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筆記|性犯罪裡的同意問題 The Definition of Consent in Sexual Crim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歡迎追蹤留言,以及加入 Vocus Premium。同時也誠摯邀請你,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 臉書個人頁面也會定期有近況更新,歡迎來找我玩呀。
raw-image

追蹤我夠久的人會記得我在五六年前還在花旗時,曾動用我當時作為 Management Associate 的一些資源優勢推動創立 Citi Women's Network。那時候會腦充血來創組織的重要推力是憤怒:跟我同處一室的男同事在騷擾女同事,但我卻最後一刻才意外知道;跟我年紀一樣的男同事在女同事不在場的決策場合中要女同事們跳有性意味的尾牙舞蹈,諸如等等。我那時候一方面是憤怒,一方面是震驚:震驚於跟我同年代長大的同事竟然還是無意識繼承著古老的宰制系統,若沒有更大的力量或是批評來告訴他們「這件事情是錯的」,二十年後他們還是會變成我們如今看到討人厭的大人。我正在看著社會默許這件事情發生。

所以我創辦了 Citi Women's Network,把暗地裡的問題變成明面裡的問題,讓職場上的性別問題變成公司共通的口號與人情壓力。問題有沒有解決,我不樂觀,我認為絕對沒辦法解決。但至少這是掣肘的一部分:一個行為的得失項出現變化,或許可以嚇阻行為的發生。

我因為這件事情獲得了許多社交光環,尤其是公司高層以及亞太辦公室,但我也因此終止(或被終止)了幾個可能可以深化的情誼,也因此失去了不少朋友。那時候很年輕,做了很多領導上的錯事,也沒有足夠好的談判能力在制度裡要到需要的東西。團隊的延續以及內容的深化兩件事我都沒有開創出夠好的 Vision & Strategy,因此到最後我總有種無法評論這些創建的感覺:我究竟是從中獲得的私利比較多,還是真的有更公眾上的道德價值?

那之後我的個人閱讀裡多了許多討論性別、情色的科學研究、傳記以及文學,也把當初設定很保守的職場環境裡的性別問題開展,將場景變得更加廣泛,如過去的文章聆聽基列的暗地密語:Margaret Atwood 使女後記《證詞》,以及翻開性掠食者完全操作手冊:Ronan Farrow《性掠食者與他們的帝國》。這不能說是贖罪之路,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解決我對於自我的質疑,以及對於當初無法深化議題並找到下一步策略行動的反省。

而我在目前的工作中,有不少專案都是在處理社群網絡在行為上的誠信問題(integrity),尤其是非經同意的性內容。我作為生理女性,我的切點很有我自己的原生框架,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很經典的性別角色讓我一直困擾於性侵犯罪中的「同意問題」:什麼樣的要件與脈絡才使性行為成為了性侵?而唯有這個問題有個基礎的共識,才有辦法推行到更廣泛的社群以及產品策略。



我前幾日在看到一位網友推薦了羅翔教授的演講,羅翔教授以法學的角度闡述了法律上對於性侵中的「同意」的推演。羅翔教授說得很好:

因為一系列社會上的熱點案件,社會大眾跟法律界產生了巨大的割裂,這於是讓我去反思,也因此接觸到女權主義法學的一些觀念...1984 年女權主義法學家麥金農曾說:『人類社會中的一切兩性行為都是強姦。』,這句話實在太刺耳了,但是刺耳,卻讓我反思我自己對於性侵案件是否存在偏見。
即便採取性別中立主義立法的美國,根據統計,統計數據顯示,性侵犯罪的被害人,九成以上,甚至九成九以上,都是生理女性。性侵犯罪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犯罪,它是人類社會中一性對另一性的一種欺凌。

羅翔教授深入淺出,帶出了心理學上違背意志概念的缺陷、「不同意」的四大立場:最大限度反抗標準、合理反抗標準、不等於不(No means No)與肯定性同意規則(Yes means Yes),並且解釋這些原則背後的社會脈絡以及適用場景。我在法國求學第一年入學時也有看過校方藉由「是否要喝茶(Tea Consent)」對 Yes Means Yes 的概念宣達,然而回到脈絡裡理解演變,也是對這個人類古老問題以及社會經驗非常深切的反思。



如果讀者有時間,無論你的原生框架是什麼,我都建議花一點時間來聽聽羅翔教授的演講。我沈浸在社群中許久,我已經放棄了這些非合意性問題可以被解決的樂觀信念。但我對於覺察、意識以及普及教育的樂觀依舊是存在的:越多人願意直接面對人性與社會的黑暗面,就越能夠建立起深刻的同理環境,而足夠的同理環境也才能催生行為與制度的改變。這件事雖然急不來,但開始,是絕對來得及的。



