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接棒家族:談心目中的理想家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完日本文學小說〈接棒家族〉,不由自主開始思考什麼樣才叫做一家人?成為一家人的過程是什麼?雖然從我們出生的最開始,我們是因為血緣關係的聯繫而有了家庭,但我從婚姻與家族治療的學習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家人之間的相處,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只有彼此努力經營,才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讓家庭關係變好、變得幸福。
  在看〈接棒家族〉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會聯想到有部分遭受家暴(包括在家遭受「情緒忽略」(詳見備註1))、性侵的人們在尋找的就是一個心目中理想的家,還有真心愛他們的人,可以陪伴他們一輩子的家人。這些內心的想望,或從EFT的角度稱之為「依附渴望」(詳見備註2)的需求,是他們一輩子都在追尋的,這些依附渴望,都透過這本小說中森宮叔叔對於女主角優子的愛,圓滿地達成了!
  缺愛的人是否就無法付出愛?我想,話不能這樣果斷地說。但缺乏被愛、被照顧的經驗,的確會讓人對於愛的圖像感受到不確定或空白,以至於也不太確定要怎麼給出愛,才是愛,也不確定別人要怎樣對待自己,才是真的愛自己。故事中的優子,雖然轉換到不同的家庭、給不同的父母照顧,但成長過程中,不同的父母都想盡辦法給優子完整的愛,光是這樣的態度,就已經足以讓優子動容,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被保護的。優子渴望學鋼琴,優子想要念什麼學校,將來想做什麼工作,都會有不同的父母在身後作為「安全堡壘」(詳見備註3),穩穩地支撐著優子,講得白話一點,就是:我有後盾在支持我,我不是一個人在面對這些挑戰的!
  這部作品,讓身為諮商師的我相當有共鳴!我們在晤談室中,扮演的角色就如森宮叔叔一般,可以在優子有人際關係的煩惱時,以一種穩定、豁達的態度來傳達:「我永遠支持你」。當然,諮商師們沒有像森宮叔叔那麼厲害,可以變出各種包著不同餡料餃子的料理,畢竟我們不是廚師啊!在晤談室中,我們也不像森宮叔叔那樣那麼ㄎㄧㄤ、那麼脫線,講出很多讓女主角覺得既好氣又好笑的話,畢竟我們還是要表達我們的專業立場,態度偏嚴肅、認真地跟個案分享我們對他的觀察,但我們在晤談室中,面對長期沒被好好照顧的個案們,我們可以扮演個案的照顧者(詳見備註4),成為能讓個案暫時在心理上依靠的避風港,這就好像森宮叔叔即便並非女主角的親生爸爸,也在女主角人生中扮演了她重要的依靠對象,成為她心理上依靠的避風港,成為她心理上永遠可以靠岸、休息的地方一樣。
**********************************************************************************
備註1:情緒忽略:這是有童年創傷的個案的家庭中常見的現象。在家中,若個案有情緒,家人的回應是否定的、忽略的,覺得情緒是「不重要的」、「那又沒什麼」,則會讓個案在情緒上得不到支持,進而無法正常接納、感受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會導致情緒表達與感受能力的障礙。
備註2:依附渴望:與人產生連結、感受到親密,此為「依附」,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也具有生存的價值。想要與人產生連結、更親密或靠近一點,就是「依附渴望」。
備註3:安全堡壘:照顧者若能與孩子建立有安全感的關係,孩子就會把父母當成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遇到什麼事也可以回家找父母,有個安全基地可保護他。
