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批判型思考-「這才是心理學」、「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原文書籍-「這才是心理學」、「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
想到心理學會想到甚麼呢?我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可能第一印象會包括是通靈、可以看透別人的想法、或是很多社群媒體上的心理測驗等等。但這些是科學嗎?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我在學習心理領域的過程中,也練習用科學的方法,來學習心理學。「這才是心理學」用了科普的角度來講述一些心理學實驗的方法與結論,而我也在這當中練習用批判型思考來看待日常生活中會接收到的許多訊息;「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則是社會心理學家統整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的行為心理原則,也是旨在提醒自己,退一步來檢驗自己的行為想法,判斷甚麼樣的決定才是最適合的。

關於科學

透過整理幾個常見的誤解,來解釋甚麼是科學方法:
新聞標題:「科學突破大發現!xxx科學家發表研究發現了ooo成因」

類似的新聞標題常常會吸引我的目光,總是在那當下覺得,xxx科學家好厲害呀~可以有個爆發式的突破發現。但其實歷史上的科學發展不會是大躍進式的,而是逐漸整合、慢慢進展的。基於幾個原則,像是「關聯原則」、「證據交集原則」和「原因多樣性」等。
新聞中的"突破式"研究,要能和先前已建立的研究資料連接,只有在能解釋新現象又同時能與原來的事實證據相容,這樣的科學研究才會被認為是一個進展。所以科學研究結論是由多個研究結果交集而成,不是只有一個研究成果去做發表。(關聯原則)
每個實驗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但如果能整合多樣實驗研究結果,得到相近的結果,而不是去摒棄相關的研究成果,來評估一個單獨研究。(證據交集原則)
而造成一個現象的原因有時會有很多種,若是我們只專注在某個原因,則會忽略了多種原因變數所交集出來產生的影響。(原因多樣性)
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是科學嗎?

大概很多人多多少少都聽過關於潛意識或人格發展階段的佛洛依德理論,是一串佛洛伊德發展出來的假說,而科學的理論建立會需要先是根據觀察或現有證據等發展假說、再對假說進行驗證。而佛洛伊德進行了第一步-發展假說,但卻未進行到第二步的驗證。另外,佛洛伊德的理論並沒有明確到能夠證明它正確、或是不正確的程度。(關於科學理論的定義之一-可證偽性)

關於人性


書中寫到了好多例子,來解釋我們平常很容易產生的誤解,這裡我整理了幾個從中獲得的啟示,來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試著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發生的事情。
留意反面例證、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事
舉例來說一旦有了"吃素帶來健康"的概念,就很容易一直去找能夠支持自己論點的證明,而傾向忽略有其他面向的事例:不吃素者很健康或是吃素者不健康的例子。而一般人也有認為其他多數人與自己有相同的偏好,而去忽略了其他證據。所以要提醒自己、像林肯說過的:「我不喜歡他,所以要更了解他。」
下定決心的好處
像是在結婚前猶豫不決、無法下定決心要結婚,於是一直維持現狀也一邊繼續猶豫焦慮。而根據實驗研究,一旦下定決心後而且無法反悔的狀況下,會更加喜愛自己的選擇。
下定決心、就不再花精力在貶低你沒選的道路
焦點轉換帶來不同想法— 時間遠近、視野大小
現在的我還記得高中時模擬考有次成績很差嗎?當時覺得很挫敗,但如果時間拉遠,放到現在來看,其實就淡化了事情的嚴重度而覺得沒甚麼了,所以如果發生了難過的事情,我會試著提醒自己切換視角,如果一年或數年後的自己來看這件事,覺得如何呢?另外如果準備下個月的演講總是拖延,就想像把時間拉近,用演講就在下周的心態來準備,就能改善事情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處理的狀況。剛發生的疫苗不良反應新聞事件總是帶來最大的影響,而忽略了用整體統計來看這樣事件的比例。記得提醒自己,將事件放到更大的脈絡中去檢視。
小行動促成改變、消除障礙讓好習慣容易做、增加障礙讓壞習慣不容易做
這裡也提到了想改變就從小事情、容易做的事開始,像是想養成運動習慣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做到的小小改變開始,不搭電梯改走樓梯、每次幾分鐘;想減少過度飲食,就準備小份的餐點、零食放在不易取得的地方。這裡又再複習了「 原子習慣」所運用的原則。
圖:想法、情緒、行為
行動即相信
想法、情緒、行動三者像是一個輪迴,當想法造成情緒、而情緒影響行為、行為又再次加強了想法。像是我覺得騎腳踏車能讓自己快樂、平靜下來,當我騎車時又再次加強了這樣的想法,也產生快樂喜歡的感覺,於是下次又更常騎腳踏車了。

