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在方格子寫作會選「經典閱讀」這個主題?我覺得可以借用最近詹宏志先生的演講「
危險與書:讀在世界傾危的時光」來回答這個問題,詹先生回顧了台灣歷史上知識傳播所遇到的種種危險與阻礙,他最後下的結論是:
即使世界出現大災難,我都認為閱讀形式會轉變,但不太會消失。
以我求學至今的經驗,告訴我沒辦法像詹先生這麼樂觀,尤其以經典閱讀來說,已經漸漸走向死亡。這些經典學校不教,考試不考,不像實用型的書籍可以馬上派上用場,更糟糕的是:很多經典都是艱澀難懂或是厚得嚇死人的作品,讓現代人往往望之卻步。詹先生演講中提到的這些經典:「陳映真作品集」、「資本論」、「中國哲學史」、「一九八四」、「未央歌」、「共產主義宣言」、「華氏451度」、「聖經」、「物種原始」、「潮騷」、「金閣寺」、「夢的解析」、「沙河悲歌」、「異鄉人」、「鼠疫」,如果不是相關科系的課程,相信一般大學生連一本都不會看,更不要提只會看實用書籍的社會人(我講的大學生,是以我二十幾年前讀大學時的同學作為參考,相信這個天天有手機可以滑的時代,現代的大學生一定讀得更少)。
最令人憂心的是:普羅大眾對這些經典的態度,已經從沒興趣閱讀,漸漸演變到抗拒閱讀,尤其是這個資訊爆量的網路時代,網路文章稍長一點就已經會讓人不耐並留言抗議,一本有點艱深的書的下場可想而知。專制政權的焚書往往會引發人民的反抗,反而激發了保護文化的行動;民主政權由人民發自內心的拒讀經典,即使造成文化斷層,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與它對抗吧?
文化斷層與經典乏人問律,像是雞生蛋蛋生雞一樣,是一體兩面的問題。因為缺乏文化認同,所以不會去注意相關的經典作品;又因為缺乏經典的薰陶,所以漸漸失去了文化認同。舉例來說,不關心台灣文化的人不可能會去讀賴和、吳濁流、陳映真、七等生等人的經典作品,而拒絕閱讀這些經典之後,又讓這些人更加遠離台灣文化,如此就產生了很糟糕的負向循環。這個負向循環造就了現代社會新型態的焚書運動,不同文化的珍貴遺產在快速的社會變遷火焰中被急速焚毀。
因此,我選「經典閱讀」這個主題來作為自己在方格子寫作的第一步,希望能藉由一系列的文章,讓原本抗拒閱讀經典的讀者產生一點點好奇、甚至產生一點點的興趣,或許就有機會可以逆轉這個讓經典逐漸凋零的潮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