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熱情,也許藏在那些被遺忘的小事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什麼找到熱情如此重要?

幾年前,我認識一位在科技公司工作的朋友艾倫。他每天朝九晚五,薪水不錯,但總覺得生活像一杯反覆加熱的隔夜咖啡——平淡無味。直到某天,他偶然參加了一場烘焙工作坊,發現自己光是捏麵團、聞著烤箱飄出的奶油香氣,內心就湧現前所未有的滿足感。一年後,他辭去工作,開了一間小小的麵包店。現在的他常說:「我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做讓自己活過來的事。」

艾倫的故事並非特例。許多人像他一樣,原本過著「符合期待」的生活,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明明衣食無缺,卻總提不起勁,日子像被按了重播鍵,一天天重複著相似的節奏。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做一件真正熱愛的事時,會完全沉浸其中,甚至忘記時間的存在。那種感覺,就像內心被點亮了一盞燈,溫暖而明亮。反過來說,當我們失去熱情時,生活就像一輛沒加油的車,即使外觀再美,也無法真正前進。

這篇文章,我想帶你踏上一段探索之旅。不需要辭職或拋下一切,只要透過自我反思與實際行動,我們都能找回那份讓心跳加速的熱情,重新愛上自己的生活。

第一部分:什麼是熱情?為什麼我們會失去它?

熱情不是「喜歡」,而是「渴望」。比如你喜歡看電影,但熱情可能是「透過影像說故事」;你喜歡聊天,但熱情可能是「幫助他人建立深度連結」。熱情的核心在於:它能讓你感到「活著」,即使疲憊也願意持續投入。

然而,為什麼我們常與熱情漸行漸遠?

  1. 生活壓力偷走了探索的勇氣:繳房租、照顧家人、應付職場競爭⋯⋯當生存成為首要任務,我們容易把「想要」鎖進抽屜,告訴自己:「等有時間再說吧。」但這個「等」字,往往就是十年的光陰。
  2. 社會期待蓋過了內心聲音:父母說穩定最好、朋友羨慕高薪工作、社群媒體鼓吹某種成功模板⋯⋯我們不知不覺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卻忘了問自己:「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3. 恐懼失敗讓我們拒絕嘗試:怕浪費時間、怕被嘲笑、怕發現自己其實沒天賦⋯⋯這些恐懼像隱形圍牆,把我們困在「安全但無趣」的舒適圈裡。

第二部分:如何通過自我反思找到熱情?

步驟一:回顧過去的快樂時刻

拿出一張紙,寫下人生中讓你感到「閃閃發光」的瞬間。

  • 大學時熬夜做專案卻樂此不疲?
  • 教會朋友某項技能時的成就感?
  • 獨自旅行時與陌生人深度對話的悸動?

觀察這些經歷的共通點:是創造、解決問題、與人連結,還是學習新知?這些線索會指向你熱情的源頭。

步驟二:探索你的核心價值觀

試著完成這句話:「我的人生,最重要的是____。」

答案可能是自由、創造、家庭、影響他人⋯⋯接著問自己:「現在的生活有多少比例符合這些價值?」若答案讓你心虛,或許正是調整方向的契機。

步驟三:識別你的天賦與優勢

天賦不一定是「會彈鋼琴」或「數學天才」,它可能是:

  • 總能發現別人的優點(同理心)
  • 對整理資訊特別拿手(邏輯力)
  • 願意傾聽朋友訴苦(陪伴能力)

回憶別人常稱讚你的特質,那往往是你自己忽視的珍貴禮物。

步驟四:問自己關鍵問題

  • 如果明天起床後,所有生活開銷自動解決,你會如何安排時間?
  • 做什麼事時,會讓你忘記檢查手機、忽略飢餓感?
  • 小時候夢想過什麼?那些渴望是否還藏在心底某處?

第三部分:通過嘗試與行動驗證你的熱情

找到熱情就像談戀愛——光靠想像不夠,必須實際相處。

步驟一:從小範圍嘗試開始

列一份「心動清單」,寫下所有感興趣卻沒機會做的事。接著挑一項成本最低的開始:

  • 想寫作?先每天寫500字日記。
  • 對心理學好奇?報名一堂線上講座。
  • 喜歡手作?參加週末市集擺攤體驗。

步驟二:走出舒適圈

朋友小瑜曾害怕別人笑她「年紀大還學畫畫」,但當她鼓起勇氣參加繪畫課後,發現根本沒人在意她的年齡,反而有人稱讚:「你的用色好大膽!」

記住: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必須開始才會變厲害。

步驟三:評估你的感受

在嘗試過程中問自己:

  • 做這件事時,我是「享受過程」還是「只想趕快結束」?
  • 結束後,我感到充實還是空虛?
  • 是否願意為它犧牲追劇或聚餐的時間?

真正的熱情會讓你心甘情願付出,就像照顧一株植物,再累也想看到它開花。

第四部分:如何將熱情融入日常生活?

1. 設定具體目標

把「我想學攝影」拆解成:

  • 每週六早上拍10張照片
  • 月底挑3張作品請朋友回饋
  • 三個月後開一個IG攝影帳號

2. 建立支持系統

加入相關社群、追蹤啟發你的創作者,甚至找一個「熱情夥伴」互相督促。若家人不理解,可以告訴他們:「這就像我的精神充電站,試過後反而更有能量面對工作。」

3. 平衡熱情與現實

  • 時間管理心法:每週預留2小時「熱情時段」,並視為不可妥協的約會。
  • 整合現有資源:若熱情是幫助他人,能否將現職轉調到客服或培訓部門?

