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關於中學同儕的故事,很容易帶出人們過往校園生活那些不堪的回憶。青春期特有的煩惱多不勝數,光是這本書就有好幾處深有同感。
天哪!短短幾頁的試讀內容,再度喚起我以前國高中時期和同學相處,為了融入班級團體,那股讓人長期胃痛的壓力。沒錯,當時的我跟書中女主角多賢的性格其實有些相似。
青澀的學生形象,是否既熟悉又陌生?
其實脫離年少的青春期之後,當年的恐懼雖已消減得差不多。然而不舒服的回憶依舊留存心中,偶爾還是會憶起那個懵懂不成熟的自己:擔心自己交不到朋友、無法融入大家、害怕被排擠和被孤立,戰戰兢兢地討朋友們開心,硬著頭皮去涉獵接觸自己不那麼感興趣的流行話題與人物。
為了在團體中不被針對,忍痛咬牙抹滅自己獨特的光芒,藏起別具一格的羽翼,展現自己最平凡的一面,希盼能被同儕接納,求得一處校園的容身之地。
真實的自我隱匿久了,「內在小孩」自然過得很不開心,和朋友們的那些歡笑彷彿都是假的,在家獨處才是我最輕鬆自在的時刻,可以不用顧及他人眼光,盡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後來上了大學,心智相對成熟許多,我逐漸找回藏在靈魂深處的那份與眾不同,珍惜地拿出來曬一曬,並且視場合大方展現。爾後也開始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和獨特。不僅活得越來越像自己理想中的樣貌,也開始鼓勵他人試著找回自身美好的特質,不要輕易隨波逐流,而是要展現內在自性之光。
翅膀長硬了,就勇敢去飛吧!
長大之後才頓悟明白,原來以前同學們的「討厭」其實根本沒有什麼理由,就算親自問他們為何討厭某某人,多半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他們頂多會說:「不知為何就是看不順眼」、「覺得礙眼討厭」、「反正就是看不慣這個那個的」、「因為對方自以為又做作愛裝」等等。
這本書裡面也可以看到多賢的好友們把某某人當成討厭對象時,那些理由看起來既幼稚又可笑。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或許同儕之間營造共同的敵人、有個可以一起聯合起來攻擊的對象,是他們用來抒發課業壓力的方式吧。
孤狼不一定瀟灑,合群不一定軟弱
看到書中多賢如此在乎別人的看法,又處處迎合好友,雖然有人會說沒必要這樣,但同為過來人的我卻能理解,在那種環境下是真的不得不這麼做,否則就會沒朋友。尤其青春期是孩子最渴望得到同儕認同、最欲找尋團體歸屬感的時期。大人們或許覺得沒朋友就沒朋友,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校園生活幾乎占據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很多時候當一匹孤狼不見得輕鬆。像是上課、畢旅或校外教學等團體的分組行動、擔任幹部職需要同學協助等需求,即便你想靠一個人自己搞定,老師還不見得樂意看你這樣,約談也好勸說也罷,想方設法要你跟其他人好好相處。
可能有的人覺得看這本書會勾起以往痛苦的回憶,而選擇不去讀它。但我想把閱讀它當成一個療癒內在創傷的機會。因為那些往事已成過去式,感覺像上輩子一樣久遠,所以可以相對平靜地去面對它。
每個創傷都是一道靈魂課題,是學習突破(升級)的必經之路。這門課若沒修好,下輩子可能還要再重修一次(Oh,No!)。倘若選擇遺忘不去理會它,也只是把它深埋起來不會消失。如果選擇勇敢去正視它,明白、理解、接納並放下,內心才能真正得到解脫和救贖。
不要再用第一人稱「我」的角度去看這些事,而是改成用第三人稱去客觀地看待。重點是設法從當時的情境抽離、跳脫出來。請想像眼前有一部復古的電視機,把當年的那些令你不快的事件畫面收進小小的電視機裡,然後當作是看戲劇那樣,自己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別人的演出」。
需特別注意的是,每當一不小心又帶入進角色時,要記得提醒自己趕快抽離出來當觀眾。這麼做比較能以冷靜的角度去回顧,不會再勾起太多創傷情緒,讓自己陷在痛苦的泥沼中難以自拔。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一個出演賣座影劇的靈魂都散發出耀眼的光采!
傷口若還會痛,可以先放著等它慢慢結痂,不用著急。但內心必須做好勇敢面對的準備,日後待時機成熟的那一刻,便是徹底根治的時候了。
書名:多賢的祕密貼文:我的真心,僅限本人閱讀
作者:黃英美
書籍分類:文學小說/翻譯文學/韓國文學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21
ISBN:978626419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