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生,焉知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子路問孔子:「人死後會往何處去?」

這個疑問,這不單單子路在二千五百年前問過,即使今時今日,也有不少宗教家以這個議題作布道宣教。

孔子的人生學問,就著重在今生當下,透過倫常日用,待人接物,踐仁盡義,能活出個人樣,能說句良心話。所以孔門之教,是以「下學而上達」的。下學,就是從世道人事學習,感悟人生的智慧;上達,就是把人生的智慧上達於天理仁心,以拓展無限的道德價值。語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故此,子路此問,可見不但未能掌握孔子的人生學問,而且未能真切地把握人生的意義,因而向幽冥處妄求無限,捨近圖遠,本末倒置;而最終把人生陷入虛無妄執,失去人格精神的獨立自主性。

所以,孔子回應說:「眼前的人與事,當下的情與義,都尚且未能做得好,又何必花時間去探究死後往何處呢?」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說:欲知死,先知生。

人若能把握真切的人生,充充實實地為學做人,常存反省敬畏之心,他自然能體會到死亡的意義。即使面對死亡,也不會有所遺憾,因為他沒虛度人生啊!

2021-12-11共勉
明天講題:人生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dai zhongshi ye的沙龍
66會員
84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2025/04/03
有一句話,從來都不會對著別人說的,啥話呀?「我食鹽多過你食米」。要是說了,人家就知道你一定有高血壓。 《論語》裡有一句話——「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歷來的解釋,都把這個「得」解作「貪得」,貪這個、貪那個,貪那些蠅頭小利,以致患得患失。這樣詮釋孔老夫子的心路歷程,實在格格不入。何況,貪
2025/04/03
有一句話,從來都不會對著別人說的,啥話呀?「我食鹽多過你食米」。要是說了,人家就知道你一定有高血壓。 《論語》裡有一句話——「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歷來的解釋,都把這個「得」解作「貪得」,貪這個、貪那個,貪那些蠅頭小利,以致患得患失。這樣詮釋孔老夫子的心路歷程,實在格格不入。何況,貪
2025/01/22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北方人要過小年了。與此同時,有些內媒外輸的視頻,都提起灶君,講到灶君,自然就提起「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這句話。那麼,咱家不妨重閱以下的舊文。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什麼叫做「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呢? 簡單地說:要是你做了傷天害理的事,以致神人共憤,天理不容;即使事後禱告,求上
2025/01/22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北方人要過小年了。與此同時,有些內媒外輸的視頻,都提起灶君,講到灶君,自然就提起「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這句話。那麼,咱家不妨重閱以下的舊文。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什麼叫做「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呢? 簡單地說:要是你做了傷天害理的事,以致神人共憤,天理不容;即使事後禱告,求上
2024/08/22
Cheng Joe 儒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提出一個方法來決定誰有資格做君,只能提一個君權神授,這種迷信說法,導致後代為了爭取所謂的天命,殘殺了多少人,亂世時儒生全跑光,盛世時才稱人天子,這些帳要不要算一下?   回應: 剛剛看到閣下所提出的異議,當中有許多論點和定義,必須界定清楚的,這也不是
2024/08/22
Cheng Joe 儒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提出一個方法來決定誰有資格做君,只能提一個君權神授,這種迷信說法,導致後代為了爭取所謂的天命,殘殺了多少人,亂世時儒生全跑光,盛世時才稱人天子,這些帳要不要算一下?   回應: 剛剛看到閣下所提出的異議,當中有許多論點和定義,必須界定清楚的,這也不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至聖先師鈞鑒:   春秋微言尊道德,後學銘感天之高明地之博厚,現今幸聞夫子之言行處世行誼,如浩日東昇,洋洋乎海闊容川、闇地微光破千年暗,頓然陶醉於書海之中 ! 惑乎?夫子不識小子何者,且容小子自述,祈請夫子包涵指教。   小子身處中國東南隅之小島人氏,此小島謂「蓬萊仙島」也,現今世界留傳中國
Thumbnail
至聖先師鈞鑒:   春秋微言尊道德,後學銘感天之高明地之博厚,現今幸聞夫子之言行處世行誼,如浩日東昇,洋洋乎海闊容川、闇地微光破千年暗,頓然陶醉於書海之中 ! 惑乎?夫子不識小子何者,且容小子自述,祈請夫子包涵指教。   小子身處中國東南隅之小島人氏,此小島謂「蓬萊仙島」也,現今世界留傳中國
