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不住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過一連串的努力終於到了四年一度的奧運現場,正期待在場上發揮訓練的成果,槍聲一響,邁著我自信的步伐向前衝,就在終點線前 30 公尺的地方發生了一件遺憾的事。本篇的主題就是...

腿後肌群( Hamstring )
@Olympics

@Olympics

腿後肌群

腿後肌(Hamstring),又名膕旁肌。而腿後肌群可以分為

  • 股二頭肌( Biceps femoris ) : 又可以分長頭短頭,而長頭為主要膝屈曲的肌肉
  • 半腱肌( semitendinosus ) : 除了彎曲小腿,遠端會與半膜肌、縫匠肌形成"鵝足肌鍵"
  • 半膜肌( Semimembranosus ) : 除了彎曲小腿,遠端會與半腱肌、縫匠肌形成"鵝足肌鍵"
@YOGANATOMY

@YOGANATOMY

伸展-收縮循環(SSC)

還記得這個機制嗎?它是幫助我們在場上速度的關鍵,主導權雖然在臀肌上,不過也是要加上前後的配合及不失衡的情況下才能持續運作的

腿後側肌群的是移動速度的關鍵

腿後側肌群在移動過程中,由於肌肉實際支撐與擺動時間比例 100ms 與300ms,然而,腿後側肌肉卻是在進入到擺動初期會有一個 slack 狀態,這對於關節移動效率是重要的,因為相對於另外一側的骨盆就必須產生對應的旋轉,接著透過即將落地時的肌肉延長的觸發效應(腿後側啟動時間比支撐過程中提早誘發,步態過程中相對反應時間是120-140ms),反倒讓腿後側肌群以等速與等長狀態產生明確的力量,幫助身體做反向鐘擺的效應

raw-image

腿後的傷害

很多人一直在訓練所謂的"淺前腺",而忽略了"淺背腺"的重要性。大腿前側與後側天生的比例是大約 2 : 1 ,也就說腿後幾乎是用超過兩倍的力量再配合股四頭,長久下來一定會有受傷風險

股四頭都會有衝到一半拉傷的問題了,腿後更不用說了,所以妳如果有關注田徑比賽,你會發現大部分受傷的選手都是手放在後側並且臉部猙獰的掙扎著,不過隨著運動科學的進步,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人比較多了,也會把腿後訓練放進訓練課表內,減少跑步時後側拉傷的機率

腿後的拮抗肌是股四頭,那麼臀肌的結抗肌就是髖屈肌,就等於腿後幫忙臀肌,股四頭幫忙髖屈肌,如果可以的話盡量讓相拮抗肌不要比例失衡太多,不然某肌群使用過多導致另一方撐不住,後續的復健及修復都是漫長的路

訓練

除了向心的訓練以外,最重要的是離心的訓練,很多人都會忘記離心的部分,雖然離心可承重的力量是向心的 1.3 倍左右,但是瞬間爆發的力量可是遠遠大於離心的

可以使用增強式訓練為主項,去訓練一些跳躍的動作,再配合向心快、離心慢的重訓,又或著是只單純訓練離心動作,來增加腿後抗伸展的能力

相關研究

膕繩肌拉傷 (HSI) 一直是澳大利亞足球精英級別球員失去上場時間的主要原因,並因運動員缺席而導致球隊遭受重大經濟損失,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受傷機率越高

北歐腿彎舉(Nordic Hamstring Curl,NHC)是文獻中預防 HSI 的最佳運動,雖然雙側訓練會跟實際場上不太一樣,但在測試上卻有較高的可靠性

@fitnessvolt

@fitnessvolt

以往 HSI 和離心膕繩肌之間存在顯著的相互關係強度。最值得注意的是與具有相同力量水平的年輕球員相比,在季前賽開始時腿後離心力量表現低於水平的老年球員更有可能復發 HSI。例如,一個 33 歲的球員在季前賽開始時有 159 N 的腿後離心力量有 78% 的機會復發 HSI,而 22 歲的球員僅有 20% 的機率復發 HSI

