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詢問這個問題的次數,不亞於如何做好簡報、如何高效產出這類的問題。在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將數據進行分析?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將分析的結果說給別人聽懂?
第一個問題是關於數據轉化資訊與洞見的過程;第二個問題則是如何將資訊與洞見轉化為行動的依據。
多數人想知道的,其實是第二個問題的答案。
只不過在第一個問題也沒做好,所以衍生出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將數據轉化為行動的依據」這樣一道大哉問。
如果你將這當作「一個」問題,那麼肯定永遠找不到答案,因為方向錯了,方法再對也到不了目的地。
就好像有人問我「如何透過閱讀做到知識變現?」這問題。看起來是「一個」問題,實則包含了三個問題:如何透過閱讀創造價值?如何傳遞這個價值?如何向市場獲取價值(變現)?
沒有很好的解決這三個問題,你永遠無法穩定、長久的實踐變現。這件事。
...
回到一開始的「如何做好數據分析這件事?」這個問題。
我的建議是:從問題出發,帶著假設來澄清,別用分析的邏輯來表達。
首先,從問題出發,是一切的起手式。
包括現況、目標、差異,以及這個差異是否待解決,這四個要素的釐清與確認,我們才能很好的定義問題是什麼。
其次,帶著假設,然後透過數據分析來驗證。
試圖推翻這些假設,而不是從數據中試圖找出一些答案;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最後,別用分析的邏輯來表達。
就如同我在談簡報、表達與溝通時,也會告訴大家別用思考的邏輯來進行表達。思考、分析與表達,這三者的邏輯不太一樣;而相較於表達,分析的邏輯會更接近思考一些。
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會有很多思考、試誤的路徑,這可能是導出最終結論的必經階段,但不見得是受眾的必要資訊;換句話說,給更多的資訊並不一定使對方有更好的理解。
...
那麼,具體來說該怎麼做?把握三個關鍵。
第一個關鍵,是在過程中勢必得要大幅刪減不必要的資訊,而如何在精簡的同時又能保留核心邏輯?就是做好數據分析的最後一哩路。
你的結論,其實都對應到一個問題。
而這個結論可能是資訊、洞見,也可能只是視覺化後的資料;然而能做為下一步行動的參考依據的只有洞見。
想要成為獨當一面的數據分析,則要讓自己提升到提出洞見的水準,甚至是能說出對策;別覺得自己只是提供數據結果的工具人,對方用不用、怎麼用都不甘自己的事,這樣只會讓自己停留在「分析人員」的階段。
數據分析的本質,是為了提高決策的速度與品質。
如果一個人認為靠經驗或直覺就能得到夠好的決策品質,也能迅速做出決定,那麼他不會重視數據這件事。充其量會把數據做為支持決策的根據,先射箭再畫靶。
唯有參與到決策過程,才會讓數據分析的敏銳度與價值性有所提升;也只有如此,數據分析才會被重視。
第二個關鍵,是一開始的數據清洗與淨化。
專業與業餘的數據分析,差別往往就在這裡;只不過在求學時期,數據大多是準備好的,而真實世界的數據常常是混雜著許多雜訊,需要經過過濾、修補與轉換的過程,才能得到「有分析價值」的數據。
但這部分的經驗,不容易在書上學到,只有在真實場景中才能累積,而且仰賴對產業知識的理解。
第三個關鍵,是培養視野、視角與視線。
視野,指的是分析的高度。不只是深入看這些數據點,更要拉高看到一條脈絡線、一個系統面,去理解變異的來源、定義出好的問題。
視角,指的是切入的角度。就像拿著一個魔術方塊,你可以發現有不同的角度可以切入,而這還只是三維的空間;你的數據可能有更多維度,需要透過降維技術來找到更好的切入點。
視線,指的是展示的對象。別期望對方能聽懂你的高深技術,你應該調整表達的方式,用對方容易聽懂、方便轉述的語言,而不是一個黑盒子。
數據分析是為了降低決策的不確定性與風險,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
總結來說,我認為在職場上一個好的數據分析人才,應該是組織有你可以獲得更好的決策品質,而不是非你不可;即使是自己開業或成為自雇者,也該好好思考這一點。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