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數位職場|後疫情時代的新創公司們

更新於 2020/06/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捷運西湖站
隨著眾多獨角獸跌落神壇,投資人出手將更謹慎

HI,大家好,我是渙恩(Alvin)
轉眼間,2020 年竟然已經過了一半!
回想去年底的出國旅遊,彷彿像是上個月才發生而已,會有這樣的體感,應該是今年全世界遭遇到太多事情,而每件事情都還歷歷在目,才造成我對時間的流逝產生了錯覺。
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在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的肆虐下,全球新創公司基本都遭遇到意料之外的毀滅性打擊,以下我列舉了幾間知名公司在疫情發生後的現狀 →

客觀來看,全世界的新創公司(包含投資人),都普遍有藉由裁員,來達到降低成本的共識,而這種方式對於企業內的成本控管,肯定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成效沒錯,但往往新創在大幅裁員之後,影響到的,不僅僅是一般民眾對企業決策的觀感,更重要的是,使得潛在投資人對企業的信心,打上了一個大問號。

在後疫情時代,新創公司根本沒有喘息的空間
讓我們回到台灣這塊市場,相較於其他國家,疫情的狀況雖然更趨於穩定,但受全球貨源供應鍊不穩定、觀光產業重挫、民眾消費不如預期等影響,導致 Q1 民間消費呈現負成長,民眾消費意願不高,自然會直接影響到所有做 B2C 服務的企業,造成許多公司在行銷活動或人事預算的花費上,變得更加謹慎與保守,同時也間接影響到從事 B2B 服務的廠商們。
因此近期許多 B2B 企業,在業務拓展上,也都變得更加保守,在推廣上遇到瓶頸,反而將運營重心轉移,以優先服務好企業內部的 Key Account 客戶為主,滿足既有客戶,並提供加值機會,爭取更多時間,撐過市場的不景氣。

但對新創來說,業務拓展的難度提升已成事實,
新創該做的,不應該是放慢腳步,而是加速拓展。

因為新創在業務拓展的腳步只要一停,資金缺口就會越滾越大;加上融資市場已不如以往熱鬧,許多新創公司勢必得依靠自己內部的力量來填補資金上的缺口,融不到資金的時間可能會比原本預期還要多一年、甚至兩年,這些都是可預見的現況,甚至可以算出來,公司只剩多少時間來避開倒閉危機。
不過大家不需要太絕望,新創遇到倒閉危機是很常見的

YC CEO:
「在五年多的時間裡,有五次我們幾乎就要倒閉了。」

重點不是如何避免遇到危機,因為有許多外在因素不是你我可以控制或預知的;重點在於面對逆境時,你做了什麼。

馬丁路德曾經說過:
「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一帆風順的時候做什麼,而是看他在艱苦和困難的時刻,是否懂得用坦然的遼闊心態去面對。」

衡量人是如此,衡量企業也是如此。
我相信,所有的創業者在一開始創業的當下,都認為自己提供的服務,肯定能解決客戶遇到的痛點,而這就是一間新創公司創業的中心,是不能輕易撼動的初衷。
在這個後疫情時代,新創們更是不能過於悲觀,反而應該坦然面對逆境,進而站穩腳步,用力在市場上放大自己的初衷;因為痛點不會因為疫情的發生,就跟著消失了,痛點依然存在客戶的經營過程中,只是被重視的順位,因為現實考量而排到比較後面的地方去了;不代表客戶不需要你的服務,只是會造成一個狀況,就是客戶合作的猶豫期會被拉得更長,這也是為什麼,在放大初衷的同時,業務推廣絕對不能停下來。
因為當客戶的猶豫期拉長,
你會需要更多機會客戶來佈局營收。
你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客戶,自然就需要在拓展上有更多的業務來幫忙,不過跟以前相比,你會變得更沒有時間來培養新業務的技能,與其開新職缺面試,也許直接從同業或是合作廠商中,找出符合期待的人選會是一個更好的選項;與此同時,新鮮人在新創公司的求職上,也許會變得更加不容易了。

