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全球公民: 聯合國「世界兒童節」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的確,教育不能由外在的規則和技巧組成,但是必須源於對人的真實認識; 這將導致體驗自己作為世界的一部分。 而這種屬於世界的體驗就是必須由教育工作者帶給孩子們。" ~ Rudolf Steiner, Lecture Four, Bern, April 16, 1924 (1997, p. 54) 筆者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絕對支持這個對孩子們的培育責任 !
raw-image

英國 OXFAM (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 於1997年就曾提出,「全球公民 (Global Citizens) 需要
了解更廣闊的世界並意識到自己作為世界公民的角色
• 尊重和重視多樣性
了解世界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技術和環境方面的運作方式
• 對社會不公感到憤怒
• 願意採取行動使世界變得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發展
• 在從地方到全球的各個層面參與社區並為社區做出貢獻

ArtiMate 藝萌 認同培養孩子成為全球公民由小做起的重要性 ! 故此於2022年開始推出兒童節系列,介紹兒童節發展簡史 ; 透過這些小故事, 讓家長陪同小朋友認識不同國家地區的藝術文化。與大家分享世界各地如何為未來的「世界公民」謀福𧘲,及如何慶祝兒童節 ! 並且「藉藝術遊世界,以藝術說故事!

兒童節發展簡史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世界各國對兒童的教育和保護一向不遺餘力。1920年 : 土耳其引領潮流,兒童節在土耳其首次被宣佈為國定假日。

國際兒童節的概念,是在1925年8月於瑞士 日內瓦由54個國家代表召開的「兒童幸福國際大會」上被首次提出,隨後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 」。1949 年 : 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WIDF — Women's International Democratic Federation) 在莫斯科擧行會議,決議 6月1日 為「國際兒童節」(World Children's Day),以紀念納粹德國在捷克利迪策村造成的兒童大屠殺慘劇。

1954 年 6月1日 : 更被定為「保護兒童國際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for Protection of Children)

raw-image

聯合國 (The United Nations) 兒童節發展史

1954年 : 聯合國介入,正式設立「世界兒童節」(Universal Children's Day) / 世界兒童日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每年於 11 月 20 日舉行慶祝活動,以促進國際團結、提高關愛全世界兒童的意識以及改善兒童福利。

11 月 20 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 因為聯合國大會於 1959 年通過了一份官方文件《兒童權利宣言》的擴展版 ; 並於1989 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的日子。

聯合國「千鿋年發展目標」(MDG )

於2012年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定下「千鿋年發展目標」 (MDG —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領導倡議 : 到了2015 年要令每個孩子都可以返到學。至今2023年,這些 (MDG) 目標仍然深深植根於「全球公民」、兒童權利以及更廣泛的早期兒童教育和保育理念之中。

自 1980 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教育系統都接受了終身學習的理念(Pendergast, 2012)。也許最著名和最有用的終身學習概念框架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的「二十一世紀國際教育委員會」在 Jacques Delors 的領導下提供的報告《學習:內在的寶藏》(The Treasure Within, Delors,1996)。以下概述了終身學習者的四個特徵,是設定終身學習社會的參數所需要的:

  • 學會做事(獲得和應用技能,包括生活技能)
  • 學會做人(促進創造力和個人成就感)
  • 學以致用(一種靈活、批判和有能力的學習方法)
  • 學會共處(練習寬容、理解和相互尊重)。
raw-image


「創作習慣 (Creative Habits)」

既然聯合國倡議 「國際兒童節」(World Children's Day) 及「保護兒童國際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for Protection of Children),筆者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也就讓我們共同努力探討如何實踐 UNESCO「二十一世紀終身學習」培養孩子成為具有「全球公民」特徵的目標呢 ?

大家不妨可以關注英國倫敦創意教育機構 A New Direction 行政總裁Steve Moffitt 先生  —  英國學校近二十年來在創意教學上的導向 : 首先培養「創作習慣 (Creative Habits)」如下:-

  • 富有想像力:嘗試各種可能性、建立聯繫、使用直覺
  • 好奇:好奇和質疑、探索和調查、挑戰假設 (STW — See Think Wonder)
  • 堅持: 容忍不確定性,堅持困難,敢於與眾不同
  • 協作: 適當合作,提供和接收反饋,分享產品
  • 有紀律: 精心製作和改進,發展技術,批判性地反思

筆者相信透過藝術: 「藉藝術遊世界,以藝術說故事 !」是培養「創作習慣 (Creative Habits)」「全球公民 (Global Citizens)」 的竅門之一。大家可以參考 ArtiMate 藝萌 文章系列 《[藝術 x 迷思] 藝術對孩子有什麼的好處和何其重要?(三 上) :對認識世界文化、生活社交、孩子學業的好處?》…… 等等。

