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1 天挑戰賽已經超過一半的路線了,真的是鬥志與毅力的挑戰賽,這當中需要:
- 〝時間管理〞:瞭解自己如何花費時間。
- 〝精力管理〞: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比較適合寫作。
- 〝習慣管理〞:暗示自己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
各式各樣培養自己寫作的方法,只能說要培養自己建立一個習慣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堅持下去就能讓自己擁有許多優勢。
這樣我想起之前 Alex 採訪 Kobe 的一段話:
Alex 問 Kobe 說,〝為什麼要在凌晨四點開始練球〞,Kobe 原因是這樣的:( 詳細的時間點有點忘記了,不過大概是這樣的原理 )
* 一般球員:9:00 – 11:00 練球,然後休息到下午,下午 4:00 – 6:00 再練球一次,然後一天就結束了。
* Kobe:4:00 – 6:00 練球一次,休息,9:00 – 11:00 再次習一次,下午 2:00 – 4:00 再練一次,6:00 – 8:00 再練習一次。
Kobe 說到,他比別人早開始,休息時間就比較好安排,一般球員一天只練二次,而我能練四次,每天練習的時間我就是別人的兩倍,長久下來,差距就會愈拉愈大,這是他們永遠也追不上的。這是他高中的時候就知道的事。
Kobe 不虧為 NBA 的超級明星球員,他的成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雖然過程當中非常的辛苦,但持續讓自己成長,練習的時間比別人更長,長久下來就能累積出更多的優勢。
■簡要總結:被討厭的勇氣
到這邊這本書就已經到一個段落了,當然最後還有一個章節,我覺得把它們跟前面的做一個連結,重新幫盼我們引導一下思路,再來整合和總結。
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
在這一本書的一開始,阿德勒就提出了〝目的論〞。我們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你的生活模式,完全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與其他人、與以前發生過什麼,都無關。阿德勒認為這個人之所以性格扭曲,是因為他出於〝某種目的〞,主動〝選擇了〞這個扭曲的性格;而不幸的童年只是他的藉口。你之所以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是因為你下定了決心不要喜歡自己,為了達成不喜歡自己的目的,才會不看自己的優點,只注意缺點。只有先接受現在的自己,不論結果如何都讓自己擁有前進的勇氣。
〝目的論〞告訴我們:只有現在才能改變,只有接納過去,關注現在,才有可能改變未來。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其次,阿德勒再告訴我們:「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在現在的社會不可能不與他人來往,只要有相互來往就會存在著期待和傷害;一旦踏出與人建立關係的那一步,就難免會受大大小小的傷,同時也會傷害某些人。
從我們〝嬰兒出生〞時間,我們就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再長大一些,學生時期就希望老師和同學的關注,出社會之後,就會希望同事或朋友的關注;我們總是藉由透過別人的關注在證明自己的存在,藉由與他人的連結、關注和互動,來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為了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就希望自己脫穎而出。本來如果你是跟〝理想的自己〞比,對現在的自己感到不滿意,要努力人奮鬥, 那是非常健康的心態。但是一旦想要跟別人比, 這種心態不但不健康, 而且還可能把自卑變成〝自卑情結〞。
自卑情節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的使用的狀態。比如說有個人口吃, 他覺得我要是不口吃, 一定是個特別受歡迎的人。你安慰他說,其實口吃沒什麼, 大家都不介意,而且你還可以訓練……他的回答是你無法理解口吃者的內心! 你知道我有多痛苦嗎?! 這就是自卑情結。他已經把自卑感當做了藉口, 甚至是控制別人的武器。
還有一種更常見的叫〝優越情結〞, 就是到處跟人炫耀優越感。土豪戴戒指必須得戴十個, 簡直是強烈的自卑感導致強烈的自尊。被他人認可驅使的人, 一天到晚跟人比,他們心目中的人際關係是縱向的: 人和人的地位按照高低排序。他總想證明自己的地位比別人高, 哪怕他已經到了頂端, 也要擔心別人把他比下來。
這樣的人一點都不自由, 要想在人際關係中獲得上自由, 你需要建立橫向的關係。
割捨別人的課題
向他人尋求〝認同〞這一件事情,會讓我們變得〝為他人而活〞,阿德勒要我們否定向他人尋認同這件事。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我們沒有必須去滿足別人的期望。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老是尋別人的認同,在意他人的評價,到最後你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那如何做到〝不向他人尋求認同〞這一件事呢?阿德勒提出了:〝課題分離〞,這也是現代社會人與人交往的首要準則。
所謂課題分離,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你只要為自己的課題負責,而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起源於對別人課題的妄加干涉,或者別人干涉了你的課題。
有一句話叫〝我愛你,與你無關〞,這就是課題分離。愛誰、信任誰、幫助誰,那是你的課題,至於說這個人會不會愛你、會不會辜負你的信任、會不會對得起你的幫助,那是他的課題。
那我們如何做到課題分離?首先,想想看:「這是誰的課題?」然後將課題分離。冷靜地劃清界線,到哪裡是自己的課題、從哪裡開始是別人的課題。接下來,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任何人介入你的。
在阿德勒心理學當中,始終有一條貫穿著整個思想,那就是〝自由〞。所以我們希望由人際關係中解放、尋求自由。換句話說,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想要行使自由,就要付出一些代價。而為了人際關係上的自由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當然我們並不是刻意選擇惹人討厭,而是別害怕被人討厭。認為「別人應該喜歡我」或是「我已經付出這麼多,要是不喜歡我就太奇怪了」等等,其實都是介入別人的課題、尋求回報的想法。我可以努力將馬牽到水邊,可是那匹馬要不要喝水,就不是我的課題了。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課題分離〞,它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而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則是建立良好關係,也就是〝社會意識 ( 共同體 )〞。簡單來說,就是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
