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童年的自己,在大人輕率的擁抱中,經歷無數次的痛苦。(終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當你再次是個孩子時,依然在媽媽的擁抱中長大,但你已經能看見並感受到那是令人不舒服的愛,如凌亂糾結的毛線,你開始有意識地,一條一條梳理開來,手持斑駁的銀針,裡頭是自我同情與理解,陪伴自己繼續解開每一條帶來的椎心之痛。

還記得上一篇,童年的自己,在大人輕率的擁抱中,經歷無數次的痛苦 (中篇),最後簡單一句話提到,治療師怎麼協助有童年創傷的你走出來嗎? 除了身體經驗取向外,還有兩個重點:負向信念的挑戰人格的整合

關於身體經驗取向的治療方式,可以參考「呼吸清除體內的創傷能量」、「看著身體,拾回涵納創傷的自癒力」...等前幾篇的文章,能略窺一二。

此篇文章主要著重在由上而下的治療脈絡與方式。從認識你的創傷類型開始,接著情緒重現時該怎麼做,最後,以找碴鬼來比喻信念,這種「信念非我」的比喻,使我們能有距離地觀察信念,以旁觀者之姿,來挑戰它。

探索創傷類型:

每個創傷類型都有其正面與負面意義,透過了解自己的創傷類型,在生活中,不斷地覺察,評估自己正處於哪種創傷類型,這是創傷復原的關鍵之一。

在分類之前,我們先簡單談一下這些創傷類型是怎麼出現的?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見某些事件時,大腦會選擇某種因應機制以求生存,有哪些應對方式?又我們如何選擇?
有四種應對方式,戰(Fight)、逃(Flight)、僵(Freeze)、討好(Fawn),簡稱4F。每個方式都有其正面與負面的特徵。
我們會因為童年經驗(虐待或遺棄)、出生序、基因等差異,導致受創的我們偏向選擇(或固著)4F策略中的其中一種(或合併兩種以上),這些因應方式都是為了自我保護,讓我們預防、逃離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創傷。

戰(Fight):潛意識的信念是力量與控制能帶來安全感。正面特質是敢說、有界線、具領導力。負面特質是暴力、自戀、控制狂。

逃(Flight):潛意識的信念是完美與成就能帶來安全感。正面特質是思考力、知道該做什麼、毅力。負面特質是忙碌、強迫、匆促、情緒易焦慮或低落。

僵(Freeze):潛意識的信念是所有人都是危險的,遠離這世界能帶來安全感。正面特質是警覺、沉穩、專注當下。負面特質是解離、疏離。

討好(Fawn):潛意識的信念是任何關係的代價是喪失需求、界線、權利等。正面特質是傾聽、妥協、調解。負面特質是依賴、討好他人、失去自我。

閱讀的過程中,您可以隨時觀察自己,常用哪些方式因應?也可以找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師協助您覺察。而每一種類型,都有其應學習的方向。

管理情緒重現:

Pete Walker提出13個具體可行的步驟,順序如下:
1. 對自己說:「我正在經歷情緒重現。」我現在所經歷的感覺和感受是過去的回憶,現在無法傷害您。
2. 提醒自己:「我感到害怕,但我沒有危險!我現在很安全。」我已遠離過去的危險。」記得現在處於安全的當下,而非過去的危險。
3. 承認自己有界線的權利和需求。我可以自由離開不舒服或危險現場。
4. 安慰鼓勵地對內在小孩說話。我的內在小孩知道我是無條件愛他。
5. 破解傷痛永恆的想法。兒時的傷痛感覺是永無止盡的,但記得傷痛是在過去而不是現在發生。
6. 提醒自己現在是處於成人的身體中。我長大了,我有很多資源可以保護自己。
7. 重回你的身體。傷痛帶來的情緒會讓我們習慣過度使用思考。
8. 抗拒內在找碴鬼的誇大和災難化。使用思考中斷或取代法,停止找碴鬼的誇大。
9. 允許自己哀悼。不要害怕情緒重現,情緒重現是療癒的時機,對過往哀悼,升起自我憐憫之心。
10. 培養安全的關係和尋求支持。
11. 學習辨識會引起情緒重現的誘發因子。
12. 搞清楚情緒重現的經歷是什麼。
13. 對緩慢的復原過程要有耐心。 情緒重現會一再出現,這段復原過程如同大富翁般,不會一直是進步的狀態。給自己多點耐心,也是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去涵納情緒。
(以上摘自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一書)


找碴鬼的尋找與因應

因為童年時期,父母沒有提供足夠安全感與連結,不斷出現虐待或遺棄,怪物「找碴鬼」就這樣被製造出來了。使得我們一直追求不可能的目標,尋找並贏得父母的接納與喜愛。因此,我們不斷追求完美,以減少父母對自己的嫌惡與遺棄或增加對自己的關注,以為這樣就能更親近父母,但不斷地失敗,導致認為自己有致命缺陷,因此自我批判的找碴鬼會不時出現,特別是您想放過自己、憐憫自己的時候。

怎麼發現找碴鬼的影子呢?
找碴鬼出現時,您會看見在生活中總是充滿著「應該」、「都是我的錯」、「我永遠都做不好」.....,這樣話語不時在腦海裡過度出現,增加了情緒重現的強度,憂鬱、焦慮、羞恥感亦會不時浮現。

我看見了找碴鬼,該怎麼做呢?

