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養成在於如何欺騙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很想開始新的研究或看些書來改變我的觀念,卻發現困難重重,不是越看越想睡就是會點其他影片來看,後來才發現我太想要一次到位了,我就很希望可以像以前那樣一頭栽進去研究,但我都沒辦法很專注,非常容易分心,看來我為了讓心情好點已經習慣看些開心的影片了,然而習慣不是說改就改的,於是我想到了幾個方法。
第一個是先開始看我想研究的,再來看些我喜歡看的或玩遊戲,這樣精力就會保留在學習的部分,缺點是如果是剛下班回來邊吃飯邊看可能會看得很痛苦,要適應這個新習慣可能沒那麼簡單;第二個類似番茄鐘工作法,學習個30分休息10分,但這個我應該最不考慮,因為一開始就把大量時間投入學習只會讓自己的大腦排斥的更嚴重;最後是每天養成習慣法,這招算是有點在欺騙大腦,每天從5分鐘開始,然後10分鐘再來15分鐘這樣持續增加,大腦會感受不到痛苦或不舒服,之前就是用這方式讓自己看完一本書,總之就是告訴自己說”先看一頁就好",或是"先看一分鐘的學習影片就好",如果是想養成運動習慣,那就"先出去把鞋子穿上就好",諸如此類,漸漸地就會不知不覺完成自己的目標了。
其實就是想看點東西來增加我的靈感,不然我越寫越覺得只是在硬擠文字出來,尤其這周本來沒打算寫的,結果又冒出些可以寫的東西,或許我可能會越寫越短,但這期間就先這樣吧,當作調整自己寫東西的方式,總比硬擠文字讓看的人看不下去好多了。
avatar-img
1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粽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在追一部動畫叫SSSS.GRIDMAN,本來只是衝著很紅的女主角來看結果反而被小配角感動,小配角是敵方勢力為了打敗主角機器人創造出能變怪獸的人類,然而屢戰屢敗後,他開始會像人類學習,會推敲人類在想什麼,最後居然開始思考他存在的意義。
原本這篇文的方向是打算探討科技發展導致家人間的疏遠,但在邊打這篇邊思考時突然靈光一閃,如果都把原因推給科技好像不太對,我只單看表面沒看到背後真正的原因,甚至一度認為大部分的家庭應該都會這樣,殊不知我只是在一竿子打翻所有的船。
最近在追一部動畫叫SSSS.GRIDMAN,本來只是衝著很紅的女主角來看結果反而被小配角感動,小配角是敵方勢力為了打敗主角機器人創造出能變怪獸的人類,然而屢戰屢敗後,他開始會像人類學習,會推敲人類在想什麼,最後居然開始思考他存在的意義。
原本這篇文的方向是打算探討科技發展導致家人間的疏遠,但在邊打這篇邊思考時突然靈光一閃,如果都把原因推給科技好像不太對,我只單看表面沒看到背後真正的原因,甚至一度認為大部分的家庭應該都會這樣,殊不知我只是在一竿子打翻所有的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 1. 建立固定的讀書儀式 讓自己進入「學習模式」,例如在書桌前點杯熱茶、簡單收拾環境、戴上耳機播放白噪音,這些小動作能暗示大腦:現在是讀書的時間。固定的儀式感能幫助你快速切換狀態,擺脫疲勞。 👏 2. 採用「番茄工作法」短時間高效學習 利用25分鐘專注讀書、5分鐘休息的方式,提高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戒除焦慮和不良習慣的具體步驟,強調了覺察和好奇心在過程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的「習慣迴圈」模型,包括觸發、行為和獎勵,是理解如何打破不良習慣的關鍵。透過專注當下感受、感恩和不批判的態度,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更新獎勵資訊,並尋找內在的潛力和機會,最終達到戒除習慣的成功。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瞭解如何培養新習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精確行動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有關如何設定行為改變目標,以及行動設計學領域的建議。通過精確化行為、增加提醒、習慣疊加和清除卡點等步驟,讀者將學會如何以最佳方式培養新習慣。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培養毅力難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瞭如何在生活中把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四個有效方法。從每天的計畫到身處的空間,這些建議都能幫助你成功建立新的習慣,並克服做某件事情困難的感覺。要讓習慣成為你的力量,不只是執行,也充滿滿足感,一步一步的改變就是正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每天至少學習一件新事物,不僅是一種智慧的選擇,更是獲得快樂的有效途徑。」 這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 我們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習新事物激發了大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當人學習新知識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這是一種與快感和滿足感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 比如當你學會一種新語言的基本對話,即便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 1. 建立固定的讀書儀式 讓自己進入「學習模式」,例如在書桌前點杯熱茶、簡單收拾環境、戴上耳機播放白噪音,這些小動作能暗示大腦:現在是讀書的時間。固定的儀式感能幫助你快速切換狀態,擺脫疲勞。 👏 2. 採用「番茄工作法」短時間高效學習 利用25分鐘專注讀書、5分鐘休息的方式,提高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戒除焦慮和不良習慣的具體步驟,強調了覺察和好奇心在過程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的「習慣迴圈」模型,包括觸發、行為和獎勵,是理解如何打破不良習慣的關鍵。透過專注當下感受、感恩和不批判的態度,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更新獎勵資訊,並尋找內在的潛力和機會,最終達到戒除習慣的成功。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瞭解如何培養新習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精確行動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有關如何設定行為改變目標,以及行動設計學領域的建議。通過精確化行為、增加提醒、習慣疊加和清除卡點等步驟,讀者將學會如何以最佳方式培養新習慣。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培養毅力難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瞭如何在生活中把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四個有效方法。從每天的計畫到身處的空間,這些建議都能幫助你成功建立新的習慣,並克服做某件事情困難的感覺。要讓習慣成為你的力量,不只是執行,也充滿滿足感,一步一步的改變就是正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每天至少學習一件新事物,不僅是一種智慧的選擇,更是獲得快樂的有效途徑。」 這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 我們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習新事物激發了大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當人學習新知識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這是一種與快感和滿足感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 比如當你學會一種新語言的基本對話,即便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