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之研究結果引用自 Mc Lafferty et al., 2019 之論文)
童年時期所受的傷害以及父母的不當對待,可能終其一生成為你的絆腳石,並影響你的心理健康。然而,我們能否透過後天的努力,擺脫這些童年陰影造成的負面影響呢?
父母的不當對待,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對於多數人來說,父母是影響我們童年成長的重要角色。然而,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教養方式,有些父母的教養風格,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帶來負向的影響。
- 過度保護 (overprotection):過度保護的父母,可能導致孩子較不容易接觸到挫折,而減少孩子學習因應壓力或挫折的能力。
- 過度控制 (overcontrol):過度控制孩子的父母,往往會使孩子缺乏控制感,且仰賴父母替自己下決定,因而同樣會減少孩子學習因應壓力的能力,同時認為自己的能力比真實情形更差。
- 過度縱容 (overindulgence):過度縱容孩子的父母,較少關注孩子的成長過程,會對孩子的自我調節、自我控制和決策有負向影響。
其中,過度控制的父母教養風格,與孩子未來在壓力下罹患廣泛性焦慮症和自我傷害行為有明顯的關聯。這樣的關係可能源自於孩子對自己的生活缺乏控制感,在面對壓力時更容易感到焦慮。而過度放縱的父母教養風格,與重度憂鬱發作、廣泛性焦慮症、自殺行為皆有明顯的關聯,這可能源於孩子缺乏基本因應壓力的能力。
值得高興的是,僅限於壓力條件下,才會有上述明顯的影響。若孩子有足夠的社會支持和情緒調節能力,這個影響也會明顯地減弱。因此,還是有方法能夠降低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以下讓我們來認識壓力這個重要的因素。
適當的壓力助你成長,過度的壓力阻礙能力。
幾乎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時刻感受到壓力,有些人的壓力只是輕微地影響,有些人卻感受到難以忍受的龐大壓力。而人們對壓力的反應,取決於自身認為壓力源的威脅程度,以及評估自己能否因應該事件。事實上,輕到中度的壓力,可以優化人們對壓力的反應與因應方式。但是若處於嚴重壓力下,同時缺乏社會支持,可能導致毒性壓力 (toxic stress)。所謂的毒性壓力是壓力的一種,以下將介紹三種不同的壓力類型:
- 正向壓力 (positive stress):相較於其他種類較為輕度,且人們能夠正常地應對該壓力事件,也不會產生負向後果。
- 可忍受的壓力 (tolerable stress):比正向壓力更嚴重的壓力,但是有時間限制,並非遙遙無期的壓力,且身邊有照顧者能夠給予幫助或支持。
- 毒性壓力 (toxic stress):當壓力是嚴重且慢性,也沒有保護性的對象給予幫助。毒性壓力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何負向的童年經驗與父母不當對待,會對人們成年後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學習因應壓力的策略,使你遠離負面的後果。
如同前述,過度放縱的父母教養風格,會影響孩子因應壓力技巧的學習,進而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提升因應壓力的技巧,有助於減少所有心理健康問題與自傷、自殺行為,其中又與廣泛性焦慮症的關聯最強(也就是最能減少廣泛性焦慮症的發生機率)。
人們如何調節情緒,會影響其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又分為「再評估 (reappraisal)」與「壓抑 (suppression)」。相較於「壓抑」,「再評估」是較佳的情緒調節策略。
- 再評估 (reappraisal):重新建構你對某項壓力事件的認知,以減少負面情緒。例如,假設便當打翻了,導致我中午只得餓肚子。我告訴自己,至少我還可以吃晚餐。
- 壓抑 (suppression):不適應的策略,包含避開壓力源,且不去處理它。
另外,過去研究顯示,越常使用以下策略的人,表示其因應策略能力越佳:
- 在危機中保持冷靜 (Keep calm and think of the right thing to say in a crisis.)
- 壓力管理 (Manage stress.)
- 如果舊的沒用,嘗試新的方法。 (Try new approaches if old ones do not work.)
- 必要時,多與人相處。 (Get along with people when you have to.)
- 在緊張的情境下保持幽默感 (Keep your sense of humor in tense situations.)
筆者的觀點
現今社會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權利,也越來越少體罰的制度。但仍然需留意,即使沒有較為激烈的身體虐待,父母的不同教養風格依然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導致較為危險、極端的後果,像是自我傷害、自殺行為等等。由此可知,童年時期的家庭互動,會對人們的一生造成巨大的影響。期許每位父母或未來的父母,在與孩子互動時,可以覺察到自己的教養態度,是否會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但是研究也帶來了好消息,這些影響並非絕對、永遠存在,依然可以透過孩子成長過程的努力或學習,減低負向家庭互動對人們心理健康的傷害。多嘗試不同的因應方式、學習與壓力共處,一起走出童年帶給我們的傷害,迎向健康、快樂的未來!
參考文獻
Mc Lafferty, M., Armour, C., Bunting, B., Ennis, E., Lapsley, C., Murray, E., & O’Neill, S. (2019). Coping, stress, and negative childhood experiences: The link to psychopathology, self-harm, and suicidal behavior. PsyCh Journal. doi:10.1002/pchj.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