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自在】心理師談在生活中,心昏暗時的對治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的心,有時容易因為生活的起伏,或是因為手邊諸多的繁雜待處理的事,而消磨的灰暗不明。
當心昏暗不明時,人們的意志容易消沉,覺得身體疲憊,沒有幹勁與喜悅。
甚至,渾渾噩噩的不知怎麼的,日子就過去了。
當心昏暗不明時,有幾個想法是可以重助我們理清思路,更有動力的。
心會昏暗不明的原因之一,在舒馬赫〈解惑:心智模式決定你的一生〉中曾經提及我們的心智具有兩種功能,既是創造者,也是執行者。這是什麼意思?
創造者,是指我們自己就像是編劇,寫劇本的人,或是寫程式碼的人,我們構建自己的生活藍圖,決定什麼方向,怎麼去發展我們的故事。
可是,偏偏我們也是執行者,我們按照我們自己寫的劇本,沒有懷疑的執行演出,就像計算機在計算數字時,依照十位數進位的原則,我們也相似的依循著同一套習慣想法在做事。
當我們身為執行者,不斷的基於日常而執行例行的事物時,我們的心就容易麻木,欠缺感知力,讓自己像操縱著東拼西湊物件的機器,跌跌撞撞的在生活中前行。
這時我們要如何找回能掌握自我的感覺?
在拉金(在美國被稱為時間管理之父)的《如何掌握自己的時間與生活中》,他告訴我們,不是你的時間不夠用,而是你沒有掌控好自己的時間,延伸出來有三個很好的問題可以問問自己:
1. 以人生的終極目標來說,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他可以是一個形容詞加名詞的形式。比如說:我想成為一個大家都能記住名字的作家。
2. 每天都給自己列清單,若只選三件重要的事要完成,你會選擇什麼事?
3. 時間事擠出來的,我們有很多瑣碎的時間,五分鐘、十分鐘,加在一起就變成可觀的數字,你有拿那些瑣碎的時間,想辦法來做你重要的事嗎?
這幾個問題,由大至小,每個都是來自靈魂的一問,若你無法有條理地回答這三個問題,那或許你的心在前進時仍有混沌,或者,你在時間管理上也還有可發揮的空間。
有句話這麼說的「你會怎麼過一天,你就會怎麼過一生」,若幻想那些重要任務,會在特殊的一天有動力實踐,其實是對自己妥協與欺騙。
「問心,問心,自問其心」,就是喚醒自己庸庸碌碌、渾渾噩噩的心,再重新依著自己的目標,好好的檢視自己,是否在生活中去實踐,腳步踏實地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了呢?
------------------------------------------------------------
把心養好了,前方的路都是能走順的!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陪你療癒生命難題,有需要可以來信詢問[email protecte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史蒂芬.柯維的有名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有提及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那句話描述:『每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情時,都是經過兩次創造,一次是在頭腦中創造出來,一次是在實際生活中創造出來。』 大家認為這句話有道理嗎?聽起來是和秘密有關的潛意識法則嗎?在解開這個謎團前,先從生活中說個相關的案例。
親密關係中相愛的兩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濃烈的感情也會發生變化,可能變的稀鬆平常,好似家人的存在。 當小美來諮商時,她的情緒顯的理智而壓抑,又帶著一些無助與徬徨,原來與她認識數年之久男友,竟有了新的聊天對象、、、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糟心事,可能是工作或感情,因為自己或環境的資源有限,在相互的配合或競爭中,就可能產生不公平的狀態。 不公平,是容易引起人們氣憤情緒的開關。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每個人或許可以接受拿到的少,但不能接受拿到的多,卻不公平。 例如: 因為主管喜歡聽好聽、馬屁的話?
家長:老師,你說獨立就是相信和不干涉,這道理我懂,可是實際運行時好難啊!如果我的孩子就是沒有內在動力怎麼辦? 是的,我們需要尊重孩子自己成長的節奏,可是若孩子的節奏就是停滯不前,或不願意長大怎麼辦? 這時現實接種而來的狀況、旁人的關心、時間的流逝,就會衝擊我們的對於獨立的信念。
前篇文章提到,在實際運用上執行獨立的三個關鍵密碼是「從生活中開始獨立」、「提供選擇,但尊重決定」、「討論約定的框架」。 從生活中開始獨立,意思是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就盡可能讓他自己做到。小至吃飯、穿衣服,大至幫忙家人的事,都是訓練孩子擁有獨立能力的一環。
媽媽:「心理師,為什麼我的孩子都要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我不說他就不會自己主動學習?那明明是他的事、他的責任?」 我:你在他小時候是不是常跟他說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才是好?也時常提醒、叮囑他幾句? 我: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時常掌控的他的生活,那他要如何『練習獨立』? 所以想要獨立,得靠自己立著才行。
在史蒂芬.柯維的有名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有提及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那句話描述:『每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情時,都是經過兩次創造,一次是在頭腦中創造出來,一次是在實際生活中創造出來。』 大家認為這句話有道理嗎?聽起來是和秘密有關的潛意識法則嗎?在解開這個謎團前,先從生活中說個相關的案例。
親密關係中相愛的兩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濃烈的感情也會發生變化,可能變的稀鬆平常,好似家人的存在。 當小美來諮商時,她的情緒顯的理智而壓抑,又帶著一些無助與徬徨,原來與她認識數年之久男友,竟有了新的聊天對象、、、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糟心事,可能是工作或感情,因為自己或環境的資源有限,在相互的配合或競爭中,就可能產生不公平的狀態。 不公平,是容易引起人們氣憤情緒的開關。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每個人或許可以接受拿到的少,但不能接受拿到的多,卻不公平。 例如: 因為主管喜歡聽好聽、馬屁的話?
家長:老師,你說獨立就是相信和不干涉,這道理我懂,可是實際運行時好難啊!如果我的孩子就是沒有內在動力怎麼辦? 是的,我們需要尊重孩子自己成長的節奏,可是若孩子的節奏就是停滯不前,或不願意長大怎麼辦? 這時現實接種而來的狀況、旁人的關心、時間的流逝,就會衝擊我們的對於獨立的信念。
前篇文章提到,在實際運用上執行獨立的三個關鍵密碼是「從生活中開始獨立」、「提供選擇,但尊重決定」、「討論約定的框架」。 從生活中開始獨立,意思是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就盡可能讓他自己做到。小至吃飯、穿衣服,大至幫忙家人的事,都是訓練孩子擁有獨立能力的一環。
媽媽:「心理師,為什麼我的孩子都要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我不說他就不會自己主動學習?那明明是他的事、他的責任?」 我:你在他小時候是不是常跟他說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才是好?也時常提醒、叮囑他幾句? 我: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時常掌控的他的生活,那他要如何『練習獨立』? 所以想要獨立,得靠自己立著才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長期不梳理情緒可能導致情緒失控、人際關係受損,甚至身心健康下降。相對地,習慣性地梳理情緒,能有效減輕壓力、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本文將介紹不梳理情緒的影響及梳理情緒的多種方法,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長期不梳理情緒可能導致情緒失控、人際關係受損,甚至身心健康下降。相對地,習慣性地梳理情緒,能有效減輕壓力、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本文將介紹不梳理情緒的影響及梳理情緒的多種方法,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