可以從以下其他文章閱讀關於我的這些經歷與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麟左馬-avatar-img
2023/03/06
我就是看你的書評後去讀了 predator,結果訂出了今年的小説寫作計劃
喬記洋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06
這也是我作為寫作者意外之料的好回響!這是一個講不完的議題,切入角度也有許多。無論如何,希望你今年的小說計畫也可以圓滿成功(如果需要意見或是討論的人我也很願意參與噢!XD)
avatar-img
喬記洋行的沙龍
950會員
90內容數
商業知識應用的範圍極廣,文化價值交換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市面上較少針對廣義文化企業的系統性地整理,也較少評論者以管理角度提出讓這些企業能夠有機發展、自給自足的思考方針。我將自己定錨為人文與商業相輔的實踐家,希望藉由所學提出應用策略框架,使更多亞洲文化商業體能用嶄新的角度,帶來下一波的文藝復興。
喬記洋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25
我利用異地在重創我自己,感官的利刃劃開我生命中成形的膿,等它重生。曾有句話很美,它說:三十歲之後的人生是年少記憶的複沓。就好比趁著在青春尚未乾涸之前,在彈性的空間裡置入更多多彩的元素,而隨後的人生時光,在回味、咀嚼、驗證之中,才能以更溫柔的姿態面對自己。
Thumbnail
2023/01/25
我利用異地在重創我自己,感官的利刃劃開我生命中成形的膿,等它重生。曾有句話很美,它說:三十歲之後的人生是年少記憶的複沓。就好比趁著在青春尚未乾涸之前,在彈性的空間裡置入更多多彩的元素,而隨後的人生時光,在回味、咀嚼、驗證之中,才能以更溫柔的姿態面對自己。
Thumbnail
2022/10/14
我在語言切換時,思維系統會跟著切換之餘,社交模式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參差。最明顯的範例是在對他人說「愛」與「思念」這件事上:我明明已經是情緒表達豐滿(expressive)且不吝於表態的人了,但對我來說,用法文講愛比英文容易;而用英文講愛,更比中文容易。 說句「I love you.」到底有什麼難的?
Thumbnail
2022/10/14
我在語言切換時,思維系統會跟著切換之餘,社交模式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參差。最明顯的範例是在對他人說「愛」與「思念」這件事上:我明明已經是情緒表達豐滿(expressive)且不吝於表態的人了,但對我來說,用法文講愛比英文容易;而用英文講愛,更比中文容易。 說句「I love you.」到底有什麼難的?
Thumbnail
2022/07/18
也許人總會碰到一個耗盡自己能量的城市。對於莉茲而言那個地方是香港。對於蘇菲而言那是北京。而對我來說,甚至弔詭,是那個名不見經傳的都柏林。
Thumbnail
2022/07/18
也許人總會碰到一個耗盡自己能量的城市。對於莉茲而言那個地方是香港。對於蘇菲而言那是北京。而對我來說,甚至弔詭,是那個名不見經傳的都柏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本文為測試文與教育文,但由於內容涉及敏感議題,會有很直接、很露骨的文字,未成年讀者請勿閱讀,倫理道德高標準的讀者請自行酌情閱讀。) (除非事先徵得本人同意,否則婉拒任何形式之引用、轉載。) 這篇測試文的靈感來自這篇文章,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請搭配參考,以避免閱讀本文時造成不必要之誤解。
Thumbnail
(本文為測試文與教育文,但由於內容涉及敏感議題,會有很直接、很露骨的文字,未成年讀者請勿閱讀,倫理道德高標準的讀者請自行酌情閱讀。) (除非事先徵得本人同意,否則婉拒任何形式之引用、轉載。) 這篇測試文的靈感來自這篇文章,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請搭配參考,以避免閱讀本文時造成不必要之誤解。
Thumbnail
在憤怒的同時我也同時感到狐疑,當我們不得不悲哀的接受那些受害者及加害者其實就在身邊的事實時,我不知道有多少此時此刻大力譴責加害者的男性,會像我一樣頓時恐慌起來,究竟自己有沒有當過那個讓女性不適的加害者?
Thumbnail
在憤怒的同時我也同時感到狐疑,當我們不得不悲哀的接受那些受害者及加害者其實就在身邊的事實時,我不知道有多少此時此刻大力譴責加害者的男性,會像我一樣頓時恐慌起來,究竟自己有沒有當過那個讓女性不適的加害者?
