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什麼是真正的強者呢?我記得,詩人夏爾·波特萊爾是這樣說的 : 「真正的強者,會將世上一切強者視同自己的兄弟,欣賞他、欽佩他,向他們學習;同時,真正的強者,會將世上一切弱者視同自己的孩子,同情他、關照他,盡力為他們服務。」
這幾年來,「強國」二字常常躍上媒體,我想,波特萊爾對強者的生動刻畫,不只適用於個人,用來形容國家,也出奇地合適。
一直以來受家庭的薰陶,我都很關心教育。前幾個禮拜,我才剛剛和高師大的學弟妹分享有關教育服務與心理健康等主題。然而,最近世界太過動盪,砲火下烏克蘭的學校淪為一片廢墟的照片,尤其令我怵目驚心。我深深地感覺到,唯有和平,我才能關心我所在意的事。
最近看到台海局勢緊張,各方相互放話,渺小如我,除了深感憂慮,我沒有資格評論任何事情。同時,我不反對任何事情,也不贊成任何事情。我只知道,只要和衷共濟,我們永遠有第三選擇。真心希望,大家不要再用零和與二分的僵化思維看待國際關係,乃至任何問題。
殷鑑不遠,再壯盛的軍容,一旦動武,也只是一片醜惡。香港問題與俄烏戰爭已經清楚揭示,輸家的損失不會是贏家的獲利,而弱者的尊嚴總伴隨壯烈的犧牲。死者不可復生,將人命當作博弈的籌碼,是可忍,孰不可忍 ? 況且, 動武在任何情境中都常是下下策,弱者一時之間屈服於武力,待到民不畏死,良民也成暴民,徒增治理的難度。綜觀歷史,不論是有形或無形的戰爭,幾乎盡是血淋淋的兩敗俱傷。
賈誼過秦,總結了暴秦滅亡的原因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當年賈誼有此大作,不是一味要批評,而是希望提供給漢文帝作為借鑑。我們知道,後來漢文帝採黃老治術,決心與民休養生息,才有文景之治,為後世所歌頌與銘記。
在我們眼前,不論是瘟疫、能源、科技倫理或生態保育等方方面面,問題早已堆積如山。看了各種影片的留言和新聞的評論,令人憂心。禍從口出,戰爭一開始都是嘴巴上說,真的打仗了,無人可以置身事外。如果可以嚴肅以對,不要再出言挑釁,我們可以和平解決很多問題,而戰爭,只會製造更多問題。真要面子與裡子雙贏,止戈為武,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一言止殺,化干戈為玉帛,才是正途。
無力如我,我只有一支筆,我只當過四個月砲兵,但我所受過的教育告訴我,走舊的路,不能到達新的地方。已經二十一世紀了,地球的環境、氣候、土壤等各方面條件,都不能負荷人類再走上老舊的絕路。
美國開國元勳約翰·亞當斯曾說:「我必須學習政治和戰爭,這樣我的兒子才有機會去學習數學、哲學、地理、博物、商業和農業,這樣他的孩子,才有機會學習繪畫、詩歌、音樂、建築、雕塑、編織和陶瓷。」沒有前人的兢兢業業、好幾世代的篳路藍縷,就連馬斯洛所說的最基本的安全需求,都將成為奢望。唯有和平,我們才能關心真正對人們重要的事情。
到最後,什麼是真正的強者呢?這片土地上,先有生靈,後有國民。姑且不論強者與弱者,就連國家從來也只是「想像的共同體」。放寬心,強與弱,你與我,一切誤解、仇恨與分別,其實都是過眼煙雲。但願,有大能在遠方祝福,唯溫情於青史留名。
世峰
寫於 2022.06.16
陽光灑落的午時 於高雄
照片是媽媽拍的。當兵期間週末休假,託爸爸媽媽的福,到很多台南和高雄的國小,和家長與孩子們分享從中班到大學運用心智圖法的學習之旅。這是在莊敬國小,記得小小學弟妹聰明伶俐,都很踴躍回答我的問題,時間恰好是去年2021的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