Thumbnail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第二)。  孔子這段話太有名了。以至於『而立』、『不惑』、『天命』和『耳順』分別成了三十、四十、五十和六十的別稱了。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可以用來當悼
Thumbnail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第二)。  孔子這段話太有名了。以至於『而立』、『不惑』、『天命』和『耳順』分別成了三十、四十、五十和六十的別稱了。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可以用來當悼
Thumbnail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開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後面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含義豐富又意蘊深遠,我得分兩次來說。 孔門弟子將這句話放在《論語》開篇,足見其重要性。孔子教弟子、弟子來求學,都是為了做官。學習是做官的基礎和途徑。子夏說得很清楚,「學而優
Thumbnail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開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後面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含義豐富又意蘊深遠,我得分兩次來說。 孔門弟子將這句話放在《論語》開篇,足見其重要性。孔子教弟子、弟子來求學,都是為了做官。學習是做官的基礎和途徑。子夏說得很清楚,「學而優
Thumbnail
從與弟子的互動與言談,不僅從學生身上學習,也更了解孔子之道。
Thumbnail
從與弟子的互動與言談,不僅從學生身上學習,也更了解孔子之道。
Thumbnail
知「道」,才能正確看待這個世界。 儒道不分家,事實上是對的,學道的人,沒有儒的行儀,就會跟社會格格不入,所以老子只能出函谷關,不然還能去哪? 這無關對錯,是選擇的問題。 孔子深知老子思想、心法,但不選擇走那樣的路,是「術」不同。 許多人說孔子跟老子是完全不一樣的人。 學易經,要對這些批判存疑。
Thumbnail
知「道」,才能正確看待這個世界。 儒道不分家,事實上是對的,學道的人,沒有儒的行儀,就會跟社會格格不入,所以老子只能出函谷關,不然還能去哪? 這無關對錯,是選擇的問題。 孔子深知老子思想、心法,但不選擇走那樣的路,是「術」不同。 許多人說孔子跟老子是完全不一樣的人。 學易經,要對這些批判存疑。
Thumbnail
這本《厭世讀論語》中,洋洋老師選了70則孔子的話語,放在70個生活情境,包含學校、家庭、生活、愛情,以及職場各個面向。希望藉由孔子的話語,給予人們一些思考方向,也許不見得都是對的,也有一些沒有正確答案,但是無妨,人生本來就必須要經過一些思考的歷程,才能做出適合的選擇。
Thumbnail
這本《厭世讀論語》中,洋洋老師選了70則孔子的話語,放在70個生活情境,包含學校、家庭、生活、愛情,以及職場各個面向。希望藉由孔子的話語,給予人們一些思考方向,也許不見得都是對的,也有一些沒有正確答案,但是無妨,人生本來就必須要經過一些思考的歷程,才能做出適合的選擇。
Thumbnail
這一期我們書接上回,繼續來聊聊"宋明理學"。 上回我們說道: 就現代人的眼光來看, 理學家們~其實並不怎麼講理。 不就是打算教人要扶老奶奶過馬路,積積陰德嗎? 這麼簡單的道理,直接講就好了嘛,為什麼不直說? 非得要扯到日月星辰、菊花蓮花就對了? 這樣做真的對得起孔老夫子嗎?
Thumbnail
這一期我們書接上回,繼續來聊聊"宋明理學"。 上回我們說道: 就現代人的眼光來看, 理學家們~其實並不怎麼講理。 不就是打算教人要扶老奶奶過馬路,積積陰德嗎? 這麼簡單的道理,直接講就好了嘛,為什麼不直說? 非得要扯到日月星辰、菊花蓮花就對了? 這樣做真的對得起孔老夫子嗎?
Thumbnail
政治人物被對手猛烈攻擊而陷入困境,明星為婚姻問題而陷入困境,我們為了生活,也常常陷入困境,這就是人生,沒有人可以逃避,所以也只能乖乖的把如何面對困境的功課做好。 孔子也知道只有這樣講,學生一定還沒有完全了解他的意思,或許還會嘀咕老師只會講道理,覺得煩,所以他就一個一個再叫他們進來,個別輔導。
Thumbnail
政治人物被對手猛烈攻擊而陷入困境,明星為婚姻問題而陷入困境,我們為了生活,也常常陷入困境,這就是人生,沒有人可以逃避,所以也只能乖乖的把如何面對困境的功課做好。 孔子也知道只有這樣講,學生一定還沒有完全了解他的意思,或許還會嘀咕老師只會講道理,覺得煩,所以他就一個一個再叫他們進來,個別輔導。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此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孔子說:『父母在世時,要依禮節侍奉;去世以後,要依禮節安葬,依禮節祭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此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孔子說:『父母在世時,要依禮節侍奉;去世以後,要依禮節安葬,依禮節祭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