最後我想用「快樂」這件很多人追求的事來統整上述的一些原則。如何讓自己快樂呢?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上面提到的幾個原則。
當發生難過的事,可以試著焦點轉換、將事件放到更遠的脈絡中來檢視;一段體驗的高峰和結尾總是最令人印象深刻,所以適當的安排假期讓結尾時很開心,也能讓假期更有收穫;透過付出也能更快樂,研究也發現,快樂的人會去當義工、而當義工又帶來了快樂,這樣雙向的影響關係。
另外,透過主動積極的行為、努力精進的行為本身就能帶來快樂,像是電影「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中的概念,幸福快樂總是在追尋的過程中獲得。透過小小行動讓球滾動,一次又一次的達成後又設定新目標或是修正目標,檢視自己是否在往成為期望中的自己的路上前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會員
30內容數
Eileen的閱讀隨筆(閱讀。生活。寫作。親子。) 10+的工程師生涯、2個男孩的媽。 喜愛的旅遊方式是隨意散步、騎腳踏車時觀察城市與路人。熱愛閱讀與思考,一直都很老派只愛紙本書,包包裡總要放本書隨時都可以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ileen 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傾聽之路/陪傷心的人聊聊 一次很快地略讀過了兩本關於傾聽的書,但卻是著重在不同方向。「傾聽之路」是藉由傾聽來關注自己、覺察自己的所有想法,而「陪傷心的人聊聊」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周遭的人心情不好,能夠運用的一些傾聽他人的心態與方法,是英國生命線-撒瑪利亞會發表的志工訓練手冊。 傾聽-關於療癒自己
幸福是什麼?要怎麼樣才能幸福呢?我想這是許多人一直會問自己的問題,包括我。獲得財富、名聲或是擁有家庭、成功事業就能幸福了嗎?在叔本華這本上百年的經典哲學書籍中,有著許多跨世紀仍然通用的見解,再加上一些我的想法,值得記錄一下讓我在平常生活中有所困惑的時候,反覆地提醒自己。 身心健康是人生幸福的關鍵
「對籃球員來說,手感佳的時候容易連續進球」、「許多不孕夫妻在領養小孩後受孕的機率提升」、「身高極度高的父母,會生出一樣身高極度高的小孩」,像這樣看起來很有道理,很多人都覺得沒問題的”常識”,很多時候如果我們不多做思考,常
現實生活中的工作所做的產品,常常受限於老闆所想要的、或是某個客戶說想要什麼功能,就會照著這樣的需求去做設計開發。 而實際上打造成功的產品也是這樣的流程嗎?這是我一直很好奇的領域,成功打造出讓用戶愛不釋手、解決用戶問題、讓用戶生活更便利快樂的產品,從發想到設計是怎麼做的呢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我的寫作目的、初衷是甚麼?我到底想說甚麼呢?每次寫作都會問自己這些問題。透過一次次的反覆探究,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整理自己的想法,嘗試用好理解的方式表達自己。 在幻想自己有廣大讀者,試著對他們說話之前,其實這些文章最初都是寫給自己看的。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如果可以用恣意的態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 寫出天馬行空小說的作家生活,就也是一樣的不規律、依照靈感工作嗎?其實不是。寫作是偏個人的活動,也需要規律的作息、大量的體力,才能完成工作。 沒有靈感、想不出來要寫甚麼的時候,更是要規律的、每天早上固定運動完之後,同個時間坐下來寫個5–6個小時,產出四千字以上的初稿。初稿就是初
傾聽之路/陪傷心的人聊聊 一次很快地略讀過了兩本關於傾聽的書,但卻是著重在不同方向。「傾聽之路」是藉由傾聽來關注自己、覺察自己的所有想法,而「陪傷心的人聊聊」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周遭的人心情不好,能夠運用的一些傾聽他人的心態與方法,是英國生命線-撒瑪利亞會發表的志工訓練手冊。 傾聽-關於療癒自己
