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跟你講不要躺在地上都不聽,地上很髒有灰塵,你眼睛過敏會癢又一直揉!」
我一邊拿著車鑰匙,準備帶女兒走出門去看眼科,一邊又忍不住罵她。
女兒總是喜歡躺在地上跟貓玩,也是因為天氣熱,躺在地板上她覺得涼快。但家裡一周才打掃一次,地上總是有很多頭髮、毛屑,她很容易過敏,一過敏就是眼睛癢、紅腫。我看了既生氣又心疼,心疼她的不舒服,更生氣她不懂得照顧好自己。
「每次眼睛腫,就要來眼科排隊看醫,麻煩又耗時……都是累到我…..」
我心裡默默叨念著。
突然腦海中閃過儀婷老師講的一個小故事。儀婷老師的女兒三三會氣喘,儀婷老師總會叮嚀他不要吃冰的,會氣喘不舒服。小女孩總是禁不住誘惑,會央求媽媽破例讓他吃點冰的。後來儀婷老師把選擇權交給三三,告訴三三說要不要吃冰,由三三自己決定,後果三三要自己承擔。
三三有次吃冰,果真引發氣喘,很不舒服。我相信很多人可能會跟我一樣,當下就跟小孩說:「看吧~早就告訴你了吧~」一個落井下石的概念。但儀婷老師僅是一邊照顧三三,一邊問她:「從這件事你有學到什麼嗎?」三三點點頭說:「我學到了,以後不要吃冰的,會氣喘很不舒服。」
儀婷老師說,要讓孩子自己說出她從事件中的學習,她才會遵守自己做出的決定,而且印象深刻。父母的數落,對這件事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感到挫敗羞愧。
回到女兒眼睛過敏這件事。如果她總是要躺在地上而眼睛過敏,那麼帶她去看眼科醫生這件事,是我願意承擔的嗎?我深呼吸一口氣,嗯~身體不舒服的不是我,我可以接納跑診所排隊。那麼,我還有什麼好生氣的呢?
想到這裡,我的情緒不再那麼煩躁,甚至可以好好地跟女兒說,躺地上的結果就是眼睛癢不舒服,如果她願意承擔這樣的後果,那麼我也就不再跟她叮嚀囉嗦了。她的選擇,她的決定,該由她自己承擔。
後來,我們果真不再為了這件事而不愉快,女兒躺地板的次數,似乎有減少的跡象,她的眼睛還是會過敏,但我已經不再為這件事而責備她。
過了好一陣子,某天晚上,和孩子一起看電影,我突然很想小酌兩杯。但礙於五十肩的手在發炎,喝酒會讓手疼痛加劇,已經禁酒一段時間了。
我在沙發上嚷著,很想喝點酒配宵夜啊。女兒這時轉過頭來幽幽地跟我說:「你自己要做決定啊!像我吃冰的,生理期來就會肚子痛,我如果選擇要吃冰,就要忍受生理痛。你如果選擇喝酒,就得忍受手痛啊!那是你自己的選擇!」
我愣了一下,忍不住笑出來。是啊~那是我的選擇。我是要喝酒帶來疼痛呢?還是忍一下,讓手快點好呢?我得好好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