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意與發想來支持危機

郝柏瑋
「我媽最近有意無意地透露出想要自殺的想法,是不是要趕快預防?」
「哥哥關在房間裡且一直自言自語已經好幾天了,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我妹最近怪怪的,一直懷疑有人跟蹤,還跟路人起了衝突~」
一般來說我們面對精神危機的因應方式,會想要把事情趕快控制住,一方面是擔心危機狀況越演越烈,會蔓延影響到生活的其他層面、一方面是危機狀況持續在一個不穩定的狀態下,會引起所有人的焦慮感,而在焦慮中我們很本能地會想要做點什麼來回應,使危機回到穩定的狀態。這時候通常會很想要一個明確的、標準的、由專家認可的答案,來嘗試解決問題。
然而解決問題不是不好,畢竟當問題出現之後,把問題消弭應該是所有人都很期待想要做到的事情,但是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支持方法可能會有幾項容易忽略,或者沒有辦法做到的限制。
(1)無法一體適用:現在科技發達,任何問題丟到網路上往往都會得到一些因應方式的建議,但這些建議通常是歸納整理個人或多次處理經驗整理而來,不太能夠針對每個人個性與能力、每個家庭的特殊狀況、文化背景、經濟支持、周邊資源來細緻地回應危機。
(2)倉促干預而衍生更多麻煩:在還沒有了解清楚整體狀況之前就開始行動,往往容易造成更多麻煩。舉例個簡單來說,當一個人開始睡不著、失眠三天,朋友建議他可以運動來把力氣耗盡應該比較好睡。但忽略了其實真正導致失眠可能是多重的生活壓力,若這些壓力沒有逐一去了解、對症下藥,失眠的狀況加上運動的疲累無法好好休息之下,反而又造成另外一個壓力。
(3)未納入周邊系統導致方法窒礙難行:一個好的計畫通常經過細緻的討論,但許多經驗中發現,雖然很多計畫都非常棒,但如果周邊的人並不清楚了解,往往會有自己的意見或者價值觀涉入干預。容易造成因為身邊無法支持而計劃泡湯,因此一個好的計畫除了有個別量身打造的部分之外,還需要考慮到身邊的重要社會支持網絡能否一同協作、執行。
在開放式對話的實踐裡頭,我們嘗試將這些困難用一種整合的方式進行討論,當危機發生的當下,由當事人、身邊重要他人、專業團隊一同集結討論「現在發生什麼事情了?」「以前曾經發生過嗎?」「過去曾經成功因應的方式有效在哪邊?」「這次無效的原因是什麼?」透過多元聲音的集思廣益,集結所有過去與危機交手的經驗,加上專業人員反思與提案,現場立刻跟所有人來來回回的確認討論凝聚計畫的雛形。很多時候經由這樣的對話之後,會有意想不到的計畫出現。而這個計畫也是可以來回調整與修補的,如同《照護的邏輯》一書當中談到:「應該進一步打破『選擇的邏輯』下『醫療人員給予資訊、病患依價值觀進行選擇』的二分。畢竟臨床情境裡,醫療人員和病患都同時具有資訊和價值觀,唯有尊重彼此的經驗,一同從事具有開創性的照護試驗,才能協調出好的照護,達到『作伙修補』的效果。」雖然本書的成書情境是以糖尿病為例,但各種慢性病、精神疾病也有可以參考的部分,從這段節錄的文字,嘗試在說一件事情,就是當我們在考量好的照護、危機處理方法時,不該是只有醫療人員提供選項,把選擇的責任與後果都有當事人來負擔。若從照護的邏輯出發,我們也許可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激盪出更具有創造性、更符合個別需求且更有機會能夠實行的方法來。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