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
含有「績效管理」共 4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2025/08/24
EP69:《從大鍋飯到當責文化:企業轉型的關鍵戰役》
在許多企業裡,「吃大鍋飯」心態像一種慢性病,悄悄侵蝕組織。員工缺乏動力,老闆明知問題卻不敢下手。陳宗賢教授以四十年實務經驗告訴我們:要破除這種文化,必須推動分權管理、績效導向,讓員工從「來就有薪水」轉向「創造才有獎勵」。這不只是制度的革新,更是老闆魄力的試煉。
#
大鍋飯
#
當責文化
#
分權管理
喜歡
留言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2025/08/12
「我當年更慘!」:為什麼「否定感受型」領導,正在殺死團隊創造力?
缺乏同理心的管理,會讓團隊沉默、信任崩盤。領導者要先接住情緒,再用事實溝通,拒絕情緒反擊。因為同理心不是溫情,而是領導的競爭力,它能在關鍵時刻留住人才、凝聚團隊。
#
梅根人蔘激湯
#
梅根會客室
#
壓力
4
留言
陽光燦爛綠意灑的沙龍
2025/07/17
震撼觀察:主管為什麼害怕面對員工?
這篇文章深刻揭示主管在面對員工時的焦慮與退縮,反映管理者在績效壓力與員工多元期待中所承受的挑戰。透過課堂上的觀察與實戰練習後所得到的回饋,作者指出主管缺乏的不是責任,而是具體工具與信心。文章強調組織應提供結構化支持,幫助主管走出困境,重新找回領導的力量與對話的勇氣。
#
管理
#
績效管理
#
回饋技巧
15
4
天敏的天空
2025/07/17
3
當主管大概都會是表現穩定,有責任感或某程度的優異,倒不見得是稱職的管理者,確實需要訓練的資源與工具來學習更好的溝通管理技巧.看到後段,大家學會了方法,也替他們高興.可見講師切中他們的需求,很棒呢!😊
3
陽光正好綠意灑
發文者
2025/07/17
1
天敏的天空 過去威權式管理,的確比較少感覺會有主管害怕面對員工。現在,我卻常看到主管說話、做事都很有挑戰,往往很累也很缺乏信心。最近幾梯學員更讓我忍不住想把這樣的現象寫出來。謝謝你的回應!
1
刻意微挑戰
2025/07/16
團隊問題,多來自「隱藏我」與「盲點我」
明明流程清楚、工具到位,團隊卻常卡住?關鍵可能不是知識,而是「彼此沒說的話」與「看不到的行為」。想讓團隊真正進步,先打造心理安全,讓隱藏與盲點有機會被看見。
#
團隊溝通
#
心理安全感
#
績效管理
1
留言
CK On Board
2025/06/05
你的管理能因材施教嗎?|用教練結合績效與敏捷,激發團隊潛力
探討教練式管理在企業的應用,從傳統指令轉為夥伴關係的管理革新。 因材施教管理模式搭配績效與敏捷管理,有助提升團隊效能與競爭力。
含 AI 應用內容
#
職場
#
教練式管理
#
企業管理
48
4
宇牛
2025/06/05
4
這個大型公司能嗎?
4
Carry Kuo
發文者
2025/06/05
5
宇牛 小公司實行相對簡單,大公司需要搭配其他管理方法,或是像我文章中說的讓資深員工也學習教練方法來協助主管~
5
子謙的沙龍
2025/05/25
🚀 除了量化指標,別忘了「質化」的力量!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如何將難以衡量的質化指標,轉化為具體、可觀察、可追蹤的行動計畫。想激發團隊潛力、提升員工內在價值?關鍵在於讓他們看見自身成長與目標的連結,並獲得認可。 主管們,請協助部屬發掘優點,將焦點放在「如何實踐目標並創造價值」上。讓目標有生命力,才能激盪出最佳成果!
#
職感心教練
#
績效管理
#
組織發展
2
留言
『啃談』Ken's Talk
2025/04/08
(啃談)別再怪KPI制度!是我們還沒學會怎麼用它
本文分享一個真實案例,一位年輕主管對公司 KPI 制度感到挫折,作者透過自身經驗和管理學觀點,引導其重新理解制度的本質與應用方法,並點出主管和員工雙方都需承擔責任。文章強調制度不是問題的根源,關鍵在於使用者是否正確理解和運用制度,並藉由反思自身與組織需求的連結,提升工作效率和達成目標。
#
方格新手
#
方格人氣王
#
工作思維
1
留言
付費限定
迷途的羊羹
2025/03/11
生產力危機:當規則成為合作的絆腳石
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繁榮的關鍵,但近年來,生產力增長卻陷入停滯。 探究其根源,我們發現過多的規則和結構阻礙了合作和效率。 如何打破僵化的制度,釋放團隊的真正潛力?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合作的魔力,以及科技、文化和領導力對合作的影響,並展望合作的未來,尋找提升組織效率和創造力的新思路。
#
生產力提升
#
團隊合作
#
組織效率
2
留言
Nashi的人資小九九
2025/03/08
績效的本質:在問責與育才之間取得平衡
探討績效的本質,並說明在問責與育才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性。文章從「成果=(效能x效率)x環境變數」的公式出發,分析效能、效率及環境變數對績效的影響,並指出單純的問責或育才皆不可行,需兩者兼顧,才能在變動的環境中持續成長。
#
制度
#
制度設計
#
商業
3
留言
阿崴的沙龍
2025/01/06
人事阿崴-EP.49 勇於呈現績效的主管
每到年底就是績效考核的時間,多數也都會跟年終連動,加上台灣的年終也都習慣跟著農曆過年差不多時間發放,這種比較早過年的時間就會顯得相對工作時間來得短,這大概跟過往賣場經營有種相似感,不會單純是日期週期,而是納入農曆年的時間因素。 #績效的常態分佈 當人員達到一定規模,一定會有
#
人事第零堂
#
人事阿崴
#
人資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