Thumbnail
台灣版#MeToo事件最近猛烈延燒,過去近一週,從政黨、媒體、文化圈,持續有過往案件被揭開,這些事件讓我想起一年被主管性騷擾的故事,當時周遭人們的反應讓我很驚訝,原來環境和職場文化這麼不友善…
Thumbnail
台灣版#MeToo事件最近猛烈延燒,過去近一週,從政黨、媒體、文化圈,持續有過往案件被揭開,這些事件讓我想起一年被主管性騷擾的故事,當時周遭人們的反應讓我很驚訝,原來環境和職場文化這麼不友善…
Thumbnail
台灣國內「 #MeToo 」運動延燒至今,也引起各大國際媒體的關注。近期美國《CNN》10日發佈的報導中,Netflix熱門影集《 人選之人 ─ 造浪者 》帶起台灣#MeToo運動的浪潮,同時各界正不斷爆出政治家、名人的性騷擾事件。
Thumbnail
台灣國內「 #MeToo 」運動延燒至今,也引起各大國際媒體的關注。近期美國《CNN》10日發佈的報導中,Netflix熱門影集《 人選之人 ─ 造浪者 》帶起台灣#MeToo運動的浪潮,同時各界正不斷爆出政治家、名人的性騷擾事件。
Thumbnail
致謝 上報 刊登本文: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74429 台灣的Metoo撇除政黨政治層面的問題,單就性別這一塊來討論,我認為是有些可惜的地方,亦即作為後進的我們並沒有從前驅者學習到教訓。 首先是作為Metoo運動的
Thumbnail
致謝 上報 刊登本文: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74429 台灣的Metoo撇除政黨政治層面的問題,單就性別這一塊來討論,我認為是有些可惜的地方,亦即作為後進的我們並沒有從前驅者學習到教訓。 首先是作為Metoo運動的
Thumbnail
追蹤我夠久的人會記得我從前在花旗時,曾動用我當時一些資源優勢推動創立公司內部組織。那時候的重要推力是憤怒:跟我同處一室的男同事在騷擾女同事,我卻最後一刻才知道。我震驚於跟我同年代的同事竟然繼承著古老的宰制系統,若沒有更大的力量制止,二十年後他們還是會變成討人厭的大人。我正在看著社會默許這件事情發生。
Thumbnail
追蹤我夠久的人會記得我從前在花旗時,曾動用我當時一些資源優勢推動創立公司內部組織。那時候的重要推力是憤怒:跟我同處一室的男同事在騷擾女同事,我卻最後一刻才知道。我震驚於跟我同年代的同事竟然繼承著古老的宰制系統,若沒有更大的力量制止,二十年後他們還是會變成討人厭的大人。我正在看著社會默許這件事情發生。
Thumbnail
性別議題之所以難談,就是因為乍似簡單的提問,要回答卻往往需抽絲剝繭把問題背後隱含的前提一一分離出來、仔細剖析,才能解答困惑、破除謬誤。 本文為回應朋友於《正確認識性騷擾:「騷擾」才是重點 》文章留言而寫成之答覆,議題涵括關係、資源、權勢、詐騙與那些沒有共識的曖昧。分為5節羅列如下:
Thumbnail
性別議題之所以難談,就是因為乍似簡單的提問,要回答卻往往需抽絲剝繭把問題背後隱含的前提一一分離出來、仔細剖析,才能解答困惑、破除謬誤。 本文為回應朋友於《正確認識性騷擾:「騷擾」才是重點 》文章留言而寫成之答覆,議題涵括關係、資源、權勢、詐騙與那些沒有共識的曖昧。分為5節羅列如下:
Thumbnail
社群為了網路交友/網路訊息性騷擾的問題大戰,本篇簡略記錄在這種多元情慾與情感模式的社群中,討論性騷擾的艱難、觀察及相關思考,不認為是論述完整的文章,僅以記錄之。 
Thumbnail
社群為了網路交友/網路訊息性騷擾的問題大戰,本篇簡略記錄在這種多元情慾與情感模式的社群中,討論性騷擾的艱難、觀察及相關思考,不認為是論述完整的文章,僅以記錄之。 
Thumbnail
職場潛規則在商業中還是存在的,我不認為性騷擾發生應該全部怪罪男性。許多男性是慣犯,行為上固然是不對,但同時表示過去有女人接受了,甚或主動提供性服務,來達成女性自己的商業目的,但我仍然相信人性本善,若能多學習一些避免自己被性騷擾的技巧,也懂得適度拿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相信大家都可以保護好自己……
Thumbnail
職場潛規則在商業中還是存在的,我不認為性騷擾發生應該全部怪罪男性。許多男性是慣犯,行為上固然是不對,但同時表示過去有女人接受了,甚或主動提供性服務,來達成女性自己的商業目的,但我仍然相信人性本善,若能多學習一些避免自己被性騷擾的技巧,也懂得適度拿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相信大家都可以保護好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