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零碎想法【SLEK內部訓練】

2022/08/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還記得大二剛開學的那段混亂的日子,每天好晚回到一個人的宿舍,就只能和自己對話,不知為什麼的總是越說越慌,大概是少了踏實感。
漸漸適應之後,就是無盡的忙碌。往往習慣提前準備的我,開始壓各種底線,挺刺激但似乎沒時間靜下來想想自己在做什麼。偶爾也好想有一天拋開所有事情,就靜靜躺在草地上曬太陽。
學期中的一天參加了 SLEK(想認識SLEK請點這)內部訓練。這天的快樂,來自於聽了一場精彩的講座。講者阿亮老師真的好有魅力,他的故事豐富卻沒有距離感、邏輯清晰有力卻不咄咄逼人,他的身上好像有挖不完的寶。

關於標準

一直被時間分配這個問題困擾著。我想我是貪心的人,想做的很多,又不想只是「做完」而要「做好」。
許多無謂的堅持加重肩上的負擔,調整自己的標準大概是我必須克服的。可悲的完美主義!我大概一直有意識到這件事,只是似乎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學會放過自己。
「我沒有放棄任何事,只是永遠有事情更重要。」調整標準、調整態度。

關於邏輯

每個沒有效率的討論,常常是因為忽略事情的本質。從不同的視角狂舉一些特例來驗證自己的觀點,卻忽略了彼此希望達到的終點本來就不同,使得討論看似全都很有道理,但卻建立在不同的前提上。
在所有討論之前,如果能先確定問題的「本質」,將會省去好多時間,也是因此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不過有些問題還是無解啦XD)。
「擁有清晰的邏輯就像一枚盾,能讓你抵禦世界上波濤洶湧的邏輯陷阱,但也請不要忘了加入感性,讓理性能夠更溫柔,成為一個有深度且溫暖的思考者。」
在醫學系,辯論大概是家常便飯,我自己也常常在想,會不會有時候自己對別人說話時,也會有種想要將想法強壓在他人身上的感覺。邏輯或許必須是理性的,但如果沒有感性,根本無法使人靜靜聆聽、進而接納你的想法。
我不想成為一個好辯的人,也不期望自己會在每個場合成為領導對話者,我只希望我經過思索而提出的意見能助益整個團隊、能激迸火花、能啟蒙迷惘的人。
另一個我從沒想過的說法是「討論時不要過分尊重每個人」。過去往往被教導聆聽與不插嘴的美德,但其實這樣的討論確實沒什麼效率。前陣子帶PBL,大家輪流發言,但等到一個人發表完自己的長篇大論,早就忘記他的想法中值得討論的點。最精彩的討論是你一言我一語,彼此透徹了解這不是不尊重,而是最有效討論方式。
這種方法除非遇到一群契合的夥伴,否則難以實行呢。

關於教育

我也不知道Slek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當初加入 SLEK 好像主要也不是為了教育後輩,但漸漸的在被教育與教育的過程中,發現傳承、教育者、環境、心態的重要。
或許老師和醫師本質上是相似的,我開始相信一位傑出教育者拯救的生命,不比一位良醫少。
許多我敬仰的人、欣賞的人,背後都有一位好老師,老師的影子淺淺刻在身後。
於是,我也想起那些,刻在身後的影子,和所有至今仍佔有分量的字句。
教育者從學生的回饋裡找到動力、學生在教育者的話語中得到救贖。
內部訓練ing
呂咏芯
呂咏芯
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好幸運、好幸福的人。喜歡花草樹木藍天、喜歡漫步在街頭山間、喜歡極致的忙與閒、喜歡寧靜、喜歡愛。希望能將身邊的感動、生活的啟發,用文字留下一些痕跡。分享給你們,願溫暖、富足能漸漸在每個人心中萌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