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怎麼販售惜福蔬果?如何運用於推銷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相信大家都曾在超市或網路看過「惜福蔬果」,也就是「賣相較差」的食物。究竟這些商品該如何「包裝」比較容易成功售出?又該如何運用於「推銷自己」?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篇最新研究,同時提出我的分析闡述。

研究刊登於《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20年的Impact factor為7.135。雖然是屬於「商業經濟」類別的期刊,但有不少與「消費心理學」相關的研究值得參考,甚至也能運用於其他生活領域。本研究就是最好的例子。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以「紅蘿蔔」做為目標產品,研究分析1300位平日有進行採買食材自炊的美國人,在面對「惜福紅蘿蔔」時的心態,以及會採取的選擇策略,藉以瞭解如何提高人們的購買意願。

發現如下:

  • 單純使用「折價求售」的策略(相較於篩選過的無瑕疵紅蘿蔔)效果不佳。
  • 同時強調對「個人」與「社會」的益處(personal and societal benefits)效果較佳,若僅強調其中單一方面益處,則效果有限。
    個人:強調營養價值相同,並不受外表較不美觀而打折扣。社會:減少食物浪費,提高友善種植比例(減少農藥等非自然種植方式)。
  • 接受度最高的包裝形式為:混合「60%」無瑕疵紅蘿蔔與「40%」惜福紅蘿蔔。
    原因是既能兼顧個人的「容忍度」(tolerance level,畢竟料理有時候還是得考量「視覺美觀」),又能對個人與社會有益(價格比100%無瑕疵紅蘿蔔包裝便宜一些,又能鼓勵友善種植、減少食物浪費)。
  • 若是在「農夫市集」販售,則能發揮加成效果(相較於在超市、量販店販售)。
    原因是農夫市集裡的產品,強調的本來就是保持天然、人工干預少,因此對賣相較差的產品當然接受度較高。

雖然進行這個研究的原因,主要是基於減少浪費、提高糧食供給效率的考量,但是運用在其他領域其實也很有參考價值。
以下就讓我們「打開腦洞」,討論如何將研究發現套用到「擇偶」。在此強調,這是我個人的闡述,並非研究人員之見解。

raw-image
將近20年的身心科醫師生涯中,不時會有個案因「情路不順」、造成諸多心理困擾而就診,絕大多數都將之歸因於自己「條件不如人」。其中最常見的,當然是外貌不夠吸引人、收入不夠高、年紀不夠輕。

