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走路偏一邊,只是身體習慣?或是某條腿比較有力?一份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的最新研究,將徹底顛覆你的認知!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身體內部的平衡感也存在著不對稱,而我們的視覺,其實一直在偷偷幫你掩蓋這個缺陷。這份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那些看似簡單的「步態不穩」或「左右不平衡」問題,它的根源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深,甚至與大腦對身體的感知息息相關。
這份發表在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 (2025年) 的文獻,其核心觀點是:人體對「直行」的感知,主要來自軀幹的本體感覺。當你移除視覺,你身體原本的不平衡就會完全暴露出來。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是指你的大腦感知身體在空間中位置和運動的能力,而這項研究證明,這個「內在GPS」其實有著先天的不對稱,並直接影響我們最基本的動作——走路。

閉眼走路,身體的真相無所遁形
研究團隊找來 20 名健康成年男性,讓他們在兩種情境下走路:正常睜眼走路(有視覺)和戴上眼罩走路(無視覺)。他們利用高科技的三維動作分析系統,精準地捕捉了受試者走路時的每一個細微動作。結果發現了幾個驚人且反直覺的真相,這些發現不僅挑戰了傳統的步態分析觀點,更為物理治療和運動科學提供了新的方向:
1. 大多數人的身體天生就不對稱
這項研究首先確認了身體結構上的不對稱性。在靜態站立時,受試者的胸廓相對於骨盆向左側偏移,且胸廓形狀左右不對稱。這種身體結構上的不平衡,讓他們從一開始就接收到不對稱的本體感覺訊號。這說明,完美的身體對稱性可能只是一種理想狀態,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其實都以一種輕微不平衡的狀態存在。

2. 閉眼走路,直接偏向左邊!
當拿掉視覺輔助後,受試者的步態軌跡都顯著向左偏離,而且骨盆和胸廓也明顯向左旋轉。這個結果強烈暗示,我們的身體在沒有視覺修正時,會傾向於走向內部感知不平衡的那一側。

3. 視覺,其實是身體不對稱的「強力矯正器」
最令人意外的是,在戴上眼罩後,受試者膝關節和踝關節在走路時的左右不對稱性反而「顯著降低」了。這是一個非常反直覺的發現,但它卻揭示了身體最深層的運作機制。研究人員推論,在有視覺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其實一直在透過下肢關節的細微動作,來努力矯正這個來自軀幹內部的本體感覺失衡,以維持直行。當視覺消失,大腦失去了最重要的外部參考,下肢關節的「代償性調整」需求也隨之降低,因此不對稱反而減少了。這證明了我們的眼睛,不僅僅是為了看清路,它更是一個實時的動態校準系統,持續修正來自軀幹內部的失準訊號。

這項研究的重大啟示:為什麼你不該忽視這個「小」問題?
一個看似微小的步態不對稱,長期下來可能累積成巨大的問題。當你的身體長期以不對稱的方式運作,某些肌肉會過度使用,而另一些肌肉則會變得無力。這不僅會導致能量消耗增加、走路效率降低,更會增加特定關節(例如膝蓋、腳踝、髖部)的磨損風險,引發慢性疼痛、姿勢不良,甚至影響呼吸效率。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只關注下肢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將目光投向身體的「中央指揮部」——軀幹。
- 思維模式的轉變:從「結構」到「感知」 傳統的治療模式,可能更傾向於調整結構問題,例如透過矯正鞋墊、關節鬆動術來處理不對稱。但這份文獻提醒我們,真正的根源可能來自大腦對身體位置的感知錯誤。因此,治療的重點不應僅僅是調整身體結構,更應是訓練大腦對身體的感知。
- 專注於「核心穩定」與「本體感覺」 如果你的步態有不對稱問題,除了檢查下肢,更應該評估並強化軀幹的核心穩定性。核心肌群的失衡是身體不對稱的根源之一。透過針對性的訓練,例如單腳站立、平衡板訓練、在不平穩地面上行走等,可以幫助你重建軀幹的本體感覺,讓大腦重新校準身體的「內在GPS」。
- 「閉眼」練習: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評估工具 這份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自我評估方法。在安全、寬敞的空間中,嘗試閉上眼睛走路。觀察你的步態是否偏離直線、身體是否明顯旋轉。這能幫助你找到視覺所掩蓋的真正問題,並為你的訓練提供明確的方向。
總結:你的身體,比你想像得更聰明也更複雜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由無數系統協調運作的精密儀器。這份研究提醒我們,許多看似簡單的動作問題,其背後都隱藏著複雜的神經機制。要真正地理解和改善你的身體,你需要跳脫表面的觀察,深入探索其內在的感知與平衡系統。
核心總結:「你的平衡,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資料來源:
- 出處: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
- 發表年份: 2025
- 文獻標題: Trajectory and asymmetry of lower limb joint moments during normal and blindfolded gait
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嗎?
《臨床思考力:運動傷害全系列》
這本書不只教你如何處理單一痛點, 更將你的目光從「腳」延伸到「全身」。
這套《臨床思考力:運動傷害全系列》將帶你走進26個真實案例,學習如何從生物力學的「全景」視角,手把手建立一套從觀察 → 判斷 → 介入 → 回場的完整邏輯鏈,找出疼痛背後真正的連鎖效應。它會成為你的臨床思考地圖, 幫助你從此告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困境, 成為能全面解決問題的專家。
超過60位專業人士已經透過這套書, 加速了他們的專業成長! 現在入手,你也能擁有這套獨家的臨床武器。 👉 點擊連結,讓你的診斷思維從此更上一層樓!
https://portaly.cc/hyzphysio/product/qsMfvtCks2GVHcdkQ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