幸福是什麼?要怎麼樣才能幸福呢?我想這是許多人一直會問自己的問題,包括我。獲得財富、名聲或是擁有家庭、成功事業就能幸福了嗎?在叔本華這本上百年的經典哲學書籍中,有著許多跨世紀仍然通用的見解,再加上一些我的想法,值得記錄一下讓我在平常生活中有所困惑的時候,反覆地提醒自己。 身心健康是人生幸福的關鍵
「對籃球員來說,手感佳的時候容易連續進球」、「許多不孕夫妻在領養小孩後受孕的機率提升」、「身高極度高的父母,會生出一樣身高極度高的小孩」,像這樣看起來很有道理,很多人都覺得沒問題的”常識”,很多時候如果我們不多做思考,常
現實生活中的工作所做的產品,常常受限於老闆所想要的、或是某個客戶說想要什麼功能,就會照著這樣的需求去做設計開發。 而實際上打造成功的產品也是這樣的流程嗎?這是我一直很好奇的領域,成功打造出讓用戶愛不釋手、解決用戶問題、讓用戶生活更便利快樂的產品,從發想到設計是怎麼做的呢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我的寫作目的、初衷是甚麼?我到底想說甚麼呢?每次寫作都會問自己這些問題。透過一次次的反覆探究,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整理自己的想法,嘗試用好理解的方式表達自己。 在幻想自己有廣大讀者,試著對他們說話之前,其實這些文章最初都是寫給自己看的。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如果可以用恣意的態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 寫出天馬行空小說的作家生活,就也是一樣的不規律、依照靈感工作嗎?其實不是。寫作是偏個人的活動,也需要規律的作息、大量的體力,才能完成工作。 沒有靈感、想不出來要寫甚麼的時候,更是要規律的、每天早上固定運動完之後,同個時間坐下來寫個5–6個小時,產出四千字以上的初稿。初稿就是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沙特:「傅柯是個反動人士。」「他創造了一種新意識形態,成為中產階級對抗馬克思的最後堡壘。」 傅柯:「可憐的中產階級啊!他們不知道若沒有我當作堡壘,他們將會喪失多少權力!」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Thumbnail
批判性思維,其實就像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面鏡子。它幫我們清楚地看到自己,不論是好的一面還是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就像我們平時跟朋友聊天時,會反思自己的話是不是傷害到別人,或者是在做決定時,會想想這是不是真的對我們有好處。
Thumbnail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
Thumbnail
2023/07/20 「教育可不可以“鄭(政)智(治)化” • 批判教育學 • 轉化型知識份子」 世界就是壓迫與被壓迫,讀了批判教育學、存在主義、現象學和詮釋學相關的內容,知道公民課的重要性,也知道就算沒有公民課,老師也應該帶著批判意識來 一、「對抗文本」 -多元批判的方式來解讀文本符碼才能不斷
Thumbnail
許多未學過日文的人,又甚至是正在學習的人都會有的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評估日文成效的工具就是「日文檢定」。 比如「我上完這堂課後/讀完這本書後可以達到N幾的成效?」等諸如此類的提問。 這很自然,大家理所當然都會這樣認為的,不過這裡面其實存在了一個陷阱。 首先有一件事我們必須先釐清:
Thumbnail
[內容介紹]  ★國立交通大學 熱門線上課程「學會學:學習之道」指定閱讀   ★Amazon 書店 綜合榜長銷書‧學習與成長類分類榜前五名   重新訓練你的大腦,看見你自己如何思考,   你一定能把數理學好。   你不是沒有天分,你只是不知道如何學習!   書分以下幾部:
Thumbnail
