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部門主管,我想看到同事在工作中有什麼樣的表現?

身為部門主管,我想看到同事在工作中有什麼樣的表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I am Good!

I am Good!


主動積極,且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的同仁應該是每個公司都想要的人才。單純只有主動積極還不夠,工作方向也要正確,與整個部門目標一致,才能替公司創造價值。

但這樣的人才卻不一定在職場上都能順風順水。因為主管類型也是很多樣,因此每個人喜歡的下屬類型也不太一樣。我很喜歡上述類型的員工,但別人可能喜歡聽話的,聽命行事不要做出超出主管預期的事情的員工。因此若讀者自己是這樣的人才卻工作很無力,可能只是剛好不對主管味兒而已。

怎樣才會是一個我認為的稱職的工作夥伴?

從我的角度,以下幾點是我身為業務部門主管,希望同仁可以做到的事項:

  1. 直視自己現在的工作目的
  2. 盡最大努力
  3. 遵守承諾;當責。
  4. 不要製造驚喜
  5. 不要抱怨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6. 提出建議或方案,但遵從決議
  7. 幫助我知道怎樣跟你合作
  8. 幫助部門成功


  1. 直視自己現在的工作目的

不要搞錯工作目標與工作的目的。工作目標是主管所賦予的要達成的事情,而工作目的是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講白了工作的目的就是賺錢,讓自己在資本社會可以生存。我希望這件事情是很清晰且明確的,不論工作的內容為何、不論部門目標為何、不論公司目標為何,不論工作與部門目標是否與自己的理想或想像有差距,只要認清賺錢才是我們出來工作的最終目的,則不論收到什麼工作都能泰然接受。

有遠大理想抱負的員工,認為只要有理念就可以填飽肚子的人,我一率推薦去創業。雖然這樣講有點政治不正確,一間公司怎麼可以不為了人權發聲、怎麼可以不為環境保護做點事、我做的事情怎麼可以沒有益於世界? 我們的作為可以有益於世界、環境,我們也可以選擇這樣的公司去工作。但回頭看,既然我們選擇被一間公司所雇用,那最基本的目的還是賺錢。

在釐清基本目的後,我們通常就能夠接受各式各樣的工作。

2. 盡最大努力

在能力範圍內做出最完整的發揮。拿多少錢做多少事;這是不變的道理。我很感激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人,因為這樣的同仁已不愧對自己的薪水。但反過來說做多少事拿多少錢,也是講得通的。想要往上爬,就得呈現出自己本人對於公司具備超額的投資報酬

善意提醒,想要更好的待遇,自己得開口爭取、得自己用腳爭取。若自己開不了口就表示內心並沒有真的很踏實地認為自己有這樣的價值;或者是害怕自己認為的有價值被否定。

3. 遵守承諾;當責。

不論大小事,自己承諾過的事情,請履行承諾。不論是會議時間、報告、業績。「把被交辦的事情請做到好,而不是僅僅的做了」。

4. 不要製造驚喜

不好的驚喜讓人害怕。

舉例來說:客戶明明已經反映或抱怨某些產品的問題,但業務害怕被公司檢討而將信息擋在外面,等到客戶爆炸時才要主管去收拾善後。

我相對歡迎驚喜,好的方面。

5. 不要抱怨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不要在我面前重述問題、抱怨事情。這些事情很煩很討厭我知道、你在跟其他部門溝通的內容我也都聽到了,不需要在我們前再講一次。我只在意針對這個問題你到底解決方案是什麼? 為什麼這是解決方案? 此方案可能帶來的結果是什麼? 我只需要回答Go or NO Go

溝通請簡化,直接切入重點,如果我想知道細節我會問。

6. 提出建議或方案,但遵從決議

既然事情已到了必須向主管請教解決方案,就表示自己沒有辦法判斷怎麼做是對的;或者是想出來的方案的結果已超出自己能承擔的權限。既然如此,要承擔此次決議的後果的人是主管,也就是我。

在討論中彼此都可以提出建議與意見,但因為我得負責本決議後果的承擔,因此不論最後的決議身為請教方的你是否認同,都需要遵從決議,盡全力去執行。

7. 幫助我知道怎樣跟你合作

讓我了解怎樣的管理方式是你所喜歡的、對你最有幫助的。

有些人喜歡被授權、有些人喜歡被規定;有些人在意成果、有些人更在意過程。告訴我你喜歡怎樣的合作模式,有助於我們雙方配合得更好。我當下不一定能配合你的需求,但讓我知道我就能夠進行調整。

8. 幫助部門成功

除了瞭解自己的工作與目標外,我也希望員工可以瞭解身為主管所鎖定的目標與承擔的責任。

只有放大自己的眼界,嘗試從更高的視野去看、去思考,才能夠比較瞭解我在做什麼;也只有瞭解我在做什麼後,才會知道自己除了份內的工作外還可以做什麼來幫助我達成我的目標,同步的也是幫助部門達成部門的目標。

一個能幫助我成功,幫助部門成功的人,同步的我也能幫助他邁向成功。這是種互利的行為。

或許有人不以為然,表示為什麼不是主管先幫我成功,我再來幫助部門成功。確實也有一種管理的看法是主管先幫助員工成功,然後員工自然會幫助團隊成功。這句話在我的理解有一個前提是寫文章的人沒有寫出來的:

