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大家都知道很重要,是常掛在嘴邊的名詞。
而從小到大,我們面對它的方式,就是到了人生抉擇交叉點時,開始狂問周遭認識的人;或不問,自己上網查資料聽網友的;再不就是去廟宇擲茭,問問神明。
你為什麼想當工程師?因為聽說未來很夯,不怕找不到工作;
你為什麼想當業務?因為我生性害羞,想學學怎麼說話;
你為什麼想考公務員?因為比較有保障,國家會養我...
在受訓、實習怎麼當一個生涯諮詢師的過程,我有很深的感觸:在職場上,看到太多Z世代和Y世代,來來去去,因為一個不明所以的理由進公司「學習、試看看」,過不了多久,又因各種理由離開:
「公司加班時間太長,又沒有加班費,簡直是壓榨我們」;
「老闆超機歪又兇,怎麼做都不對」;
「這個工作不是我份內事,憑什麼要我做?」
「這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我沒興趣」
來來去去,2年換10個工作。 歸納起來,大致有幾個原因:
1. 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於是在各種領域找「興趣」。
2. 對於工作過於理想化,無法接受現實和想像的落差。
3. 對「工作」 本身從未多想,只當成「應該做的謀生工具」,當職涯中途生變時,忽然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
當自己在職場當主管時,面對這樣的下屬當然是翻白眼+暗自抱怨此人玻璃心(千萬別期待主管要有同理心,他們的職責是幫公司創造功績,而不是當你的心靈導師),
但,當自己身分轉換成老師,和走入這群人內心世界的諮詢師時,卻深刻感受到他們的徬徨和焦慮。 這樣的「生涯茫然模式」已經普遍發生在社會中,成為工作人共同的痛點時,可不是光靠面試暗示求神保佑選這應徵者是「抽中好籤」可以解決的。
我相信,撇開工作狂不說,就算你是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樂活族,也會希望自己在工作當中有好的表現,得到他人的認同。
然而,在職場中不小心擁有的心態和行為,卻容易使得自己離好好工作愈來愈遠。
在職場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傑出者或高成就者,多半都有一些共同特徵: 不怕接受挑戰、勇於跳脫舒適圈、做事專注投入,不計較多付出、比較有彈性,願意接納建言調整作法、性格堅毅不服輸、腦筋動得快、很樂意學習、驅使自己前進的動力,往往不只是外在酬賞如金錢、地位,更有內在想要變強大的意志。
反之,往往就是在職場過得不太快樂的可能因素。
生涯規劃之所以困難,除了華人的教育面並不鼓勵個體探索與了解自我,也和心理有困擾時,我們通常找的不是心理師、諮詢師或精神科醫師(還是很多人覺得那是心理有病才去的地方),而是廟宇、算命和親友。
那不好嗎?倒也不盡然,只要你真的覺得解決了自己的問題,茅塞頓開都是好事。
只不過,找算命親友和找諮商師的差異在哪?
其實很簡單:前者直接給你答案,後者和你一起找答案。
前者給個篤定的標準要你遵循,要不,你就事事聽別人意見,逐漸習慣不自主思考,等到哪一天沒有人給你答案,或給個不適合你的答案怎麼辦?要不,你就是覺得哪裡不對,終日和對方處於拉扯糾結狀態,卻仍找不到對的出口,遇到人生需要抉擇的十字路口時,更加無助。
這些個案,我都遇過,甚至是我自己,也曾親身經歷過。
當初自己因為興趣太廣泛,不知如何選擇職涯時,多麼希望有一個願意了解我、懂我,又能中肯給予建議或方向的心靈導師陪伴,教我如何判斷人生路。我知道其實有些人的親友、老師是這樣的智者,只是,當初的我,沒有那樣幸運。
因此,當我摸索許久,終於找到這個領域時;當我在職場上待得夠久,看到許許多多像我最初一樣找不到定位的人時,我就知道,總有一天,我一定會成為一個幫助他人找到人生方向的人,因為我知道,沒有羅盤的船,有多飄零。
好在,一直不放棄認清自己的個性,加上後來貴人的相助,愈來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使命。
「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從來就不是口號而已。
做「生涯規劃」之前,你要先「認識自己」,而,這是有邏輯和方法的。
愈早認清自己的價值觀(Value)、興趣(Interesting)與性格(Personality),你愈早知道該如何培養自己的能力(ability)、技術(skill)與知識(knowledge),這能幫助你少走許多冤枉路。
“You want to ASK yourself first:What’s your VIP? Then, you will be others’VIP on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