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一發不可收拾,通常是因為旁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先前因為與人起爭執,而在社群媒體上有互相交火。

我們各寫完一篇以後,後來其實雙方也就停火了。

然而,社群上許多人仍在針對我們爭端一事,繼續發表意見或互相攻訐。

甚至爭議演變到無法收拾的地步。我當時就感覺,很多後來爭吵的事情,已經脫離一開始的主題。

就像是潰堤的大壩一樣,無法阻攔。

在公開場合爭執一發不可收拾,原因是:
1.看了別人的評論更加生氣(不是本來爭吵的對象)
2.其他人在高壓、無助的生活中,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發洩的出口,而藉此抒發己見。
畢竟,在匿名的環境下可以更安心地說出自己本來偽裝在面具下不敢展現的一面。

我自己在網路上爭執時,從來不匿名。因為我認為只有實名的狀態下,才會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任。

不過也無法喜歡匿名躲在背後的人。畢竟,不願肩負責任才是人的常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03內容數
你心中的犯罪者是甚麼形象呢?窮凶極惡、面目猙獰、狡詐、邪惡? 在處理案件的日常生活中似乎不是如此。犯罪者進到刑事程序中變成了被告,面臨國家的追訴時的反應,是如此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工作就像是我們的後腳踩穩腳步的「秩序」,而我們的學習、願景就是往前踏出腳步的「混亂」。
要做一件事情,堪稱最難的部分是「開始」。 即便所有的書都提到,什麼時候是好時候?就是「現在開始」 然而我們總是卡在「開始」的階段。 原因是心理摩擦力,必須要在突破的時候,才能夠開始移動。 從0到1的難度,比起50分到80分更難。
我們的行動深受情緒影響。 一般而言,我們在形容情緒的時候通常只會說我很煩悶、生氣、難過。 然而這樣的形容方式因為過於模糊,導致我們沒有辦法,對於自己的情緒有更深的體驗。
運動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透露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模式。事實上,運動習慣是一個高度仰賴自律的行為,從運動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可靠。
培養運動習慣和減肥,堪稱最多人立定的志向,也是最難達成的目標。 大多數人總是有無數的理由,讓心智朝向躺平的選項屈服。
習慣是非常難改變的。 我們如果強迫自己要改變某一種習慣,通常這是造成更大的挫折而已。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結構。 簡單來說,就是培養新的習慣來取代或是壓縮你不想要的習慣耗費的時間。 建立新的習慣的方法,我曾經寫過 培養好習慣的方法—實踐新年新希望的第一步 其實,能否建
工作就像是我們的後腳踩穩腳步的「秩序」,而我們的學習、願景就是往前踏出腳步的「混亂」。
要做一件事情,堪稱最難的部分是「開始」。 即便所有的書都提到,什麼時候是好時候?就是「現在開始」 然而我們總是卡在「開始」的階段。 原因是心理摩擦力,必須要在突破的時候,才能夠開始移動。 從0到1的難度,比起50分到80分更難。
我們的行動深受情緒影響。 一般而言,我們在形容情緒的時候通常只會說我很煩悶、生氣、難過。 然而這樣的形容方式因為過於模糊,導致我們沒有辦法,對於自己的情緒有更深的體驗。
運動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透露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模式。事實上,運動習慣是一個高度仰賴自律的行為,從運動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可靠。
培養運動習慣和減肥,堪稱最多人立定的志向,也是最難達成的目標。 大多數人總是有無數的理由,讓心智朝向躺平的選項屈服。
習慣是非常難改變的。 我們如果強迫自己要改變某一種習慣,通常這是造成更大的挫折而已。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結構。 簡單來說,就是培養新的習慣來取代或是壓縮你不想要的習慣耗費的時間。 建立新的習慣的方法,我曾經寫過 培養好習慣的方法—實踐新年新希望的第一步 其實,能否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社群媒體如此發達,只要我們在網路上活動,就會接收到不同評價,有讚美跟喜歡我們的粉絲,自然也有不喜歡甚至出言攻訐的網民 這種現象在某些社群平台上更為明顯,例如有些平台可以開所謂的「匿名群組」,每一個發言的人都是以匿名姿態,卻大剌剌地指名道姓要攻擊的對象⋯⋯
