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要來自首了..有一天我突然驚覺,自己絕對不是個給予者。以前年輕的時候總不喜歡麻煩別人,凡事都想靠自己完成,所以也學了很多技能,像是騎車、開車、工作時也很喜歡學新東西(AI 剪片 架頁面等等),想說這樣遇到什麼事都能不有求於別人,通通自己來!一部分也是我天性就很討厭受制於人,如果今天我也有能力,我就不用被「一定要求助於人才能行動」給綑綁了。
因此也總誤以為,大家應該都是這樣的,凡事都想靠自己完成。所以很少主動伸出援手。但我也發現, 身邊有幾個朋友總是特別熱心,特別積極在給予身邊的人幫助,之前在旁邊看著他們,真的都有種膝蓋想跪下的衝動,想為什麼他們可以這麼熱心又無私啊。近幾年讀了些書,才恍然大悟,第一、原來付出同時也是獲得(之前愛的藝術、金剛經都有講到這個概念),第二、原來主動請求協助,讓別人有幫助你的機會,也是很重要的。第三、才真正察覺到自己付出甚微,可能也不是個索取者,但也絕對不是給予者。因此近幾年特別關注給予的能量流動,原本人生志願很膚淺,都是focus在自己身上的願望,這幾年才在人生志願多加了這一條,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很豐盛的給予者! 對,今天就來聊Adam Grant這本:give and take,給予。
人可分成三種:給予者(Giver)、互利者(Mathcer)、索取者(Taker),如果將這三種人的社會成就來分級,你猜上中下層 分別是哪種人?
我猜大家都可以猜到,這本書書名都叫給予了,最成功者當然就是給予者啊,就跟主角要是死了整部動畫還演得下去嗎。但你萬萬沒想到的是,給予者要不然是最成功的人,要不就是最失敗的人。而索取者和互利者則分佈在中間階層。(見下圖)
靈魂拷問第一題,那麼...
事實是,這世上給予者很少,不過也沒有那麼多的索取者,大部分的人都是互利者。
要想真正了解一個人,就看他如何對待那些無法給他好處的人。
數據顯示,職場裡僅有8%是給予者,而有高達92%的人不願施多與受。大家不是不願意而是普遍不敢成為一個給予者,想當互利者的人數,是當給予者的2倍。大家潛意識認為職場是零和遊戲,別人多得的利益,那就是從你那邊讓利出去的。不知道各位的職場經驗怎麼樣,在與外部合作夥伴談判時,會隱約覺得,你多拿一毛,就代表我犧牲了一毛。
最經典案例莫過於Elun Musk,特斯拉2014年發布了一份聲明,表示其他公司可以無償使用其專利技術,目的是推動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和減少全球碳排放 (Carnegie Council)。雖然之前我看他的自傳,知道他個性實在不是個討喜的人,但他真真正正在改變世界的種種作為,都讓我欣賞又崇拜。
我們可以樂於貢獻同時也有所成就。
Gap的副總裁 Bobbi Silten
而給予者的成功不是立即的,書中提出多個實驗及案例,用投資市場來舉例,給予者絕對不是當沖短線可以一兩天就賺幾十萬那種標的,而是需要當價值股長期去經營,甚至中間還可能會歷經一些虧損,但作者想強調的是,給予到最後,也會很高機率給你輝達Nvidia噴發的感受。
給予者不適於百馬短跑,卻能在馬拉松中脫隱而出。
旅館業創業家 Chip Conley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曾透過超經典的最後通牒賽局,揭示人是多麽不理性。賽局是這樣的:會有一個提議者(Proposer)和接受者(Responder)共兩名玩家。提議者會拿到一筆錢(ex:100元),決定如何分配給兩個人。接受者可以決定接受or拒絕提議者的分配方案。
這裡你可以停下來思考下,如果你是提議者,你會怎麼分配?如果你是接受者,哪種方案你會拒絕?
