、逃避、壓抑自我的情緒的學派?


很多人剛開始遇到會覺得:「不被情緒影響,那不就是要我壓抑它了,感覺會更難受啊!」


我承認我第一次接觸時,也是這麼想的,但隨著時間經過,我漸漸的理解了它所說的意思。

並不是要你壓抑自我、逃避責任,而是要你:

「從強烈情緒中掙脫開來,並認知到沉浸在裡面並沒有幫助,我們必須要馴服它,讓它成為你的力量。」


以自責來舉例,我們如果只是一昧的利用內疚來折磨、懲罰自己的話,到最後事情和錯誤還是一樣沒有變化。


也不會因為沉浸在負面情緒裡的時間長短、有多難過,而有任何改變。(*我知道這很難聽和難以接受,但這是事實。)


而它有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狗與繩子。」

想像一下,你把你的情緒、錯誤,想像成狗、馬車,而狗脖子上的繩子被掛在了馬車上。

狗與繩子

狗與繩子


馬車的行使方向是固定的,它可以往東、往西,隨時隨地的改變方向,但是狗因為被繩子綁住,所以它只有兩種選擇。

1.抵抗與掙扎:狗可以選擇拼命抵抗,不想被馬車給拖走,所以故意往反方向跑。但這樣的結果就是:狗會覺得疲憊、痛苦、受傷,最後還是得順從馬車一起行走。


2.接受與順應:狗也可以選擇接受事實,順著馬車行駛的方向前進。它雖然沒辦法做任何改變,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痛苦,最後也成功的完成了目標。



從這則故事中發現,如果我們選擇抵抗事情的錯誤的話,到最後受傷、痛苦的依然是我們。

但當我們選擇承認這項錯誤、並不讓情緒控制我們的話,最後不但可以完成目標,也能夠減少不必要的痛苦。


「斯多葛主義≠逃避、冷漠無情。」


它要我們學會勇敢的面對問題,並認知到沉浸在強烈情感中,並不會有任何實質幫助,要馴服並利用它的力量,像拳擊手一樣,提升自我的內心韌性。

「沒受過損害的順境不堪一擊。」--塞內卡
raw-image


總結

可以發現,斯多葛主義和我們熟悉的儒家思想有一點區別,儒家強調社會中的角色,但斯多葛強調個人的成長


但這並不代表孔子所說的就是錯的,因為並沒有一個標準的解答,畢竟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最適合自己的答案,只能由自己去尋找。


但不管我們最後成就如何,我們都不會說自己是哲學家,而是哲學的學習者,會應用自己的人生所學,去實踐、並幫助更多被情緒控制住的人們。


-Iven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斯多葛的知識,歡迎追隨我的社群資訊。

1.Instagram

2.Facebook社團(人生經驗分享 & 自我成長社)。

也歡迎大家加入我新創的社團,裡面不談心靈雞湯、語錄、廣告文。我們只談最真實的經驗、書籍分享,和負面情緒控制,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經驗給分享出來,幫助更多人!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g/14PXmYjJb6/