Thumbnail
或許會有人覺得自己嘴笨不會吵架,那可能是因為在吵架時總容易被對方帶進溝裡著急自證,一旦被對方佔據話題主動權當然會落於下風。其實最好的防守是攻擊,吵架最重要的是緊抓重點直擊對方要害,意志堅定反覆提及,不要跟著對方思路走,不轉移戰場和話題,不要被帶偏自證。
雖說吵架沒好話 但我也相信很多真心話是吵架說的 我們前天有些爭執 不算什麼大事 她說如果我們都要為這些爭執 她就考慮把錢的帳號轉給別人 我們就不要再見面了 那時已經不想再爭了 但心中不免有所以妳當時沒有人幫 我願意幫忙,是自找事作? 好啊,妳去找,找到我們算緣分盡了 她這個說法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當心中有憤怒攢積的時候,通常不是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失去了信任與平衡。當雙方各持己見,而其一方用了拉攏第三方來贊同自己看法,再將第三方說法來決定事情的走向,這類人是否心機太深? 有必要活得如此虛假?當自己不斷地往這個方向思考就會阻斷自己的成長。而是接受對方的模樣,因為不過就是如此了,還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用了一段時間Threads,一方面覺得那裡的確是一個更能夠討論議題的社群平台,但另一方面,卻也因此在上面看到更多會激起情緒的內容。這個狀態令我有些擔心。一方面我看見這些我認同的理念被許多人說出來,真心感覺自己不是孤單的;但另一方面,看到永遠有相反立場的人接連冒出來,又覺得好像現狀永遠不會被改變。
曾經,彼此只看到對方身上的問題 互相的指責、怒目相向 彼此從未思考 為何對方會產生這樣的行為 為何對方會產生如此的情緒 造就現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無意識的傷害行為 不適當的言語、不擅長的表達 越演越烈的結果
Thumbnail
小夥伴來訊詢問: A和B兩人用推特PO文在吵架,我轉發B的貼文,被A揚言提告加重誹謗,是否會有罪? 如果轉發時,小夥伴有加油添醋,自己亂編造事實,且沒經過查證,就會有罪;反之,如果小夥伴一句話都沒附註,則不容易被檢察官認定違反刑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社群媒體如此發達,只要我們在網路上活動,就會接收到不同評價,有讚美跟喜歡我們的粉絲,自然也有不喜歡甚至出言攻訐的網民 這種現象在某些社群平台上更為明顯,例如有些平台可以開所謂的「匿名群組」,每一個發言的人都是以匿名姿態,卻大剌剌地指名道姓要攻擊的對象⋯⋯
Thumbnail
或許會有人覺得自己嘴笨不會吵架,那可能是因為在吵架時總容易被對方帶進溝裡著急自證,一旦被對方佔據話題主動權當然會落於下風。其實最好的防守是攻擊,吵架最重要的是緊抓重點直擊對方要害,意志堅定反覆提及,不要跟著對方思路走,不轉移戰場和話題,不要被帶偏自證。
雖說吵架沒好話 但我也相信很多真心話是吵架說的 我們前天有些爭執 不算什麼大事 她說如果我們都要為這些爭執 她就考慮把錢的帳號轉給別人 我們就不要再見面了 那時已經不想再爭了 但心中不免有所以妳當時沒有人幫 我願意幫忙,是自找事作? 好啊,妳去找,找到我們算緣分盡了 她這個說法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當心中有憤怒攢積的時候,通常不是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失去了信任與平衡。當雙方各持己見,而其一方用了拉攏第三方來贊同自己看法,再將第三方說法來決定事情的走向,這類人是否心機太深? 有必要活得如此虛假?當自己不斷地往這個方向思考就會阻斷自己的成長。而是接受對方的模樣,因為不過就是如此了,還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用了一段時間Threads,一方面覺得那裡的確是一個更能夠討論議題的社群平台,但另一方面,卻也因此在上面看到更多會激起情緒的內容。這個狀態令我有些擔心。一方面我看見這些我認同的理念被許多人說出來,真心感覺自己不是孤單的;但另一方面,看到永遠有相反立場的人接連冒出來,又覺得好像現狀永遠不會被改變。
曾經,彼此只看到對方身上的問題 互相的指責、怒目相向 彼此從未思考 為何對方會產生這樣的行為 為何對方會產生如此的情緒 造就現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無意識的傷害行為 不適當的言語、不擅長的表達 越演越烈的結果
Thumbnail
小夥伴來訊詢問: A和B兩人用推特PO文在吵架,我轉發B的貼文,被A揚言提告加重誹謗,是否會有罪? 如果轉發時,小夥伴有加油添醋,自己亂編造事實,且沒經過查證,就會有罪;反之,如果小夥伴一句話都沒附註,則不容易被檢察官認定違反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