以最理性的經濟學來判斷,提議者最受益的方案當然是自己拿99對方拿1,但大數據run下來,有約3/4的提議者通常會提出較為公平的分配方案,大部分是50-50分配,或至少70-30分配,這些人都是互利者。
而按理說,不管接受者分配到多少,無魚蝦馬好理性看都要接受。但事實證明,接受者往往會拒絕那些不公平的提議,即使這意味著他們一毛都拿不到。通常低於20-30%比例的方案都會被拒。
這些結果顯示兩個重點:
第一,大部分的人都是互利者;
第二,人們傾向懲罰自私的索取者
決策的重點,不只有經濟利益,還有公平性和正義感。
成功的關鍵無非『慷慨』兩字。只要秉持慷慨的原則與人互動,獎勵自會隨之而來。
人脈大師 Keith Ferrazzi
開頭提到要當一個給予者,要馬在金字塔頂端,要馬倫為社會最底層,風險也太大了吧😂。不過為什麼給予者會一不小心趴在地上呢?主要有幾點:容易被人利用、太過無私付出反而阻礙了自身的成長、付出太多若沒有回報容易心裡疲勞筋疲力盡。
因此有一些索取者其實曾經當過給予者,而有一些給予者則是從索取者轉變而來。索取者跟給予者不是貼標籤貼上去就拿不下來了,而是會隨人生不同階段因為一些歷練而轉換。所以各位朋朋,咱們想變身都還來得及😂!
人性有兩大力量,分別是關注自己與關注他人,
而能採用混合動力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人。
比爾.蓋茲
無私奉獻型給予者往往犧牲自己的福祉幫助他人,使自己陷入到倦怠的危機當中,一不小心就淪為爛好人。而利己利人型給予者,聽起來有點自私?但NO,他們是能適度為自身著想,在利己與利人之間取得平衡,誰說我們不能聰明地做好事。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聰明的給予?
睿智的利他主義者比昏昧的自私,卻比昏昧的利他主義者和所有利己主義者都好。
諾貝爾得獎 赫伯特.西蒙
通常好的業務都是給予者,比起關注「我要賣掉、我想賣出多少個」,他們更在乎的是「我想了解你的需求,賣你真正需要的東西」,這是業務的美德。
身邊應該常有人會開空頭支票吧?例如:「乾我真的要存錢買00878了啦」、「要死了太胖了真的要來減肥了」、「我要每天騎腳踏車回家」等等。如果你想幫助身邊的朋友擺脫説説哥/姊,真正實踐,有個技巧,基本上光是詢問他的打算,關心他的意向,就能幫助他實際提升計畫和想法的實踐機率。例如你開始追問,所以你每個月要存幾趴去買00878?那你明天就要開始運動?去哪運動?做什麼運動?把朋友逼死吧😂!
而通常我們給了肯定回覆後,能激發他的承諾心,他就會覺得自己應該貫徹這些想法。
溫情效應 Warm glow of giving,是由經濟學家James Andreoni在1990年提出。他發現人們在捐贈或幫助他人時,大腦會釋放內啡肽,一種使人感到愉悅和幸福的化學物質。這解釋了為什麼即便沒有回報,仍有為數不少的人願意捐贈、做公益、當志工。因為不只能幫助到他人,給予者自己還感到很爽。而且給予後一定要打個卡,就怕別人不知道(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的,每個做好事打卡也可能激勵到別人)。
助人高峰時刻 helper's high 這詞首次在20世紀由心理學家提出,一項研究發現,在幫助他人後的24小時內,大腦的獎勵中心(與快樂和滿足感相關的區域)活動表現會特別活躍,另一項研究顯示,參與志願服務的老年人會表現出較低的憂鬱和焦慮,整體幸福感更高。
以上心理學研究都在說明:助人為快樂之本。給予者的心理滿足指數大於索取者。
既然各種研究都顯示:給予行為也會使你越來越富有。這本厚厚的書也都在說明 Giver 的心理肌群會比他人強大。既然給予和被幫助人的人都可以很快樂,給予者一不小心還能成為金字塔頂流人士豐盛一波,cp值這麼高的事怎麼能不做?
那要怎麼成為一個 Giver 呢?書末作者給了懶人包,簡直太讚。
以上有幾點你覺得可以做到呢?先勾選一兩個來實施吧(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挑了哪一個當任務計劃)!然後咱們來做個約定,一個月後再來檢視完成率跟進度吧哈!(超逼人😂)
如果你對 #自我成長 #工作法 #商業 有興趣,這本書推薦給你
作者| 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
出版社|平安文化
延伸推薦|逆思維
更多 #閱讀 #職涯 #數位遊牧 分享 IG @fianne.readcast
ᴩᴏᴅᴄᴀꜱᴛ 搜尋【已讀】 | 30分鐘有找•聊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