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理念不合,該怎麼辦?(上) 先判斷是目標不同、還是做法不同。

2022/03/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職場打滾多年,總免不了與朋友談論到轉職的問題,其中最大多數的主要原因不是薪資問題,而是經營理念的差異,有了轉職的念頭。
會產生理念相佐的狀況,通常在職者已經具備市場的前瞻性,或是經歷過管理階級的職務,與公司高層有一定的接觸與溝通後,才會確定這個問題的存在。
在這個位階產生的問題,也常常是職涯進階的一個考驗。
有些人會在這個地方一職不斷的選擇,不斷的更換工作,始終找不到與自己理念相同的經營者,隨著時間過去,自身的優勢也慢慢的被消耗殆盡,最後成為時運不濟的犧牲者。
有些人可以很幸運的在幾次的抉擇中,很順利的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與企業,大多數人把這種結果當成好運氣,但在我個人的經驗看來,其實是他們擁有跟其他人不同的選擇邏輯,更提升了自己選對企業的機率。
以退為進,也是一種生存技能。
在團隊的運作當中,我們常常會碰到做事方法與自己不同的人,有些人會不自覺的把這種差異性不斷的擴大,似乎只要跟自己有不同的執行方式,就會產生對立的氛圍,強悍的作風,常常只會口服心不服。
轉換一下團隊思維,讓其他人去主導整個專案,也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候可以讓自己獲得喘息,不用每項專案都非得自己下去整合;但有時候也證明了其他的方法不見得比較好,產生越多的錯誤,反而間接證實了自己的能力,站穩地位。
經營理念的差異,有時候只是方法不同,但目標仍然相同。
做法不同,通常在於專業輸出的方式不同。
每項專案的領導者都具有不同的專業背景能力,過去的實戰經驗與專業條件,執行的細節就會在這裡產生不同的差異。我們不見得每一次都會成為重要的角色,只要能在任何一個分支點提供自身的專業,都能展現價值,不需要每件事都要強出頭,爭個你死我活。
短期的目標不同,是針對營運現況去做最好的選擇。
而短期的目標不同,通常是因為營運的問題不得已去做的轉變。
舉例來說,活動行銷的規劃通常都會提前確認,若忽然間轉變需要大量的銷售績效,而犧牲了品牌毛利,就有可能是為了現金流量的提升,不得不的選擇。
也有可能恰巧產品搭上時事,或者可以跟線上KOL產生合作效益,都有可能會改變短期的營運目標,但只要是能提升整體營運的結果,都是可以接受的選擇異動。但這樣的目標改變,時間上不能太長,久了,團隊就會產生不同的雜音,還是必須盡快回到計畫的軌道上,讓所有成員的目標一致。
只要能達到目標,以退為進,保有持續學習成長的心態。
一旦產生離職的念頭,請先冷靜判斷確實是長期經營理念上的不同,或者只是執行的作法不同,只要能達到最後共同的目標,不用太過侷限作法與流程。也試著讓其他成員多參與團隊的執行面,說不定別人的工作準則也具有學習的價值,偷起來,就是你的。
更不會因為作法的不同,造成自己提早下車的錯誤決定,把視野拉得更寬廣一點,只要目標一致,那些細節再回過頭來看,或許就沒有這麼重要,也不會一直往心裡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