以下就從研究的四個發現切入,一一討論如何提高自己的吸引力,進而提高他人的「選擇意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2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48會員
1.1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20多年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AI運用、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2024/04/05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2024/04/05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2024/03/31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2024/03/31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2024/03/14
三月初在Higher Education(Impact factor:5)刊出的最新研究首次明確發現:我們可以學會快樂(learn to be happy),但只有在持續練習(keep practising)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持久的好處。
Thumbnail
2024/03/14
三月初在Higher Education(Impact factor:5)刊出的最新研究首次明確發現:我們可以學會快樂(learn to be happy),但只有在持續練習(keep practising)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持久的好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在這物質豐富的現代,人們不必煩惱下一餐在哪時,心理開始追求更深層次的面向。而身為2024的創業者,一昧追求低價的結果是可能撐不過今年…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在這物質豐富的現代,人們不必煩惱下一餐在哪時,心理開始追求更深層次的面向。而身為2024的創業者,一昧追求低價的結果是可能撐不過今年…
Thumbnail
電商市場中,擁有優良品質的商品只是成功的一部分。消費者需要從多個角度瞭解並「相信」你的產品質量,才會掏出錢來買單,底下你做到了幾點?清楚詳細的產品規格,賦予場景與價值,高品質的產品視覺展示。
Thumbnail
電商市場中,擁有優良品質的商品只是成功的一部分。消費者需要從多個角度瞭解並「相信」你的產品質量,才會掏出錢來買單,底下你做到了幾點?清楚詳細的產品規格,賦予場景與價值,高品質的產品視覺展示。
Thumbnail
稀缺性原理在透過逆反心理、最佳使用條件和如何反制三個方面,影響人們在購買時的心理。稀缺性原理在大眾瘋搶的情況下,最容易讓我們想跟進,並且失心瘋亂買。在買稀缺商品時,記得問自己一句話:「我是在買稀有性、還是在買功能性」。然而,給出去的權利,千萬不要輕易的收回,這時受到的傷害肯定會是雙倍以上。
Thumbnail
稀缺性原理在透過逆反心理、最佳使用條件和如何反制三個方面,影響人們在購買時的心理。稀缺性原理在大眾瘋搶的情況下,最容易讓我們想跟進,並且失心瘋亂買。在買稀缺商品時,記得問自己一句話:「我是在買稀有性、還是在買功能性」。然而,給出去的權利,千萬不要輕易的收回,這時受到的傷害肯定會是雙倍以上。
Thumbnail
誘餌效應在定價策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塑造消費者的選擇。從實驗結果和實際應用中都能看出,誘餌效應帶來了明顯的影響,對於企業主來說,理解並應用誘餌效應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然而,使用誘餌效應時也需要注意相關細節,包括誘餌選項的合理設置、價格的控制、實用性和選擇數量的平衡。
Thumbnail
誘餌效應在定價策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塑造消費者的選擇。從實驗結果和實際應用中都能看出,誘餌效應帶來了明顯的影響,對於企業主來說,理解並應用誘餌效應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然而,使用誘餌效應時也需要注意相關細節,包括誘餌選項的合理設置、價格的控制、實用性和選擇數量的平衡。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到價格策略時,一個經常被忽視的要素就是「稀有性」。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他提到了如何將普通商品轉化為市場上的稀有商品,從而提高價格。這不僅是對產品外觀或包裝的簡單修改,而是一種對商品和服務真正的重新定位,使其成為無法輕易獲得的對象,從而增加顧客的渴望感。 要讓商品變得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到價格策略時,一個經常被忽視的要素就是「稀有性」。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他提到了如何將普通商品轉化為市場上的稀有商品,從而提高價格。這不僅是對產品外觀或包裝的簡單修改,而是一種對商品和服務真正的重新定位,使其成為無法輕易獲得的對象,從而增加顧客的渴望感。 要讓商品變得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作者提出,當價格差不多時,消費者往往需要一些特別的標準來做決定,比如獲獎經歷、非凡手路或用心研究的成果等。然而,大多數人往往把精力放在衛生、努力、技術、美觀這些小事上,期待著總有一天能被消費者認可和選擇。但事實是,這種寄望在「靠努力終會被大家看到」的想法,大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作者提出,當價格差不多時,消費者往往需要一些特別的標準來做決定,比如獲獎經歷、非凡手路或用心研究的成果等。然而,大多數人往往把精力放在衛生、努力、技術、美觀這些小事上,期待著總有一天能被消費者認可和選擇。但事實是,這種寄望在「靠努力終會被大家看到」的想法,大
Thumbnail
創業初期,每一筆訂單,我總是優先衡量自己的利益。這個時期的我,比起商品是否真正適合對方,是否能替對方生活帶來改善,我更加重視自己的利益,希望能盡可能把服務或產品用推銷的方式賣出去。 我只在乎要怎麼包裝說話的方式,才能把缺點隱藏起來,讓對方買單,沒有考量到如果自己站在客人的角度會是什麼感受。 後來
Thumbnail
創業初期,每一筆訂單,我總是優先衡量自己的利益。這個時期的我,比起商品是否真正適合對方,是否能替對方生活帶來改善,我更加重視自己的利益,希望能盡可能把服務或產品用推銷的方式賣出去。 我只在乎要怎麼包裝說話的方式,才能把缺點隱藏起來,讓對方買單,沒有考量到如果自己站在客人的角度會是什麼感受。 後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