avatar-img
3會員
17內容數
人生成長|控制情緒|部落格 ||哲學、心理學、個人成長、壓力釋放。 歡迎來到下班人生,掌握你的下半人生,我是Iven ,這裡是充滿思考和探索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下班人生Iven 的其他內容
我最近遇到一個很奇怪的問題,為甚麼在Thread、IG、fb社團中,都沒有一個「真正」能讓人交流、成長經驗的地方。 現在幾乎都充滿了各種AI語錄、名言,而Facebook社團的都是直播、祝福、信仰的貼文。 這也應該不是我們想要的。
上一篇我們講到了持續好習慣的方法,這一篇呢,我們將要講它的死對頭:「壞習慣」 ,如何戒除壞習慣,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大課題。
3/5原子習慣
這篇是我看完「原子習慣」後的重點筆記,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它很不好看懂,的確,它的舉例確實舉的太多了,占了很大的篇幅,讓人很難專注的閱讀。 但裡面還是有一些精華和重點的,特別是在講解建立好習慣與脫離壞習慣的這兩個大重點,我覺得很值得大家學習。 當然,圍繞的重點就只有一個:「恆心」。
3/5原子習慣
每個人其實都有自我的潛能,但我們時常會因為社會、教育、壓力等原因埋沒了這些能力,以至於自己到老時,都沒有發現這些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特能力,並發揮出來。 所以,我整理出了6個步驟,讓你能夠重新的改造自己,並成功發掘自我的潛能! --下班人生Iven
我們深入探討了「掌握人生」對於成功的重要性。很多人認為天賦就是決定一切成功的關鍵,但其實,這不是真正能帶來突破的方法。我分享了三個實用的步驟,幫助你從現在開始朝向夢想邁進,並突破限制,實現自己的夢想。--下班人生 Iven
你是否曾為了改變他人對你的看法而焦慮不已?很多人都會試圖運用各種技巧、話術,甚至閱讀大量心理學書籍,卻發現最終效果不如預期。今天我將說明如何擺脫對他人看法的執著,並從內心開始重塑自己,你會發現,最後反而讓我們擁有無限的可能。 --下班人生 Iven
0/5心靈雞湯:正能量 or 幹話?
我最近遇到一個很奇怪的問題,為甚麼在Thread、IG、fb社團中,都沒有一個「真正」能讓人交流、成長經驗的地方。 現在幾乎都充滿了各種AI語錄、名言,而Facebook社團的都是直播、祝福、信仰的貼文。 這也應該不是我們想要的。
上一篇我們講到了持續好習慣的方法,這一篇呢,我們將要講它的死對頭:「壞習慣」 ,如何戒除壞習慣,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大課題。
3/5原子習慣
這篇是我看完「原子習慣」後的重點筆記,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它很不好看懂,的確,它的舉例確實舉的太多了,占了很大的篇幅,讓人很難專注的閱讀。 但裡面還是有一些精華和重點的,特別是在講解建立好習慣與脫離壞習慣的這兩個大重點,我覺得很值得大家學習。 當然,圍繞的重點就只有一個:「恆心」。
3/5原子習慣
每個人其實都有自我的潛能,但我們時常會因為社會、教育、壓力等原因埋沒了這些能力,以至於自己到老時,都沒有發現這些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特能力,並發揮出來。 所以,我整理出了6個步驟,讓你能夠重新的改造自己,並成功發掘自我的潛能! --下班人生Iven
我們深入探討了「掌握人生」對於成功的重要性。很多人認為天賦就是決定一切成功的關鍵,但其實,這不是真正能帶來突破的方法。我分享了三個實用的步驟,幫助你從現在開始朝向夢想邁進,並突破限制,實現自己的夢想。--下班人生 Iven
你是否曾為了改變他人對你的看法而焦慮不已?很多人都會試圖運用各種技巧、話術,甚至閱讀大量心理學書籍,卻發現最終效果不如預期。今天我將說明如何擺脫對他人看法的執著,並從內心開始重塑自己,你會發現,最後反而讓我們擁有無限的可能。 --下班人生 Iven
0/5心靈雞湯:正能量 or 幹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像哲學家一樣生活》深入探討斯多葛哲學如何幫助現代人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與挑戰。書中提出兩個核心心法:消極想像和控制的二分法,教導讀者如何在最壞情況下重拾生活價值,並專注於可控的事物以減少焦慮。本書旨在透過理智分析和具體應用,讓讀者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幸福。
Thumbnail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任何困擾或問題,其實都是由人們自己賦予某個事件的意義,雖然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想法,仍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是一種將患者的負面消極思維轉換成正面積極思維,進一步修正其行為的治療方式。很多人認為此療法承繼了斯多葛派的思想。
Thumbnail
【幸運的人做情緒的主人,不幸的人做情緒的奴隸】理情行為治療之父亞伯.艾里斯經典之作,影響力超越佛洛伊德的心理學家
Thumbnail
下個階段,應該會重新聚焦於「焦慮」的主題,焦慮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其實如果搜尋認知行為療法(CBT),會發現與佛法、斯多葛主義有關,另外叔本華也與佛法、印度哲學有關,所以整體的方向依然是一致的。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聖嚴法師說過:「轉換心情的好方法--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當我們面對煩惱或情緒時,要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與情緒的由來,並以客觀的角度來反省,然後面對它,承認它的存在;進而接受它,找出問題形成的因素,解讀煩惱的根源與情緒的緣由,不拒絕也不排斥;接著處理它,理性思考後才決定其解決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像哲學家一樣生活》深入探討斯多葛哲學如何幫助現代人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與挑戰。書中提出兩個核心心法:消極想像和控制的二分法,教導讀者如何在最壞情況下重拾生活價值,並專注於可控的事物以減少焦慮。本書旨在透過理智分析和具體應用,讓讀者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幸福。
Thumbnail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任何困擾或問題,其實都是由人們自己賦予某個事件的意義,雖然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想法,仍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是一種將患者的負面消極思維轉換成正面積極思維,進一步修正其行為的治療方式。很多人認為此療法承繼了斯多葛派的思想。
Thumbnail
【幸運的人做情緒的主人,不幸的人做情緒的奴隸】理情行為治療之父亞伯.艾里斯經典之作,影響力超越佛洛伊德的心理學家
Thumbnail
下個階段,應該會重新聚焦於「焦慮」的主題,焦慮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其實如果搜尋認知行為療法(CBT),會發現與佛法、斯多葛主義有關,另外叔本華也與佛法、印度哲學有關,所以整體的方向依然是一致的。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聖嚴法師說過:「轉換心情的好方法--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當我們面對煩惱或情緒時,要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與情緒的由來,並以客觀的角度來反省,然後面對它,承認它的存在;進而接受它,找出問題形成的因素,解讀煩惱的根源與情緒的緣由,不拒絕也不排斥;接著處理它,理性思考後才決定其解決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