我的看法

看完是不是覺得平常訓練只練前面,現在練還來的及,如果想確保後續的生涯健康的話。而且腿是人的第二個生命,所以更該好好保護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vin-體能訓練師的沙龍
416會員
100內容數
以各種關於運動及訓練的專題,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私訊給我
2023/01/16
如果在風和日麗的室外,想要做點不同的訓練,那可以試試這種,不只能練到力量,還可以練到身體結構。但究竟是誰想到這個訓練的,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16
如果在風和日麗的室外,想要做點不同的訓練,那可以試試這種,不只能練到力量,還可以練到身體結構。但究竟是誰想到這個訓練的,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9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9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2
快速的在路上奔跑享受著那速度的爽感,正享受當下時,一個不注意踩到了路上的小水坑,滑了一跤,到現在我還記的那清楚的慘叫聲...。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2
快速的在路上奔跑享受著那速度的爽感,正享受當下時,一個不注意踩到了路上的小水坑,滑了一跤,到現在我還記的那清楚的慘叫聲...。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腿後肌拉傷斬草除根之實證醫學復健_JAT。摘要:腿後肌拉傷發生機率高,同時,復發機率也高,所以作者會同相關學者與物理治療師等,一起研究腿後肌拉傷肌轉,並研究出具有實證醫學的復健課表。原因:造成肌肉拉傷的原因可能有長期重複的使用該肌肉、或是單一次的強力肌肉縮所致。機轉:...
Thumbnail
腿後肌拉傷斬草除根之實證醫學復健_JAT。摘要:腿後肌拉傷發生機率高,同時,復發機率也高,所以作者會同相關學者與物理治療師等,一起研究腿後肌拉傷肌轉,並研究出具有實證醫學的復健課表。原因:造成肌肉拉傷的原因可能有長期重複的使用該肌肉、或是單一次的強力肌肉縮所致。機轉:...
Thumbnail
現代人以坐式生活為主,常常會出現大腿後側肌肉「縮短」的問題。這是因為長時間的久坐,讓身體向後傾斜,骨盆也會隨之向後轉動,使得大腿後側的肌肉長度變得不足。相反地,如果骨盆向前傾斜,大腿後側的肌肉就會被拉長
Thumbnail
現代人以坐式生活為主,常常會出現大腿後側肌肉「縮短」的問題。這是因為長時間的久坐,讓身體向後傾斜,骨盆也會隨之向後轉動,使得大腿後側的肌肉長度變得不足。相反地,如果骨盆向前傾斜,大腿後側的肌肉就會被拉長
Thumbnail
經過一連串的努力終於到了四年一度的奧運現場,正期待在場上發揮訓練的成果,槍聲一響,邁著我自信的步伐向前衝,就在終點線前 30 公尺的地方發生了一件遺憾的事。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經過一連串的努力終於到了四年一度的奧運現場,正期待在場上發揮訓練的成果,槍聲一響,邁著我自信的步伐向前衝,就在終點線前 30 公尺的地方發生了一件遺憾的事。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身體是一連串動作組合在一起,很少是單獨運作的,所以練習今天的動作有地方做起來會有疼痛感,建議可以做停留不急著馬上做下一步,有時候停留就是讓身體適應這個姿勢或著動作放慢,因為身體還不是很協調 ⭐️誰適合這些動作? 久坐族群:上班族 運動時需要大動作範圍 任何人維持日常活動度 ⭐️影片一 ⭐️影片二
Thumbnail
身體是一連串動作組合在一起,很少是單獨運作的,所以練習今天的動作有地方做起來會有疼痛感,建議可以做停留不急著馬上做下一步,有時候停留就是讓身體適應這個姿勢或著動作放慢,因為身體還不是很協調 ⭐️誰適合這些動作? 久坐族群:上班族 運動時需要大動作範圍 任何人維持日常活動度 ⭐️影片一 ⭐️影片二
Thumbnail
核心旋練在肌力與體能領域裡面,佔很重要的部分,有好的軀幹穩定能力,遠端才能好好的活動,我們可以將核心看待成抗伸展,抗屈曲,抗側彎,抗旋轉,但是用另外一種角度,當我們跑步、走路時,都會串連到身體其他肌肉,這些肌肉會串連成一條線,簡單說成是動力鏈的表現。
Thumbnail
核心旋練在肌力與體能領域裡面,佔很重要的部分,有好的軀幹穩定能力,遠端才能好好的活動,我們可以將核心看待成抗伸展,抗屈曲,抗側彎,抗旋轉,但是用另外一種角度,當我們跑步、走路時,都會串連到身體其他肌肉,這些肌肉會串連成一條線,簡單說成是動力鏈的表現。
Thumbnail
你常聽到的膝蓋軟骨摩擦,老化等的膝蓋問題,最直接的就是訓練大腿的肌肉,其中前面的Quadriceps 股四頭肌和後面的hamstring後側肌群在大腿上一前一後是主要讓膝蓋伸直和彎曲主要肌肉,這裡先不說小腿肌肉,主要在蹲和走路的時候,和膝蓋最直接影響走路的是髖關節,也是這些肌肉的連接點。訓練大腿的肌
Thumbnail
你常聽到的膝蓋軟骨摩擦,老化等的膝蓋問題,最直接的就是訓練大腿的肌肉,其中前面的Quadriceps 股四頭肌和後面的hamstring後側肌群在大腿上一前一後是主要讓膝蓋伸直和彎曲主要肌肉,這裡先不說小腿肌肉,主要在蹲和走路的時候,和膝蓋最直接影響走路的是髖關節,也是這些肌肉的連接點。訓練大腿的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