思考中斷法:堅決說「不」,為自己跟找碴鬼建立內在界線。這過程會有數不清地say no。但一點一滴地去說,會使得找碴鬼越來越小。

思考取代法:寫下正向特質的清單,因為找碴鬼出現會使我們遺忘了優點。隨時讀清單或找碴鬼出現時就拿起清單來唸。

觀點取代法:感恩的練習。是真誠的感恩,而非包裹著感恩的糖衣。一開始要想感恩的事情是困難的,特別是曾經受創的人,有困難感受到生命中的任何好事。

對應到一開始所說的,這篇是教你怎麼一條一條梳理開童年時期的傷痛,甚至是未察覺的苦,雖然每次的理還亂都讓銀針更加斑駁,但也淬鍊出更強大的你自己。

記得在由上而下的治療過程中,我們仍須不忘讓自己保持在安全連結的感受中,即由下而上的能量持續運作,因為在安全的內外在環境,越能看見且因應內在的找碴鬼。如何保持安全的連結,可參考「呼吸清除體內的創傷能量」、「看著身體,拾回涵納創傷的自癒力」等文章。


參考資料

1. 陳思含 (譯) (2020)。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原作者:Pete Walker)。臺北市:柿子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聽心理沙龍
1.2K會員
167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聽心理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18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2024/05/18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2024/05/10
正念對創傷恢復有著有效的治療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可能不慎觸發創傷反應,造成身體和情緒上的不適。透過正念,也可能喚起創傷相關的情緒和記憶。想要擁抱正念作為恢復利器,需要謹慎面對這些挑戰,同時也要理解不同人可能需尋找其他治療方式的現實。
Thumbnail
2024/05/10
正念對創傷恢復有著有效的治療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可能不慎觸發創傷反應,造成身體和情緒上的不適。透過正念,也可能喚起創傷相關的情緒和記憶。想要擁抱正念作為恢復利器,需要謹慎面對這些挑戰,同時也要理解不同人可能需尋找其他治療方式的現實。
Thumbnail
2024/05/05
也許,我們都錯想了愛能解決所有問題,殊不知愛可能讓關係變得更加脆弱與忽視。認清關係不存在永遠的幸福,關係是會跌跌撞撞,充滿考驗,有這樣的前提假設,我們對關係更能感到得來不易,這就是愛的模樣。
Thumbnail
2024/05/05
也許,我們都錯想了愛能解決所有問題,殊不知愛可能讓關係變得更加脆弱與忽視。認清關係不存在永遠的幸福,關係是會跌跌撞撞,充滿考驗,有這樣的前提假設,我們對關係更能感到得來不易,這就是愛的模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關於療癒的5W1H》第一篇:療癒是什麼? 》裡面,我將療癒定義為❶修復心靈創傷,並且將修復創傷的時候會一起發生❷重建連結、❸完成生命功課一併納入。 於是,在這一篇裡要來談的就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產生心靈的創傷? 在執業超過十年的生涯裡,我歸納出三種常見的創傷類型。
Thumbnail
在《關於療癒的5W1H》第一篇:療癒是什麼? 》裡面,我將療癒定義為❶修復心靈創傷,並且將修復創傷的時候會一起發生❷重建連結、❸完成生命功課一併納入。 於是,在這一篇裡要來談的就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產生心靈的創傷? 在執業超過十年的生涯裡,我歸納出三種常見的創傷類型。
Thumbnail
每一個心裡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近來時常聽到的一段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童年時的記憶會是將來長大後,面臨困頓或苦楚時,回想起總能成為心中的養分,陪伴渡過難以捱過的時光
Thumbnail
每一個心裡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近來時常聽到的一段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童年時的記憶會是將來長大後,面臨困頓或苦楚時,回想起總能成為心中的養分,陪伴渡過難以捱過的時光