你必須是一個主管「認為」幫助你成功後,你是會幫助他更成功的那個人」。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還請按下右邊欄位〔訂閱〕、〔追蹤〕或〔贊助〕。

業務可頌 杭特






avatar-img
B2B Sales&Business Development
122會員
205內容數
B2B業務行銷 筆者是專職於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者,以旅行國家或城市來說,在台灣應該是PR99的等級,數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在2024年末改任職於一間德國公司,也是擔任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本專欄主要分享B2B工作中的案例、觀念、經驗,與在德國公司的工作日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我們發了開發信之後,我們只有很少的機會會收到目標對象的回覆。平均小於3%。為了提升效果,我們可以在開發信過後,進行後續追蹤的動作。 在開始之前,我們要先探討為什麼收件者不回覆email 快速的分類 我們最常將哪些種類的email歸類在“晚一點再看”區? 寄件人的身份不具有直接利益關係 主旨 內文
我看到一篇文章分享兩個研究資訊:(我沒有去考究) 金魚一生的專注持續時間幾乎都維持在9秒。 人類的「立即注意力」為8.25秒(微軟公司所做的研究immediate attention span,指以單一事物為單位的專注力) 我們很常分心嗎?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以上。 業務可頌 杭特
你很沒有sense耶! 拜託,你也太沒有sense了吧! 生活中、職場中我們時不時會聽到這樣的語言。很多時候我們就是不明白,到底老闆講的sense是什麼。 先撇開沒有sense的老闆講的不是sense的sense (繞舌),假設老闆都是很有sense的人,究竟主管口中所謂的sense是什麼?
身為B2B國外業務,想必對發開發信這件事情不陌生。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並不喜歡做這件事情,因為這件事情的投資報酬率很低。 平均來說,發100封的信,能夠有3封回覆就很不錯了。尤其是複製貼上的罐頭開發信,不用太期待會有多高的回覆率。 在此將撰寫開發信的重點條列如下 主旨 排版 信件開頭 有溫度的內文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拜訪一個客戶,在打招呼之後突然腦袋空白?」 「跟主管一起出門,坐在副駕駛座感覺極度尷尬?」 心態:平等與不帶目的性。 禮貌與尊重 沒有人是特別的 不要刻意的引導話題走向 「心態調整好,已經成功超過一半」。 因此對於初次見面拜訪的陌生人,可以用以下的主題來做話題的展開。 ...
每天,我們進出便利商店,有沒有注意到零食、飲料的打折優惠? 我們偶而會看到原價打8折的優惠,但我們更多時候會看到第二包6折,第二杯咖啡七折,咖啡買三送一,第二包十元,或者是A麵包+B飲料59等折扣搭配。 有沒有注意到士力架巧克力,包裝從大條45元,變成1/3的尺寸,價格28元。 報價的金額 同樣,
當我們發了開發信之後,我們只有很少的機會會收到目標對象的回覆。平均小於3%。為了提升效果,我們可以在開發信過後,進行後續追蹤的動作。 在開始之前,我們要先探討為什麼收件者不回覆email 快速的分類 我們最常將哪些種類的email歸類在“晚一點再看”區? 寄件人的身份不具有直接利益關係 主旨 內文
我看到一篇文章分享兩個研究資訊:(我沒有去考究) 金魚一生的專注持續時間幾乎都維持在9秒。 人類的「立即注意力」為8.25秒(微軟公司所做的研究immediate attention span,指以單一事物為單位的專注力) 我們很常分心嗎?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以上。 業務可頌 杭特
你很沒有sense耶! 拜託,你也太沒有sense了吧! 生活中、職場中我們時不時會聽到這樣的語言。很多時候我們就是不明白,到底老闆講的sense是什麼。 先撇開沒有sense的老闆講的不是sense的sense (繞舌),假設老闆都是很有sense的人,究竟主管口中所謂的sense是什麼?
身為B2B國外業務,想必對發開發信這件事情不陌生。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並不喜歡做這件事情,因為這件事情的投資報酬率很低。 平均來說,發100封的信,能夠有3封回覆就很不錯了。尤其是複製貼上的罐頭開發信,不用太期待會有多高的回覆率。 在此將撰寫開發信的重點條列如下 主旨 排版 信件開頭 有溫度的內文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拜訪一個客戶,在打招呼之後突然腦袋空白?」 「跟主管一起出門,坐在副駕駛座感覺極度尷尬?」 心態:平等與不帶目的性。 禮貌與尊重 沒有人是特別的 不要刻意的引導話題走向 「心態調整好,已經成功超過一半」。 因此對於初次見面拜訪的陌生人,可以用以下的主題來做話題的展開。 ...
每天,我們進出便利商店,有沒有注意到零食、飲料的打折優惠? 我們偶而會看到原價打8折的優惠,但我們更多時候會看到第二包6折,第二杯咖啡七折,咖啡買三送一,第二包十元,或者是A麵包+B飲料59等折扣搭配。 有沒有注意到士力架巧克力,包裝從大條45元,變成1/3的尺寸,價格28元。 報價的金額 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