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一本書櫃中不太會有的類型的書:戒不掉的癮世代: 臺灣的毒梟、大麻、咖啡包與地下經濟
我是被書名主標所吸引的,因為同感於對這個世代的癮,很多人都戒不掉,這個癮可能不只是如同書中所提的毒(或藥),也包含著各類的癮,如:工作成癮、3C成癮、物質成癮、性愛成癮⋯⋯等。所以,是的,其實我並沒有特別留意書籍想談的是關於毒和地下經濟。然則,正是因為如此,透過本書,也開啟我對另一個世界新的認識。
一直以來,對於安非他命、海洛因、大麻⋯⋯等,個人對其認知是單一面向,雖然醫學上也會使用做為藥,然而更多時候,我只把它們當成毒,不曾想過背後千絲萬縷的關係,而書中透過許多的案例指出,對某些人來說,他們並非把它當成吸毒,而是某種功能性的東西:
一個「毒品」在社會裡可同時是社交工具、身分象徵,甚至還可以拿來做為流通「貨幣」。更晚近的年代,「毒品」則與不同的職業階級需求相互結合。有像陳阿姨把感冒藥水當成體力補劑,也有像陳鳴敏曾經把安非他命當成解酒劑,也有像吳柏凱國中時在毒品裡找到情感依歸。
忘了是何時看到的資訊,有特別指出感冒糖漿其實喝多會上癮的消息,在書中也有提到:
臺灣市售的感冒糖漿大多內含可待因,這是嗎啡類的衍生物。成分雖低,但仍具有成癮風險,早年甚至有毒販大量收購,並從中提煉製毒品的原料。許多知名廠牌為避免風險,開始降低其含量,或是以其他成分取代。不過,可待因的止痛、止咳效果仍神效,許多雜牌感冒糖漿仍沿續使用,並以低價搶市。
像這般的市井小民,雖然用藥成癮,但他們背後的動機也單純是將其做為治病功能。而年幼時讀書,記憶中,當時書中提及清末人人吸食鴉片,以致國力消弱,然則,我並未讀到的是,在當時,鴉片其實是某種社交儀式:
「臺灣的鴉片早年具有社交功能,類似菸酒的地位,是文人、商人會談時的社交儀式。當時人們談生意、各種社交習慣在青樓,於是便成了性工作者與吸毒的連結,這種連結有其歷史社會背景,並不單只是慾望的沉淪而已。」
因此,透過作者貼近地描寫不同族群、不同人的案例故事,使我對於這個地下經濟及其背景、文化等,都有初步的認識,甚至打破個人原來單一、線性、不曾質疑的思考路徑。雖然,這樣的論調並非是要合理化這些毒癮,然則,去理解某種族群背後的成因及脈絡,才可以提出更合適的戒入方式,也更能有效協助那些意欲戒毒的人群:
毒品不單只是感官享樂,更多時候是生活上的需求。例如賭客為了賭,需要藥物提神。真正讓他們成癮的不是藥物,而是那個生活條件下,為了生存,必須仰賴藥物。毒品在她們的生活是一種工具,用來提神、解酒,甚至你有病痛,沒時間看醫生,也會先用幾口安減緩症狀。青少年藥物濫用的行為背後,不只是青少年的家庭、學校問題的結合,同時也有可能是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長期沒有妥善處理。
在閱讀過程中,書中也指出一些個案,雖然決心想戒毒,然則,當他們離開戒治中心後,整個社會環境少了支持,就容易變成孤軍奮戰的一人,加上過往的友人、毒癮的發作⋯⋯等,很容易走上舊路,而那些真的能走出毒品控制的,身邊都少不了支持、陪伴的人,例如:張進益牧師。
在本書中,有描寫一些關於張牧師的故事,我仍特別在網路搜尋了關於張進益的一些資料,其他像是陳鳴敏、吳柏凱,也都在書中或多或少地描寫了他們的歷程。透過這些人的身影,作者想表達的另一個觀點在於:
所有的藥物流行與衰退都緊緊扣著該地區的社會結構、社群文化和個人經驗差異⋯⋯每一個社會的成癮問題都反應其獨特歷史、社會的背景。
這使我想到過去曾讀過的另一本書:泰利的街角,作者以非裔都市貧民男性做為故事主體,進而帶出他們被主流社會化約、污名化的歷程,以及都市問題、貧窮再製以及種族議題。在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中,則透過作者的描寫,帶著自身去看見毒品背後的社會現象。而這一點正是此書帶給自己最大的收穫與看見。
可惜的是,網路上搜尋此書,多為各書店的販售資訊,少有相關的分享,如果讀到此篇文章的你,也讀過這本書,歡迎也能與我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