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性侵害受害者工作?-致專業人員

2021/07/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自身與不同領域合作與實務接案的歷程中,會發現有些專業人員(包括:醫事人員、警察、法務人員等)可能不見得足夠理解性侵害受害者的心情,所以在施予治療、協助受害者的過程中,常會忽略一些細節,或者在互動時不夠細膩,以致受害者在受助的過程中感受到更不安、更無助,或者被強迫的感覺,這些對受害者來說,並非他們想得到的幫忙,反而可能造成二度傷害。因此,想寫下這篇文章,分享我目前跟性侵害個案進行治療、持續建立關係的些許心得。
  首先引用日本一名性侵害護理檢驗師發表的言論,作為所有性侵害相關工作的核心領導:「接下來做的所有事情,我會完全尊重你的意見。你不想做的是我們就不要做,如果遇到你不想做的事,請務必告訴我。」(詳見備註)這段話我相當激賞。我認為這段話的核心精神就是「尊重受害者的自主權,讓他保有掌控感」。性侵害造成的痛苦本質就是「失控、失去掌控感」,因此治療的核心在於:如何讓個案對現在的生活恢復掌控感,讓他感到安心,才有力量繼續過生活,真實地活在當下,而非一直活在創傷的恐懼中。
  若您是心理專業人員,也有在從事性侵害個案的處遇或治療工作,我想跟您分享:在跟性侵害個案工作時,讓他清楚知道接下來治療的方向、方式,並讓他自行決定是否參與這樣的治療歷程,這樣的作法好處是:
(一)可以賦能個案,讓個案知道自己已有能力為自己療傷,光是開啟治療就是一種勇氣,這代表了個案已走上療癒的道路,也有勇氣面對並處理傷痛了。
(二)讓個案自行決定:每次談話內容要談什麼?療傷歷程要走多快或多慢,談多深或多淺,都交由個案決定,也持續讓個案回饋治療成效,讓諮商師更掌握治療的進度到哪、個案的情緒承受力到哪裡,讓身為諮商師的我們更能精準拿捏治療力道,不會造成個案的二度創傷。
  心理諮商與治療本身是很嚴謹的工作,身為心理專業人員的我們切勿忽視了自己在治療歷程中的話語對個案的影響力,同為專業人員,也彼此提醒,我們要不斷檢視自己在治療歷程中做的每個介入、每一句話語對個案的影響是什麼。沒把個案治得比較好,至少不要傷害個案,這是非常基本的專業倫理,我們一起共勉之。
  寫下本文,並非是因為覺得自己的治療精神或方式已堪稱典範,而是希望跟大家一起開拓性侵害治療的有效方式,我自己也仍持續精進中,若您是同業人員,看完本文後,對於性侵害受害者的治療方式有其他的提醒或建議,煩請不吝指教,讓我們一起交流,一起創造更適合性侵害受害者的治療環境與介入方法,真正幫助到這群受苦的人。

*備註:此段話引用自性侵害護理檢驗師山本潤所著的書「十三歲後,我不再是我:從逃避到挺身,性侵受害者的創傷修復之路」中,本書為游韻馨翻譯,三采文化出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