隨著疫情更加常態的存在於人們生活之中,遠距工作也變成許多大廠優先考慮的選項之一,甚至 FB、Twitter、Shopify 已經逐漸開放員工遠端工作 ,因為對於大廠而言,遠距工作也將節省掉相當龐大的人事與福利成本(辦公室、食物、local hire 薪資),因此接下來,台灣本土新創也將面臨要和全世界的知名大廠搶共同人才的挑戰。
在後疫情時代,新創公司的挑戰將接踵而來,此時,我們更應該回歸企業的本質,活下來,比什麼事情都重要。

感謝你們花時間讀這篇文章,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有幫助到你,希望你能「留言」或用「愛心」鼓勵我,我會更加油寫出更多內容的!

如果你也正在新創或數位職場奮鬥,歡迎一起分享交流!可以加我的個人社群:
FaceBook
Linkedi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最真實的BD(商業開發)分享,從個人業務拓展到開發團隊管理,從規劃、改善、進而完善的經驗過程,滿滿實戰性的做法與心得,希望能給同樣是在Sales & BD打拚的朋友一道實際的指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基層、中階、高階主管,各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HI,大家好,我是渙恩(Alvin) 工作了幾個年頭之後,隨著你在相同產業的努力與深耕,你漸漸發現自己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技能也越來越熟練,管理者一職對你來說,不再是能不能的選項,而是你要不要。因此今天,我想從我自己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有關於三種不同程度
所有你想要的,都在舒適圈外面。 Hi,大家好,我是渙恩(Alvin)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是七年級生呢?我們都出社會至今 10 年左右,現在可能是一家公司的中階主管、或許擁有一段穩定的關係、甚至已經有了 2個小朋友;一切看起來,七年級的我們,彷彿正走在人生的軌道上,看似如此平穩,但心中卻還是有這麼一
【對職場方向還不明確】【懷抱熱情肯學習努力】【沒有特別的一技之長】 如果你有上述的狀況,我想這篇文章可以幫你釐清一些現狀,聚焦一些方向;因為 8 年前的我,上述的狀況一項也沒少。
你在管理上以為的捷徑,很有可能是繞遠路。 Hi 大家好,我是 Alvin(阿文) 幾天前與J先生一同晚餐敘舊,聊了許多【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之間的想法。會聊到這一塊,是因為我和J先生在彼此剛出社會的時候就認識了,那時候我們在同一間公司任職,任職的期間一起渡過了非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艱辛任務與挑戰
2020 年想創業做電商,難度已是 3 年前的 10 倍。 Hi 大家好,我是 Alvin(阿文) 首先,這不是一篇勸退文,相信大家都認同做電商絕對比搞實體店更具有先天的優勢!但是,這些先天優勢也已經隨著時間漸漸地流失掉了 …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電商與生俱來的優勢被逐漸消彌掉?主要原因有 3 種:
【One Point】 大企業深耕縱向能力,小公司發展橫向能力。 Hi 大家好,我是Alvin(阿文) 你們公司 WFH 了嗎?我們公司已經 WFH 第三個禮拜了,所幸一切都還算順利,都多虧了自身強大的自律能力啊。我們公司12個人要做到 WFH 相對是容易些的
基層、中階、高階主管,各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HI,大家好,我是渙恩(Alvin) 工作了幾個年頭之後,隨著你在相同產業的努力與深耕,你漸漸發現自己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技能也越來越熟練,管理者一職對你來說,不再是能不能的選項,而是你要不要。因此今天,我想從我自己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有關於三種不同程度
所有你想要的,都在舒適圈外面。 Hi,大家好,我是渙恩(Alvin)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是七年級生呢?我們都出社會至今 10 年左右,現在可能是一家公司的中階主管、或許擁有一段穩定的關係、甚至已經有了 2個小朋友;一切看起來,七年級的我們,彷彿正走在人生的軌道上,看似如此平穩,但心中卻還是有這麼一
【對職場方向還不明確】【懷抱熱情肯學習努力】【沒有特別的一技之長】 如果你有上述的狀況,我想這篇文章可以幫你釐清一些現狀,聚焦一些方向;因為 8 年前的我,上述的狀況一項也沒少。
