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
「好,等一下。」
「不好意思,等我一下。」
「抱歉抱歉,稍等一下。」
一天當中,我們大概說過、也聽過不少這樣的句子。
或者,根本不用說,有些你知我知的等一下,幾乎註定等到天荒地老,拖延症患者的症頭有時難以自我察覺,有時知道但就是做不到,事實上,你我都可能曾經罹患、或正在經歷。
大抵而言,拖延症患者會出現故意拖點時間、做慢一點、再遲一些、工作等等再開始等行為,並非因為時間充裕,而是一種可控或不可控的非必要拖延。根據劍橋英文字典上對於拖延(procrastinate)的定義 to keep delaying something that must be done, often because it is unpleasant or boring,也可以說拖延(這個動詞),意指持續推遲某件必須做的事,常常是因為這件事不開心或很無聊。
關於拖延,推薦大家看看這部影片:What Procrastination Looks Like from the Inside
附註: 有近165萬訂閱的頻道 How to ADHD 是由美國女演員傑西卡·勞倫·麥卡貝(Jessica Lauren McCabe)主持,並受相關專業人士敬重,該頻道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大眾與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關的知識。
作者提及自己曾看過一部富有寓意的影片,大致內容可解讀成:「如果你有拖延症,是因為動力不足。如果你有足夠的動力,像想要呼吸一樣渴望成功,就會成功。」但,這是真的嗎?這樣的激勵總是有效嗎?
從小到大,我們接觸過的勵志金句、勵志電影、心靈雞湯可多了,但,作者觀察到很多人迫切想完成一些事,並自認有足夠動機,只是不敵時間、金錢、身體健康等阻礙。似乎,光有動機還不足以讓人真正克服拖延。
動機只是讓人們感覺更有動力,有時不見得有幫助,甚至有害,會讓人產生恐懼、害怕自己做不好而不敢開始,因此,反而成為拖延的來源之一。
Nike 的標語 Just Do It 真是強而有力,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每件事都能做就對了 (Just Do It)。作者引述心理學家約瑟夫法拉利的說法:「跟長期拖延的人說做就對了,就像是跟憂鬱症患者說振作起來一樣。」,埋頭苦幹、時間管理等等紀律,對拖延症患者來說,似乎藥不對症。
《高效原力》一書針對拖延提出另一個解方:疏通
作者認為,增加動機的種種辦法,是讓人想要去做。提高紀律的種種練習,是讓人忽略感受。無論是增加動機或提高紀律,似乎都沒有解決核心問題:為什麼想拖延。
因此,疏通法的精神在於,先了解為什麼對做某件事感覺不好,再來想辦法解決問題。
我認為釐清自己為什麼不想動工是個艱鉅的任務,不想做的理由起初可能有一百種,事情擺久了,漸漸收斂成剩下一種「就是不想」,重新疏通究竟是什麼阻礙了我,需要一點勇氣。心裡某些不易碰觸的區塊,如同冷凍庫的角落,不會翻就是不會翻。
回首從前,為了維持一定的效能,我很習慣激勵自己,看完這一章節就吃塊巧克力、完成 xx 就可以買一件新衣服,一旦獎賞不再奏效,看都不想看堆積如山的待辦事項一眼,自然下意識的轉向建立新紀律,例如:番茄鐘工作法可以讓我打完明天要交的報告,卻無法阻止我,在做完火燒屁股的事後漫無目的瀏覽 Netflix,強加的紀律會在短時間內改善產能,卻難以解決故態復萌的無力感,直到了解疏通法後,我才開始檢視腦中的結、心中的坎,慢慢的嘗試化解,儘管速度慢,產能與產值竟有復甦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