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自己識別錯覺的能力有信心嗎?老實說,我覺得自己的滿差的。尤其是下方的這張圖,直到現在我還是要刻意提醒自己,才能破解當中的錯覺,以及記取我從這張圖學到的道理。什麼意思?在揭曉答案前,你不妨先來嘗試破解。
對你來說,你認為左右兩側的黃色中心圈,哪個看起來比較大?直覺來說,應該是右邊的,對吧?但實際測量的話,你會發現其實兩個中心圈大小都是相同的。這,就是這張圖的詭異之處:我們會因為周圍藍圈的大小,而影響自己對中心圈大小的判斷。
而我從圖中學到的道理,便是這個詭異之處所帶來的啟發:人都會有相對性思維,總是會傾向去看「相對值」而非「絕對值」。這種思維會導致人愛跟身邊人(周圍的藍色圈)比較,以此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中心圈的大小)。
說來,在心理學的領域裡,有許多研究已經證實人普遍都有相對性思維,天生就喜歡透過比較來確定自己的價值。比如以選工作的研究來說,以下兩個選項你會選擇哪個?
一、你的年薪是十三萬歐元,但其他同事的年薪是平均十六萬歐元。
二、你的年薪是十萬歐元,其他同事的年薪則是平均八萬歐元。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第一個選項才能讓自己利益最大化,但多數受試者卻選擇了第二個選項,因為他們都有相對性思維,總是希望比同儕更有錢。結果,受試者因為看重相對值,讓自己錯過了更大的價值。
此外,擁有相對性思維不僅會讓人蒙受損失,還會讓生活過得不愉快。像有一項研究提到,喜歡比較的人,當看見鄰居比自己有錢時會感到不快樂;儘管只是鄰居的游泳池比自己的大一些也會如此。
在我看來,問題其實還會更嚴重一些,因為現今人們不只會跟現實的鄰居比較,還會跟我所謂的「線上鄰居」(online neighbor)比較,也就是那些在社群平台上跟你有所連結的人。這些人有時候會在平台上張貼自己的美好生活,比如吃了哪些美食、到哪些國家旅遊,或做著哪些有趣的事。這些貼文或影片都會形成如上圖所示的大藍色圈,讓人一對比時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無趣以及乏味。
如此一來,人就會因為無時無刻跟周圍人比較,導致自己經常不快樂,討厭現在自己擁有的事物。所以,我們都要想辦法克服相對性思維,避免以他人的生活樣貌來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怎麼做呢?以下我分享一項有用的練習。
這個練習是我最近閱讀《夠好的工作》時學到的:練習「價值自決」(value self-determination)。
這個概念是由哲學家 C. Thi Nguyen 所提出。簡單說,價值自決就是由你決定自己重視什麼樣的價值觀,並以這些價值觀去經營生活。
學會價值自決,你就能忽視圍繞在你身邊的「圈圈」,也就是能夠不跟人比較,以自己重視的信念、價值觀來經營人生。這一招我目前還在練習中,預計也會練習一輩子;而我練習的第一步,就是少關注別人的生活,多關心自己應該怎麼活。
簡單說,每當我們想跟人比較,或不經意間跟人比較而感到失落時,就要問自己:「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想以哪些價值觀經營人生?」「我現在所做的事跟我的目標有關嗎?」「我真正想過的生活長什麼樣?」
透過反思這些問題,我們就能將注意力從關注周圍的圈圈,轉移到關注「自己」這個中心圈,去重新聚焦自己重視的事,過自己自主決定、真正想要的人生。
雖然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可別忘了,想過好自己的生活其實本來就很簡單。只要不去跟人比較,不以別人的生活水平來衡量你自己的價值,那麼你就會有注意力去過好自己的生活。
《正向界線練習》一書有句話,我覺得很有力量,恰巧能在此跟你分享:「當我們讓他人來決定我們的需求是否能被滿足時,我們就失去了自己的力量。」
我們都應該自主決定,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而不是參照別人的生活,來評定自己的人生應該怎麼過。
擺脫相對性思維,你才會知道自己的人生最需要的是什麼,也才會知道自己到底重視哪些事。當你能做到時,你就已經握有經營好自己人生的力量,而你,也才會有滿足、快樂與幸福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