筆者:Rosie T. LAM

你的贊助等如對我們的讚賞 💖 令我們更有動力去創作內容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tiMate 藝萌的沙龍
20會員
76內容數
✈️藉藝術遊世界🖍️以藝術說故事📖 「藝術旅程」最終學習目標 🎯 💡啟發孩子與學生如何可以開心😆有趣地進行藝術創作🎨 #artimate #藝萌 #視藝老師培訓 #親子藝術培育
2024/12/13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會觀察之眼」的方法,幫助孩子培養創造力、審美觀,並參與藝術文化的製作。透過鼓勵孩子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如光影、色彩和形狀,文章展示瞭如何讓孩子在觀察中發現美感。此外,鼓勵親子共創和欣賞藝術作品,能加深彼此理解並開拓視野,最終讓孩子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與世界。
Thumbnail
2024/12/13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會觀察之眼」的方法,幫助孩子培養創造力、審美觀,並參與藝術文化的製作。透過鼓勵孩子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如光影、色彩和形狀,文章展示瞭如何讓孩子在觀察中發現美感。此外,鼓勵親子共創和欣賞藝術作品,能加深彼此理解並開拓視野,最終讓孩子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與世界。
Thumbnail
2024/10/04
許多家長在尋找兒童畫室的過程中,面臨著挑選合適畫室類型的迷思。本文探討了何時開始安排孩子的繪畫課程、如何選擇適合的畫室類型,並分享了實際案例,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學習藝術創意與創作技能時,幫助他們提升專注力和想像力。
Thumbnail
2024/10/04
許多家長在尋找兒童畫室的過程中,面臨著挑選合適畫室類型的迷思。本文探討了何時開始安排孩子的繪畫課程、如何選擇適合的畫室類型,並分享了實際案例,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學習藝術創意與創作技能時,幫助他們提升專注力和想像力。
Thumbnail
2024/09/27
本文探討 Pixar 動畫如何透過創新的視覺設計令孩子潛移默化地學會藝術元素和設計原理。文中亦分析 Pixar 如何融合不同藝術風格、三維空間感、誇張造型和視覺隱喻等。寓教於樂的敘事方式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無論是在故事情節還是視覺效果上,Pixar 都展現了其獨特魅力,讓學習充滿趣味與啟發。
Thumbnail
2024/09/27
本文探討 Pixar 動畫如何透過創新的視覺設計令孩子潛移默化地學會藝術元素和設計原理。文中亦分析 Pixar 如何融合不同藝術風格、三維空間感、誇張造型和視覺隱喻等。寓教於樂的敘事方式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無論是在故事情節還是視覺效果上,Pixar 都展現了其獨特魅力,讓學習充滿趣味與啟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育兒 每個小孩都獨一無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標準。 小孩的發展主要取決於他/她的基因和成長的環境。錯誤的教育方式自然可以毀掉一個小孩,可正確的方式對一個小孩的幫助可能也有限。所以,育兒既要肯花時間,也要放松心態。畢竟,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的未來生活多半會比上一輩好。 通常的學校教育在少年時(初
Thumbnail
育兒 每個小孩都獨一無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標準。 小孩的發展主要取決於他/她的基因和成長的環境。錯誤的教育方式自然可以毀掉一個小孩,可正確的方式對一個小孩的幫助可能也有限。所以,育兒既要肯花時間,也要放松心態。畢竟,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的未來生活多半會比上一輩好。 通常的學校教育在少年時(初
Thumbnail
課綱相信孩子喜愛富有秩序,以前會認為孩子怎麼可能喜歡被規範的秩序,他們還小什麼都不懂,一天到晚都想玩而已。十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孩子很喜愛有秩序的生活及環境,尤其是特殊生對於秩序性更是執著,猜測應該是有秩序的環境及作息帶給他們安全感。
Thumbnail
課綱相信孩子喜愛富有秩序,以前會認為孩子怎麼可能喜歡被規範的秩序,他們還小什麼都不懂,一天到晚都想玩而已。十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孩子很喜愛有秩序的生活及環境,尤其是特殊生對於秩序性更是執著,猜測應該是有秩序的環境及作息帶給他們安全感。
Thumbnail
一般人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俗語也云「看三歲定終身」、「從童年看出成人」,或是「童年的生長影響一生人格的發展」。這些說法,都是在告訴我們兒童教育的重要性。以下六點說明: 第一、維護兒童人格的尊嚴。 第二、養成兒童感恩的美德。 第三、培養兒童認錯的習慣。 第四、化育兒童接受的性格。
Thumbnail
一般人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俗語也云「看三歲定終身」、「從童年看出成人」,或是「童年的生長影響一生人格的發展」。這些說法,都是在告訴我們兒童教育的重要性。以下六點說明: 第一、維護兒童人格的尊嚴。 第二、養成兒童感恩的美德。 第三、培養兒童認錯的習慣。 第四、化育兒童接受的性格。
Thumbnail
年齡只有三到六歲的孩子,到底需要學習的是什麼?當家中那位養尊處優的小公主或小王子們,第一次背著小書包去上幼兒園的那一刻起,也是他(她)開始學著獨立長大的開始…
Thumbnail
年齡只有三到六歲的孩子,到底需要學習的是什麼?當家中那位養尊處優的小公主或小王子們,第一次背著小書包去上幼兒園的那一刻起,也是他(她)開始學著獨立長大的開始…
Thumbnail
1989年的這天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而其概念為:兒童是權利的主題,而非國家、父母的附屬品,更包含了四大原則: ❶ 禁止歧視 ❷ 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 ❸ 兒童之生存及發展權 ❹ 兒童有表示意見且需被考量的權利 另外還有五大權力: ❶ 公民權與自由 ❷ 家庭環境及替代性照顧 ❸ 特
Thumbnail
1989年的這天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而其概念為:兒童是權利的主題,而非國家、父母的附屬品,更包含了四大原則: ❶ 禁止歧視 ❷ 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 ❸ 兒童之生存及發展權 ❹ 兒童有表示意見且需被考量的權利 另外還有五大權力: ❶ 公民權與自由 ❷ 家庭環境及替代性照顧 ❸ 特
Thumbnail
我們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担做家事,不吃垃圾飲料食品,養成衛生與運動習慣。因為這些常規一定要從小培養,也將變成終生難以改變的習慣,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孩子將來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是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長逃避不了的責任。  當學校開學,孩子進入新學習階段,家長們在打點孩子們的開學用品或者孩子
Thumbnail
我們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担做家事,不吃垃圾飲料食品,養成衛生與運動習慣。因為這些常規一定要從小培養,也將變成終生難以改變的習慣,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孩子將來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是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長逃避不了的責任。  當學校開學,孩子進入新學習階段,家長們在打點孩子們的開學用品或者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