首先,我們身為共同體的一分子,歸屬於它。感覺在共同體中有自己的位置。只要覺得「可以安身」,就表示有歸屬感,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只關心自己的人,會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對這些人而言,其他人不過是「為我做些什麼的人」,幾乎認定大家都必須為「我」而轉動,應該優先考量「我」的想法。
我們都在追求一種「可以安身」的歸屬感,可是阿德勤心理學認為,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待在那裡就能得到,必須主動積極參與共同體才能獲得。向人際關係的任務跨出那一步。不要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參與共同體。意思就是,付出些什麼,才能得到自己安身的地方嗎?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的。
■ 認真活在當下
這本書帶給我們很多的觀點,從〝自我〞到與〝他人連結〞中可能產生的問題、挫折,先提出了〝課題分離〞讓我們遠離不必要的煩腦,其次讓我們認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不是圍繞著我們旋轉的,我們沒必要過度反應與追求〝他人的認同〞。
具體來說,就是要對自己的執著切換成對他人的關心,擁有社會意識。其中需要的是「接納自我」、「信任他人」還有「貢獻他人」這三項。
接納自我
關鍵不在於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沒有必須變得特別積極或加強自我肯定;不是要肯定自我,而是要接納自我。所謂的肯定自我,是明明做不到,卻要暗示自己「我可以」、「我很強」。算是一種欺騙自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舉例來說,對拿到六十分的自己對自己說:「這次只不過運氣太差了,我其實有 100 分的實力」,這就是肯定自我。相對的,坦然接受只拿六十分的自己,並思考:「要怎麼做才能離一百分越來越近?」則是接納自我。
課題的分離也是一樣,就要是分辨「可以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關於我們「經歷了什麼」,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如何運用它」卻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去決定。既然如此,就不要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可以改變的事。我所謂的接納自我就是這麼一回事。
信任他人
信任他人,就是相信他人,但要這這邊的「相信」,分成信用和信任來思考。我們要先分清楚〝信用〞和〝信任〞有什麼不同:
- 信用 ( credit ):是有附帶條件的。例如,當你想跟銀行錯錢的時候,必須提出一些東西做擔保,而銀行則針對你的擔保品進行評估,決定借你多少錢。
- 信任:相信別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所謂的「無條件信任」,不過是為了改善人際關係、邁立橫向關係的「手段」而已。你現在不斷擔心「遭到背叛」 只注意受傷時的痛苦,但是,只要你害怕信任,終將無法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關係。
貢獻他人
幸福來自對共同體的貢獻感。
對夥伴採取一些行動或產生某些影響,期待有所貢獻。這就是「貢獻他人」。所謂的「貢獻他人」並不是捨棄「我」去為某人鞠躬盡瘁,說穿了,是為了實際感受「我」的價值才做的。
不是想著別人可以為我做什麼,而是我可以為別人做什麼,並付諸實現。
自我接納、信任他人、貢獻他人這三步其實是一套遞進的邏輯。有了自我接納,每個人承擔自己的後果,你才不怕被別人背叛,你才會有他者信賴。有了他者信賴,把別人當做是夥伴,你才願意做他者貢獻。
由這一瞬間開始變得幸福
對人類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歡自己。針對這一點,阿德勒有一個簡單的回答,就是只要認為「我對共同體有幫助」、「我對某人有用處」,可以讓自己實際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就對了。這裡說的貢獻,即使不是親眼可見的項獻也沒關系。只要擁有一種「我對某人有用處」的主觀感覺,也就是「貢獻度」就可以了。
阿德勒心理學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甘於平凡的勇氣〞,為什麼需要變得特別,是因為無法接受平凡的自己吧!正因為這樣,一旦在想變得特別好的過程當中遇到的挫折,就會挑入極端的特別差。拒絕接受平凡的你,恐怕是把〝平凡〞和〝無能〞劃上等號了吧?平凡並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我們沒有必要刻意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很多人把人生想像成登山的人,把自己的人生當成是一條線,從出生那一刻開始的這條線,畫出大大小小各種的曲線後,到達頂點,不久便抵達死亡這個終點。依照這個想法,人生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半路上」。一連串稱為〝現在〞的剎那,我們只能生活在〝當下〞,我們的人生僅僅處於剎那之間。
阿德勒人生並不是一條線,請把它想像成一連串的點,如果我們用放大鏡看看用粉筆畫出來的線條,你會發現那其實是一連串的點,看起來像是線條的人生,是一連串的點,這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
我們應該更認真而且只活在當下,如果你覺得好像可以看得到過去、也可以預估到未來的話,那就證明你並沒有認真地活在當下,而是在微弱朦朧的燈下。
事實上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和當下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未來會如何也不是當下要考慮的問題,當你認真地活在此時此刻,根本不會想到這些。生活型態說的是〝當下〞是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去改變的,人生中看起來像是直線的過去,是因為你一再決定〝不要改變〞,當然就只能是一直線。
不用勉強自己去肯定,我只是讓你知道,不要用直線去衡量自己已經到了哪裡,而是要看看每一個剎那是如何度過的。有目標也沒關係,只要認真活在當下。
另外請你記住當你站在「實現式」的觀點來看時,人生就一直處於「終點的狀態」,人生不管是在 20 歲還是 90 歲面臨結束,他任何時刻都是已經終結了,是幸福的一生。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沉溺於過去不斷的展望未來,讓自己所有的人生都映照在微弱的燈光下,還以為自己看見了什麼,只顧著摸索那根本不存在的過去和未來,在自己人生每一個無可取代的剎那,編造了最大的謊言。因為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所以我要告訴你,關鍵的一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日,就在「此時、此刻」。
只要我們能享受當下,做到〝課題分離〞,做一個幸福的人,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