Thumbnail
身心靈-尊重與愛-自我和解及療癒方法 關於 #童年創傷療癒 #內在小孩 #罪惡感 這陣子很適合做溝通 有些人是跟別人溝通 而我覺得 #自我照顧 溝通也很重要 你可以習慣 也可以掙扎 端自己選擇 為何會有這個結論呢? #NLP #催眠 每個過往的回憶跟體驗都會刻印在身上 揮之不去 但過去如何 僅此
Thumbnail
身心靈-尊重與愛-自我和解及療癒方法 關於 #童年創傷療癒 #內在小孩 #罪惡感 這陣子很適合做溝通 有些人是跟別人溝通 而我覺得 #自我照顧 溝通也很重要 你可以習慣 也可以掙扎 端自己選擇 為何會有這個結論呢? #NLP #催眠 每個過往的回憶跟體驗都會刻印在身上 揮之不去 但過去如何 僅此
Thumbnail
創傷,是一代傳一代的。 時代的脈瘤寄生在我們父母身上,由於過往經驗使然,父母的父母使用的教育策略靠著模仿而來。更何況資訊沒有現在發達,心理知識的普及能幫助我們自我覺察,但難的是,看著心理學文章仍不自覺地被困住,而無法嘗試站在第三者立場去分析自己。
Thumbnail
創傷,是一代傳一代的。 時代的脈瘤寄生在我們父母身上,由於過往經驗使然,父母的父母使用的教育策略靠著模仿而來。更何況資訊沒有現在發達,心理知識的普及能幫助我們自我覺察,但難的是,看著心理學文章仍不自覺地被困住,而無法嘗試站在第三者立場去分析自己。
Thumbnail
一個防衛機制很強大的人,不容易體會其他人的愛與善意,唯有橫亙在人我之間的這面高牆瓦解,他才會開始感受到親密的連結。
Thumbnail
一個防衛機制很強大的人,不容易體會其他人的愛與善意,唯有橫亙在人我之間的這面高牆瓦解,他才會開始感受到親密的連結。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在你童年的時候,是否曾經遭遇肢體暴力、性侵、疏忽,或是父母親的長期冷落,或是其他言語暴力,如羞辱、嘲笑和貶低等? 身為心理師的我,自從成為新手媽媽後,就特別在乎這些事情。因為這些惡性的壓力會改變孩子的大腦結構與功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很有可能一路跟隨到成年,影響著孩子的求學生涯、親密關係、工作..
Thumbnail
在你童年的時候,是否曾經遭遇肢體暴力、性侵、疏忽,或是父母親的長期冷落,或是其他言語暴力,如羞辱、嘲笑和貶低等? 身為心理師的我,自從成為新手媽媽後,就特別在乎這些事情。因為這些惡性的壓力會改變孩子的大腦結構與功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很有可能一路跟隨到成年,影響著孩子的求學生涯、親密關係、工作..
Thumbnail
你在童年時期遭遇的困難,就是你後來人生的問題。 生命後來的情境,總讓你難以理性的就事論事,瞬間就能輕易的誘發你童年的失落及傷痛、恐懼及無助,而延展、類化到你現在的生活場境,特別是在關係裡。你越越想否認、越想壓抑,那些過往的恐懼及傷痛,還有失落及焦慮,就像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鬼魅,時不時地出來恐嚇你..
Thumbnail
你在童年時期遭遇的困難,就是你後來人生的問題。 生命後來的情境,總讓你難以理性的就事論事,瞬間就能輕易的誘發你童年的失落及傷痛、恐懼及無助,而延展、類化到你現在的生活場境,特別是在關係裡。你越越想否認、越想壓抑,那些過往的恐懼及傷痛,還有失落及焦慮,就像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鬼魅,時不時地出來恐嚇你..
Thumbnail
面對情緒壓力,你都怎麼解決? 找朋友聊聊、運動、聽音樂、到戶外走走、與毛小孩互動,這似乎都是不錯的方式。然而,有些人,即使知道這些舒壓方法有用,但仍習慣用不健康的方式,來面對情緒,如酗酒、埋首於工作中、情緒自我隔離、壓抑、失去自我般地討好他人、控制他人……等等。
Thumbnail
面對情緒壓力,你都怎麼解決? 找朋友聊聊、運動、聽音樂、到戶外走走、與毛小孩互動,這似乎都是不錯的方式。然而,有些人,即使知道這些舒壓方法有用,但仍習慣用不健康的方式,來面對情緒,如酗酒、埋首於工作中、情緒自我隔離、壓抑、失去自我般地討好他人、控制他人……等等。
Thumbnail
當你再次是個孩子時,依然在媽媽的擁抱中長大,但你已經能看見並感受到那是令人不舒服的愛,如凌亂糾結的毛線,你開始有意識地,一條一條梳理開來,手持斑駁的銀針,裡頭是自我同情與理解,陪伴自己繼續解開每一條帶來的椎心之痛。
Thumbnail
當你再次是個孩子時,依然在媽媽的擁抱中長大,但你已經能看見並感受到那是令人不舒服的愛,如凌亂糾結的毛線,你開始有意識地,一條一條梳理開來,手持斑駁的銀針,裡頭是自我同情與理解,陪伴自己繼續解開每一條帶來的椎心之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