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從「社會」中分娩,進而又回過頭來詮釋「社會」,甚至介入「社會」後續軌跡的一種創作。
2023年2月,數位修復版《悲情城市》再度登上大螢幕,跨越了超過30年的時空,帶來的不只是更多的討論,還有那些長久以來被忽略的台灣電影史。隨著數位修復的技術革新、被修復的作品逐漸增加,未來可以預見將會有更多珍貴的畫面得以重現在現代觀眾的面前,在那之前,由春山出版的《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也會是一本不錯的預習教材。
儘管已「22部」為名,但實際上出現在這本作品中的電影量遠大於這個數字,從電影被引進台灣本土、日治時期的政治宣傳、結合傳統戲曲的歌仔戲電影,到近現代的異色電影、武俠片、瓊瑤片,甚至是世界聞名的「台灣之光」李安導演,在15位風格各異的作者筆下,台灣電影的百年歷史,也鉅細靡遺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關於台灣電影史,過去春山也曾出版過蘇致亨的作品《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相較之下這本作品更像是前者的延伸,將時間、語言的跨度拉大,以更廣闊的範疇去探討台灣電影的發展,不僅僅是著墨在台語片的興衰,而是擴及到「國片」如何在觀眾喜好與大環境的影響下,嘗試著走出自己的道路。
說到「國片」,過去總是充斥著負面的評價,藉由這些作者的爬梳、整理與解釋,讀者也得以了解那先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背後又存在著哪些現實的因素;同時,書中也呈現出國片曾有過的輝煌歷史,才華洋溢的導演、細膩的前置準備,還有對藝術與電影價值的追求。尤其是看過修復版《悲情城市》的觀眾,更能夠藉由其中的文章,重新回到影片製作的年代,了解侯孝賢導演在劇中的安排,甚至是那些長鏡頭本身所代表的科技進展。
在閱讀的過程中,看見不過才百年卻已經遺落大半的台灣電影遺產,很難不讓人感到唏噓,而導演林搏秋當初的豪語:
「我拍臺語片,純粹是為了要爭一口氣。
我就不信臺灣人在臺灣拍臺語片還不會讓臺語片興旺起來!
我只做臺語片,目的是為了做讓在田裡工作的阿公阿嬤也能聽得懂的電影。」
對照台灣電影的發展史與現代電影的經營模式,想必也會引發不少人反思。隨著拍攝門檻降低、社會發展越來越多元,近年來台灣電影探討的面相也變得更加廣泛且充滿生命力。對於非研究學者的讀者而言,《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除了用更脈絡化的方式解釋了那些塵封已久的歷史,也讓人更期待在數位修復的浪潮下,未來能夠在大螢幕上看到更多書中所提到的台灣電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