你在管理上以為的捷徑,很有可能是繞遠路。 Hi 大家好,我是 Alvin(阿文) 幾天前與J先生一同晚餐敘舊,聊了許多【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之間的想法。會聊到這一塊,是因為我和J先生在彼此剛出社會的時候就認識了,那時候我們在同一間公司任職,任職的期間一起渡過了非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艱辛任務與挑戰
2020 年想創業做電商,難度已是 3 年前的 10 倍。 Hi 大家好,我是 Alvin(阿文) 首先,這不是一篇勸退文,相信大家都認同做電商絕對比搞實體店更具有先天的優勢!但是,這些先天優勢也已經隨著時間漸漸地流失掉了 …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電商與生俱來的優勢被逐漸消彌掉?主要原因有 3 種:
【One Point】 大企業深耕縱向能力,小公司發展橫向能力。 Hi 大家好,我是Alvin(阿文) 你們公司 WFH 了嗎?我們公司已經 WFH 第三個禮拜了,所幸一切都還算順利,都多虧了自身強大的自律能力啊。我們公司12個人要做到 WFH 相對是容易些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疫情肆虐,原本嚴守國門已經一年多的台灣,卻在此時爆發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當天最受矚目的活動;各行各業進入苦哈哈的時代,而餐飲業首當其衝,生意直線下滑。 阿金之前待的公司先是薪水延後一個月發放,後來索性開會宣佈每人減薪25%,要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打拼,共渡疫情。在這行業
Thumbnail
如果你不知道 2023 年堪稱是「獨角獸版」的新冠疫情,看看這個數據。在這一年內,終止營運的新創企業其募資金額總計超過 41 億美元,相當於 2019~2022 年 4 年的總和。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創業過了頭幾年的衝撞、成長蜜月期後,創業家通常都會進入一段卡關的時期。這是創業家常見的卡關症狀,以及在這個時期應該做的心態轉變。透過簡化和取捨,讓創業家在轉骨期能夠穩固基礎,迎來大成長。這篇文章提供了幫助創業家度過卡關時期的建議。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2024 年才剛開始,美國科技業再度掀起裁員潮。不過比起 2023 年規模明顯小了許多。在 2023 年初,幾家科技巨人大幅削減超過 20 萬個職位。今年 1 月裁員人數不到 45,000 人。科技公司在裁員的同時,仍在進行招聘。 那麼為何整個美國科技產業,仍然感覺如此嚴峻呢?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新創公司雖然可以沒有顧問,但善用顧問的創業者與投資人,往往會有比較快、比較大的出場機會與下一次創業時機。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疫情肆虐,原本嚴守國門已經一年多的台灣,卻在此時爆發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當天最受矚目的活動;各行各業進入苦哈哈的時代,而餐飲業首當其衝,生意直線下滑。 阿金之前待的公司先是薪水延後一個月發放,後來索性開會宣佈每人減薪25%,要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打拼,共渡疫情。在這行業
Thumbnail
如果你不知道 2023 年堪稱是「獨角獸版」的新冠疫情,看看這個數據。在這一年內,終止營運的新創企業其募資金額總計超過 41 億美元,相當於 2019~2022 年 4 年的總和。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創業過了頭幾年的衝撞、成長蜜月期後,創業家通常都會進入一段卡關的時期。這是創業家常見的卡關症狀,以及在這個時期應該做的心態轉變。透過簡化和取捨,讓創業家在轉骨期能夠穩固基礎,迎來大成長。這篇文章提供了幫助創業家度過卡關時期的建議。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2024 年才剛開始,美國科技業再度掀起裁員潮。不過比起 2023 年規模明顯小了許多。在 2023 年初,幾家科技巨人大幅削減超過 20 萬個職位。今年 1 月裁員人數不到 45,000 人。科技公司在裁員的同時,仍在進行招聘。 那麼為何整個美國科技產業,仍然感覺如此嚴峻呢?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新創公司雖然可以沒有顧問,但善用顧問的創業者與投資人,往往會有比較快、比較大的出場機會與下一次創業時機。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