沒有工作的日子,讓我開始重視自己的金錢花費,其中一個就是每個月學鋼琴的費用。因為要準備國考,再加上我學鋼琴多年,似乎一直有無法突破的瓶頸,也知道自己其實稱不上很有興趣,這些考量讓我一度考慮是否停止學鋼琴。 然而,因為我目前經濟無虞,也覺得學了這麼多年,就此放棄似乎很可惜。因此,我抱持著『說不定讀
Thumbnail
小時候在學校,我們被強迫學習;長大後進入社會,才發現有好多學校沒教的事,學無止境,只是這個過程中,常常會遭遇挫敗,讓學習原地轉圈。 《學得快才會想學!:黃金20小時學習法》這本書,有點像《刻意練習》簡配版,沒有什麼研究數據,只有作者親身體驗,全書283頁,談怎麼學習只有49頁,後面頁數作者直接展示他
Thumbnail
我第一次接觸這些概念,是在2014年的春天,當時在時任休士頓太空人隊決策科學主任梅戴爾的建議之下,我讀了康納曼的《快思慢想》。康納曼靠著「把心理學研究導入經濟學的深入見解,特別是對於人類在未知狀態下所做出的判斷和決策,有著深層的探究」,成為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沙特:「傅柯是個反動人士。」「他創造了一種新意識形態,成為中產階級對抗馬克思的最後堡壘。」 傅柯:「可憐的中產階級啊!他們不知道若沒有我當作堡壘,他們將會喪失多少權力!」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Thumbnail
批判性思維,其實就像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面鏡子。它幫我們清楚地看到自己,不論是好的一面還是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就像我們平時跟朋友聊天時,會反思自己的話是不是傷害到別人,或者是在做決定時,會想想這是不是真的對我們有好處。
Thumbnail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
Thumbnail
2023/07/20 「教育可不可以“鄭(政)智(治)化” • 批判教育學 • 轉化型知識份子」 世界就是壓迫與被壓迫,讀了批判教育學、存在主義、現象學和詮釋學相關的內容,知道公民課的重要性,也知道就算沒有公民課,老師也應該帶著批判意識來 一、「對抗文本」 -多元批判的方式來解讀文本符碼才能不斷
Thumbnail
許多未學過日文的人,又甚至是正在學習的人都會有的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評估日文成效的工具就是「日文檢定」。 比如「我上完這堂課後/讀完這本書後可以達到N幾的成效?」等諸如此類的提問。 這很自然,大家理所當然都會這樣認為的,不過這裡面其實存在了一個陷阱。 首先有一件事我們必須先釐清:
Thumbnail
[內容介紹]  ★國立交通大學 熱門線上課程「學會學:學習之道」指定閱讀   ★Amazon 書店 綜合榜長銷書‧學習與成長類分類榜前五名   重新訓練你的大腦,看見你自己如何思考,   你一定能把數理學好。   你不是沒有天分,你只是不知道如何學習!   書分以下幾部:
Thumbnail
沒有工作的日子,讓我開始重視自己的金錢花費,其中一個就是每個月學鋼琴的費用。因為要準備國考,再加上我學鋼琴多年,似乎一直有無法突破的瓶頸,也知道自己其實稱不上很有興趣,這些考量讓我一度考慮是否停止學鋼琴。 然而,因為我目前經濟無虞,也覺得學了這麼多年,就此放棄似乎很可惜。因此,我抱持著『說不定讀
Thumbnail
小時候在學校,我們被強迫學習;長大後進入社會,才發現有好多學校沒教的事,學無止境,只是這個過程中,常常會遭遇挫敗,讓學習原地轉圈。 《學得快才會想學!:黃金20小時學習法》這本書,有點像《刻意練習》簡配版,沒有什麼研究數據,只有作者親身體驗,全書283頁,談怎麼學習只有49頁,後面頁數作者直接展示他
Thumbnail
我第一次接觸這些概念,是在2014年的春天,當時在時任休士頓太空人隊決策科學主任梅戴爾的建議之下,我讀了康納曼的《快思慢想》。康納曼靠著「把心理學研究導入經濟學的深入見解,特別是對於人類在未知狀態下所做出的判斷和決策,有著深層的探究」,成為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