備註4:照顧者:本文與備註所提及的「照顧者」,是指照顧嬰幼兒的人,大多為父母,也可能因應家庭狀況,父母忙於工作卻無暇照顧孩子時,有時會交由保母或阿公、阿媽擔任此角色。這邊說諮商師會扮演照顧者,指的是會透過治療給個案好的照顧,來療癒個案過往沒好好被照顧的經驗。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傷是什麼?心理治療會如何治療創傷?引用精神分析大師暨兒童心理學家Winnicott文章中的段落,讓大家了解創傷如何發生,並進一步說明創傷的本質與心理治療對創傷的療癒效果是什麼。
  本篇劇評心得,可能稍微暗黑了一點,害怕暗黑心理、不想把人性看得太明的讀者可慎入。 音樂劇不等於人生,卻也道盡人生現實。「飲食男女」這齣劇著重刻畫人性就是「食色,性也」,世人對於欲望的追求與滿足常凌駕於倫理道德規範的約束。
  我的2021年寫作計畫與預計達成目標正如標題所下:「誠徵讀者」,希望透過今年書寫、PO文在方格子的過程讓更多讀者認識我,招募到更多讀者,也讓讀者們跟隨我的視角,移動腳步,一起去看看心理諮商是什麼,一起從心理學角度出發,來觀察、感受生活百態。
工作幾年有了,漸漸累積提供家長諮詢和職涯諮詢的經驗,發現很多家庭與職場都有界限模糊甚至混亂,以至於分不清這是「我的」、「你的」還是「他的」需求、責任、權利、權力的問題。這篇文章並非要罵大家:喔~你的界限很混亂喔!而是讓我們一起努力,在身處在界限混亂社會中的我們,可以有多點空間反思自己的需求。
這是談愛系列第五篇,本系列終於走到了尾聲,這也是今年的最後一篇文章了!下週本獅也要沉澱一下自己以迎向新年,暫先封筆休息一週,明年再續。 但願接下來兩週之間,每位讀者的愛情終能開花結果,有情人終成眷屬。
又是歲末年終之時了! 自己每到了十二月份,總會懷想過往歲月,又想再發一篇〈感恩與道別〉的文章,為區辨每年的文章,從此文開始,此系列文章標題皆列為〈感恩與道別+當年年份〉,以資紀念,紀錄每年面對一年將盡的心路歷程。
創傷是什麼?心理治療會如何治療創傷?引用精神分析大師暨兒童心理學家Winnicott文章中的段落,讓大家了解創傷如何發生,並進一步說明創傷的本質與心理治療對創傷的療癒效果是什麼。
  本篇劇評心得,可能稍微暗黑了一點,害怕暗黑心理、不想把人性看得太明的讀者可慎入。 音樂劇不等於人生,卻也道盡人生現實。「飲食男女」這齣劇著重刻畫人性就是「食色,性也」,世人對於欲望的追求與滿足常凌駕於倫理道德規範的約束。
  我的2021年寫作計畫與預計達成目標正如標題所下:「誠徵讀者」,希望透過今年書寫、PO文在方格子的過程讓更多讀者認識我,招募到更多讀者,也讓讀者們跟隨我的視角,移動腳步,一起去看看心理諮商是什麼,一起從心理學角度出發,來觀察、感受生活百態。
工作幾年有了,漸漸累積提供家長諮詢和職涯諮詢的經驗,發現很多家庭與職場都有界限模糊甚至混亂,以至於分不清這是「我的」、「你的」還是「他的」需求、責任、權利、權力的問題。這篇文章並非要罵大家:喔~你的界限很混亂喔!而是讓我們一起努力,在身處在界限混亂社會中的我們,可以有多點空間反思自己的需求。
這是談愛系列第五篇,本系列終於走到了尾聲,這也是今年的最後一篇文章了!下週本獅也要沉澱一下自己以迎向新年,暫先封筆休息一週,明年再續。 但願接下來兩週之間,每位讀者的愛情終能開花結果,有情人終成眷屬。
又是歲末年終之時了! 自己每到了十二月份,總會懷想過往歲月,又想再發一篇〈感恩與道別〉的文章,為區辨每年的文章,從此文開始,此系列文章標題皆列為〈感恩與道別+當年年份〉,以資紀念,紀錄每年面對一年將盡的心路歷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我的家庭健全 生理需求無虞 有遮風避雨的安全居所 照顧者會關心我是否吃飽穿暖 我什麼都不缺 我更是清楚知道家人們愛我 但我感覺並不幸福… 我是不是太貪心了 可是我真的很沒有安全感 我甚至為不知足的自己羞恥 我不懂為什麼會這樣? 回想長大的過程至今 上述內容是否戳中你的心聲? 給自己一個機會認識這本書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我的家庭健全 生理需求無虞 有遮風避雨的安全居所 照顧者會關心我是否吃飽穿暖 我什麼都不缺 我更是清楚知道家人們愛我 但我感覺並不幸福… 我是不是太貪心了 可是我真的很沒有安全感 我甚至為不知足的自己羞恥 我不懂為什麼會這樣? 回想長大的過程至今 上述內容是否戳中你的心聲? 給自己一個機會認識這本書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