第五部分:重燃熱情的長期策略

  • 允許熱情變形:十年前你熱愛登山,現在可能更享受煮一碗療癒的湯,這不代表失敗,而是你成長了。
  • 每天記錄小確幸:寫下「今天讓我眼睛發亮的三件事」,你會發現生活處處藏著熱情的火種。
  • 定期自我對話:每季問自己:「我現在做的事情,有多少比例發自內心喜歡?」

你的熱情是什麼?現在就行動吧!

尋找熱情的過程,就像在沙灘上撿貝殼——與其糾結哪顆最完美,不如先彎腰拾起第一顆讓你心動的。或許它不夠大、不夠閃亮,但握在手中的那份雀躍,會帶你走向下一顆更美的貝殼。

從今天起,給自己一個承諾:每天花15分鐘做一件「單純因為喜歡」的事。可能是重拾畫筆、研究食譜,或單純觀察公園裡的樹葉。當你開始行動,熱情自會找到縫隙生根,慢慢長成照亮生活的光。

最後,我想把麥克風交給你:

如果此刻的你,可以無所畏懼地選擇一件事來投入,那會是什麼?

答案,或許就是你一直在等待的起點。

avatar-img
23會員
223內容數
在不違反法律為前提下,這是一個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小小天地。 不碰限制級。 不碰政治。 不碰宗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尼爾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曾被突如其來的情緒暴風捲入?別擔心,你不是唯一這樣的人! 情緒管理不是要壓抑感受,而是學會掌控它們的節奏。我將教你7-11呼吸法快速冷靜、設置情緒逃生艙給自己緩衝空間,還有能量存錢筒幫助你累積內在穩定感。只要掌握這三大關鍵技巧,你就能在情緒風暴中保持從容,找回生活的主控權!
你是否曾被突如其來的情緒暴風捲入?別擔心,你不是唯一這樣的人! 情緒管理不是要壓抑感受,而是學會掌控它們的節奏。我將教你7-11呼吸法快速冷靜、設置情緒逃生艙給自己緩衝空間,還有能量存錢筒幫助你累積內在穩定感。只要掌握這三大關鍵技巧,你就能在情緒風暴中保持從容,找回生活的主控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很多人在工作中、生活中感到疲憊和失去動力。這篇文章探討了身心低能量的情況,並提出了一些方法,例如自我效能、工作中的成就感、睡眠和新挑戰等,幫助讀者更好地管理自我效能水準並提高活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如何在婚姻、工作、與自己的觀點中找回熱情。作者分享了自己遇到的困惑和煩惱,以及如何透過轉換觀點重新獲得熱情。文章充滿了實際的個人故事,讓讀者感同身受。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愛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時常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愛。在追逐夢想、工作、家庭和各種責任的壓力下,我們往往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最後。然而,當我們懂得善待自己,給予身心足夠的關愛時,才能活得更加健康、快樂和充實。 身體是靈魂的居所 是我們實現夢想和目標的工具。因此,我們應該像呵護一座寶
Thumbnail
★自我心理學會讓你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寶藏, 原來不必苦苦向外尋求答案,好好的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就足夠了!
學療癒的關係,下意識地會回到自己觀看 發生了什麼事 我的心裡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推薦三本書,針對在生活中筋疲力盡的人,以及尋覓生活意義、重塑與工作的健康關係的人。
每天整理一點點環境和自己,就能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自己和生活。從身邊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對「已讀不回」的在意,可能是在忙,可能是對議題沒興趣,可能是不那麼緊急重要所以晚一點回但忘記了,總之,只要是秉著分享好事的心情,別人是否回應就不需要太在乎,穩定內心很重要,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有無謂的牽絆。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很多人在工作中、生活中感到疲憊和失去動力。這篇文章探討了身心低能量的情況,並提出了一些方法,例如自我效能、工作中的成就感、睡眠和新挑戰等,幫助讀者更好地管理自我效能水準並提高活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如何在婚姻、工作、與自己的觀點中找回熱情。作者分享了自己遇到的困惑和煩惱,以及如何透過轉換觀點重新獲得熱情。文章充滿了實際的個人故事,讓讀者感同身受。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愛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時常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愛。在追逐夢想、工作、家庭和各種責任的壓力下,我們往往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最後。然而,當我們懂得善待自己,給予身心足夠的關愛時,才能活得更加健康、快樂和充實。 身體是靈魂的居所 是我們實現夢想和目標的工具。因此,我們應該像呵護一座寶
Thumbnail
★自我心理學會讓你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寶藏, 原來不必苦苦向外尋求答案,好好的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就足夠了!
學療癒的關係,下意識地會回到自己觀看 發生了什麼事 我的心裡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推薦三本書,針對在生活中筋疲力盡的人,以及尋覓生活意義、重塑與工作的健康關係的人。
每天整理一點點環境和自己,就能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自己和生活。從身邊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對「已讀不回」的在意,可能是在忙,可能是對議題沒興趣,可能是不那麼緊急重要所以晚一點回但忘記了,總之,只要是秉著分享好事的心情,別人是否回應就不需要太在乎,穩定內心很重要,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有無謂的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