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比焚書還有效的文化滅絕手段:讓人民發自內心的抗拒閱讀經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我在方格子寫作會選「經典閱讀」這個主題?我覺得可以借用最近詹宏志先生的演講「危險與書:讀在世界傾危的時光」來回答這個問題,詹先生回顧了台灣歷史上知識傳播所遇到的種種危險與阻礙,他最後下的結論是:

即使世界出現大災難,我都認為閱讀形式會轉變,但不太會消失。

以我求學至今的經驗,告訴我沒辦法像詹先生這麼樂觀,尤其以經典閱讀來說,已經漸漸走向死亡。這些經典學校不教,考試不考,不像實用型的書籍可以馬上派上用場,更糟糕的是:很多經典都是艱澀難懂或是厚得嚇死人的作品,讓現代人往往望之卻步。詹先生演講中提到的這些經典:「陳映真作品集」、「資本論」、「中國哲學史」、「一九八四」、「未央歌」、「共產主義宣言」、「華氏451度」、「聖經」、「物種原始」、「潮騷」、「金閣寺」、「夢的解析」、「沙河悲歌」、「異鄉人」、「鼠疫」,如果不是相關科系的課程,相信一般大學生連一本都不會看,更不要提只會看實用書籍的社會人(我講的大學生,是以我二十幾年前讀大學時的同學作為參考,相信這個天天有手機可以滑的時代,現代的大學生一定讀得更少)。

最令人憂心的是:普羅大眾對這些經典的態度,已經從沒興趣閱讀,漸漸演變到抗拒閱讀,尤其是這個資訊爆量的網路時代,網路文章稍長一點就已經會讓人不耐並留言抗議,一本有點艱深的書的下場可想而知。專制政權的焚書往往會引發人民的反抗,反而激發了保護文化的行動;民主政權由人民發自內心的拒讀經典,即使造成文化斷層,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與它對抗吧

文化斷層與經典乏人問律,像是雞生蛋蛋生雞一樣,是一體兩面的問題。因為缺乏文化認同,所以不會去注意相關的經典作品;又因為缺乏經典的薰陶,所以漸漸失去了文化認同。舉例來說,不關心台灣文化的人不可能會去讀賴和、吳濁流、陳映真、七等生等人的經典作品,而拒絕閱讀這些經典之後,又讓這些人更加遠離台灣文化,如此就產生了很糟糕的負向循環。這個負向循環造就了現代社會新型態的焚書運動,不同文化的珍貴遺產在快速的社會變遷火焰中被急速焚毀。

因此,我選「經典閱讀」這個主題來作為自己在方格子寫作的第一步,希望能藉由一系列的文章,讓原本抗拒閱讀經典的讀者產生一點點好奇、甚至產生一點點的興趣,或許就有機會可以逆轉這個讓經典逐漸凋零的潮流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9K會員
312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5/04
還在猶豫要不要讀《社頭三姊妹》?別再猶豫了,現代寫台灣鄉土可以寫到三三八八火光四射卻又讓人頭不抬起來眼淚就會不爭氣的滑下來的作家,應該只有陳思宏了,趕快以新台幣下架他的最新作品,千萬不要錯過他以《鬼地方》橫掃國際文壇後,另一部即將發光發熱的佳作。
Thumbnail
2025/05/04
還在猶豫要不要讀《社頭三姊妹》?別再猶豫了,現代寫台灣鄉土可以寫到三三八八火光四射卻又讓人頭不抬起來眼淚就會不爭氣的滑下來的作家,應該只有陳思宏了,趕快以新台幣下架他的最新作品,千萬不要錯過他以《鬼地方》橫掃國際文壇後,另一部即將發光發熱的佳作。
Thumbnail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昨天下午應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之邀,與時報文化的趙政岷董事長一起搭配,針對公共圖書館的館員以及學校的圖書教師,進行一場線上座談。 這也是以經典作品為主題的系列演講中的一場。 經典文學很重要,某個觀點來看,有點像我們為什麼要保留古蹟一樣,這些歷經時代考驗與淘選而留下來的作品,其實也保留了時代的集體記
Thumbnail
昨天下午應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之邀,與時報文化的趙政岷董事長一起搭配,針對公共圖書館的館員以及學校的圖書教師,進行一場線上座談。 這也是以經典作品為主題的系列演講中的一場。 經典文學很重要,某個觀點來看,有點像我們為什麼要保留古蹟一樣,這些歷經時代考驗與淘選而留下來的作品,其實也保留了時代的集體記
Thumbnail
若不是好朋友陳建霖的極力推薦,甚至將書親自專程送到我診所來,我大概是不太可能會看理想的讀本這套書。 因為這是一群懷抱著理想、充滿熱情的大學教授,為高中生編的國文課本。一般總會想,課本再怎麼編,也就是課本,脫離學生時代,對於教科書就避之惟恐不及,哪會想去讀呢? 不料隨手翻閱,卻欲罷不能,花了好幾個假日
Thumbnail
若不是好朋友陳建霖的極力推薦,甚至將書親自專程送到我診所來,我大概是不太可能會看理想的讀本這套書。 因為這是一群懷抱著理想、充滿熱情的大學教授,為高中生編的國文課本。一般總會想,課本再怎麼編,也就是課本,脫離學生時代,對於教科書就避之惟恐不及,哪會想去讀呢? 不料隨手翻閱,卻欲罷不能,花了好幾個假日
Thumbnail
讀或不讀經典都是個人的選擇,也都有各自的支持者
Thumbnail
讀或不讀經典都是個人的選擇,也都有各自的支持者
Thumbnail
對於要吃進肚子裏的東西非常在意源頭是否乾淨,但是對於要吸收到腦袋裏的知識與觀念卻不在乎是從哪裏來的,難道沒有人發現這個矛盾的事實嗎?
Thumbnail
對於要吃進肚子裏的東西非常在意源頭是否乾淨,但是對於要吸收到腦袋裏的知識與觀念卻不在乎是從哪裏來的,難道沒有人發現這個矛盾的事實嗎?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Thumbnail
  就大家的印象裡,大概覺得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愛看書的人吧?   不不不,絕對大錯特錯。   對於受到中文系的學術氛圍熏陶之下,我們能感受到讀書人一詞,其實不僅僅是上過學這最簡單的意義。但就僅僅閱讀這麼一個基礎條件,其實是連中文系的人都不
Thumbnail
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書的意義,是要不斷接近與他人的世界,不斷重建又破壞界線;書的危險,是為了一遍又一遍的殺死自己,無數次的重新開始人生。 閱讀和知識使人狂亂,一本書足以使世界天翻地覆。書是劈開心中冰凍三尺的海洋那把斧頭,而我們不能不拿起那把斧頭。
Thumbnail
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書的意義,是要不斷接近與他人的世界,不斷重建又破壞界線;書的危險,是為了一遍又一遍的殺死自己,無數次的重新開始人生。 閱讀和知識使人狂亂,一本書足以使世界天翻地覆。書是劈開心中冰凍三尺的海洋那把斧頭,而我們不能不拿起那把斧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