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階主管是企業運作承上啟下的重要轉折關鍵,團隊績效的好壞,大部分的結果都來自於這裡。
中階主管的專案領導能力,就等於團隊的執行效率,也是所有基層員工的工作標準,所有工作行為規範會遵循擬定的方向去落實,而這個層級的管理者,就成了企業中最重要的樞紐。
身負公司各部門營運的重任,每天被客戶追殺、不時被老闆修理,大多數看起來都疲憊不堪、黯淡無光,這是許多人看上層主管所呈現的樣貌。
這樣的情節如果常常發生,你可以去問問看他們的下屬員工,如果哪天輪到你升官加薪,你會抱著滿心期待去迎接挑戰,還是覺得我現在這樣就很好了,那個缺,就留給別人吧。
企業結構內若產生這樣的工作氛圍,那基本上就很難會有人才出現,越努力、越得到注目的眼光,就更容易獲得倒楣事,更容易被修理,換來的薪資待遇卻沒有同等價值,是你,你做嗎?
為了避免被看見,工作上的努力剛好就好,明明有更好的想法跟提案,還是保留一點,省得被指派更多工作,否則換來的只是成為下一次檢討會議的主角。一旦多數員工都避免優秀的時候,公司想要成長,這條路就更遙不可及。
如若碰上那種喜歡用員工的成就去數落直屬主管的,「看看你的團隊員工做的都比你好」。
假如被讚許的是你,那也不用開心的太早,就算未來取得升遷,下一個被公開數落的就輪到你了,那種模式只是一種習慣,並不是你跟大家長的不一樣。
我們在職場上,努力想獲得升遷、想獲得認同以及重用,都是看到更上層的管理階級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更好的福利待遇,絕對不是永無止盡的批判與負面訊息。
因為嚮往,才會拿出更多的努力,想辦法取得多數人做不到的專業認可,但現實職場上有人喜歡貶低自己的部屬、員工,來顯現自己的優越,而偏偏這些被修理的同事都是高層最親近的人。
意思是告訴大家,表現的越好、越受長官肯定,越是走向團隊核心,就要被修理的越疲倦,這邏輯好像不太對。
不要懷疑,許多中小企業的領導者都有這種壞習慣,你現在回過頭去,看看你的後面,說不定就有活生生的例子供你參考。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大多數的年輕工作者,不再這麼嚮往職場的階級制度,反而追求自身的專業呈現與個人品牌的魅力,因為職場的陋習,讓他們覺得為公司努力只是浪費時間,不如多花點時間,為自己努力。
但職場的前輩告訴我們,他們都是這樣上來的,要經過磨練、鍛鍊,才會成長、才會有現在的這個樣子,真的嗎? 其實我始終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雖然我不知道要吃多少苦、要經歷多少前輩們口中的磨練,才會成就一個受多數人肯定的專業領域,而這些認定的標準又是甚麼,是否值得自己去投入所有的心力與最寶貴的青春。
但能確定的是,如果公司的大主管過的光鮮亮麗,除了百萬年薪,又是名車進出,還能夠帶領團隊達成績效,獲得老闆們的尊重與認同。不論是誰,都會想趁著年輕拚一波的,不用那些直銷式的洗腦產業訓練,我自己用眼睛看都知道要不要拚一下。
如果你的主管很苦,你絕對不會想努力工作,升遷到他的位置。
反之,如果主管待遇好、條件好,再怎麼想辦法,爬也要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