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就握手言和吧》第2章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放下握手
緣起,李崇建老師在工作坊提到丹尼爾.高曼的書《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近期同作者新書《放不下,就握手言和吧》,分享摘錄新書文字及書寫簡單的閱讀心得。
「冥想的原料,就是我們的身體、心靈與感覺。
我們要處理的是自身的思緒與情緒—我們內心的快樂與悲傷,
我們面對的挑戰與掙扎。
在冥想的世界裡,所謂堅實的地基就是我們要接地,要處於當下,
要保持連結。」—《放不下,就握手言和吧》
我前一陣子因為讀書會,導讀《當下的力量》最後一章後半段的內容,因為作為導讀者,所以製作投影片及準備講述,「全然專注於你所感受的痛苦,而非那些看似引發痛苦的人事物。」,這段話,我讀了多次,我的感想和實際體驗是,
事件挑戰痛苦掙扎來臨時,練習專注在感受中,而非專注在事件(人事物)。
放下的時候,你要同時做這三件事
「放下,是用來打破習慣,那種我們會卡在內心的思緒中—也就是鑽入牛角尖中走不出來—並因此與身體脫節的習慣。
放下,能讓我們做好冥想的準備。
放下的時候,你要同時做這三件事:

1. 舉起雙臂,然後讓雙手落到你的大腿上。
2. 大口、大聲地呼出一口氣。
3. 讓你的意識脫離想法,並使之降落到身體的感受上。

接著就在原地休息,讓意識停在你的身體上,不要懷抱任何特殊的心思。
感受你的身體跟體內所有的感覺: 愉快或是不快、溫暖或冷涼、壓力、刺癢、
痛覺、幸福,對你的感覺來者不拒。」—《放不下,就握手言和吧》
鑽入牛角尖中走不出來,我自己近期面對執念,知道這樣的執念目前放不下,感到很憤怒,因為太生氣了,所以也很難專注在感受中,容易跑到人事物,但就是一次次回到感受中。
過了幾天,我因為參加一場讀書會,那場讀書會其實與放下或是正念等無關,但是當天參加完後我覺得自己轉化了,如果用量化比喻,原本執念有90%,轉化後落到50%,我這幾天想了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會轉變,我想到以下幾點:
1.我接受自己的執念和憤怒,並練習一開始也許只有一秒能與憤怒同在。
2.有意識的連續幾天花一點時間作靜心冥想。
3.讀書會有高能量的感覺,也許無形轉化了自己,因為之前我有一些分享,就這麼剛好因緣俱足參加讀書會,這也讓我體驗到,分享出去,會回到自身。
放下、休息、放鬆
「簡單來說就是: 放下、休息、放鬆。我們只是單純讓意識在身體接地。
我們不是在追求一種特別的狀態,也不是在尋求某種特定的感受。

所以你無須擔心自己會『放錯』,因為放下無所謂對錯,就像我們的內心與官能感受也沒有對錯,它們只是存在,只是該怎樣就怎樣。」
—《放不下,就握手言和吧》
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到種種挫折,夥伴之間的對話練習可以提供一個接納、支持和信任的情境,由夥伴們互相陪伴探索自我,對自己的問題以及問題所衍生出來的情緒和想法等做深入的探索和討論,藉此提升個人的自我覺察能力,激盪出更多的可能和選擇,或是創造新的觀點和意義,促成個人改變與行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放下力:意指捨去一切的執著,簡言之就是,放下過去的事、放下別人的事、放下未來的事。放下力,是一種符合禪意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傾力,全神貫注在「此刻正在進行的事」。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擁有「放下力」的人呢? *不受人際關係擺佈,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與人往來重質不重量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
Thumbnail
打坐/冥想/靜心/禪修 這活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進行 對我來說 這段時光能讓我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 可能你會疑問,腦袋不是受我們掌控的嗎?
2/20-七天冥想入門 冥想從這裡開始 經過豐富的寒假,再次回到學校,距離上次做正念冥想練習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次練習以呼吸觀察開始,透過專注在呼吸,練習自己的專注力,或許因為太久沒做正念,我不斷分心在外在的聲音及內在的念頭想法。 終於比較回到專注,卻因為剛進行完體育課,全身都還在緊繃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放下力:意指捨去一切的執著,簡言之就是,放下過去的事、放下別人的事、放下未來的事。放下力,是一種符合禪意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傾力,全神貫注在「此刻正在進行的事」。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擁有「放下力」的人呢? *不受人際關係擺佈,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與人往來重質不重量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
Thumbnail
打坐/冥想/靜心/禪修 這活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進行 對我來說 這段時光能讓我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 可能你會疑問,腦袋不是受我們掌控的嗎?
2/20-七天冥想入門 冥想從這裡開始 經過豐富的寒假,再次回到學校,距離上次做正念冥想練習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次練習以呼吸觀察開始,透過專注在呼吸,練習自己的專注力,或許因為太久沒做正念,我不斷分心在外在的聲音及內在的念頭想法。 終於比較回到專注,卻因為剛進行完體育課,全身都還在緊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