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標題跳了好幾步。
應該說,當全球化趨勢使得教育商品化,為了提供選擇依據,標準化測驗應運而旺,如國際的PISA、國內三至八年級的學力檢測。
然而,標準化測驗有何意義呢? 自1960S幾乎所有研究都顯示,教育成果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家庭環境。城鄉差距是難以/不可跨越的鴻溝,標準化測驗的實施,只會證明這一點,或者引起各種造假。例如美國NCLB法案執行時,有許多學校集體造假作弊,州政府和教育董事會(board)不得不解聘全校教職員工,甚至解散學校。
想起一位目前在國立大學附小擔任校長的朋友,以前要求程度不佳的學生請假,不要來參加學力檢測。
南部某縣市一直很好大喜功,但似乎經常是以形式化的方式,想營造表面上教育提升的形象,對於學力檢測非常重視。以往很嚴謹,甚至要求各校相互監考,不讓老師在自己學校監考。現在給校方更大的壓力,卻取消跨校監考的制度。
當壓力變大,管理卻變鬆懈,其實造假的機會就更多了。
如同美國NCLB的例子,當市政府加強施壓,卻放鬆監考管理,校方一開始當然會以合法(但未必合理)的方式因應,重蹈考試領導教學的覆轍,如填鴨、背考古題等。如果持續這個趨勢,校方或老師焉能不知變通呢?
如果標準化測驗的結果,顯示城鄉差距被克服,猜想其中有許多故事吧。如果沒有被克服,又能代表什麼呢?
真是夠委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