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療癒自律神經,扭轉逆境人生》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心中培育安心感的種子吧!
●總是莫名感到不安?
總是很嗨、很興奮?
動不動就覺得累了?
肩膀很痠,頭很痛?
胃腸疲弱,容易吃壞肚子?
與人相處時太費神,事後筋疲力盡?
很敏感,容易受到氣味、聲音、光線和人的影響?
這些問題很可能都跟你的自律神經息息相關!
自律神經一旦失調,各種身心疾病就會隨之而來,包括失眠、血壓高、心悸、胸悶,容易頭痛頭暈、免疫力下降、焦慮、憂鬱等。
●若從神經狀態的觀點來看,「安心」是一種基於個人主觀感受,對人際關係與環境的信賴感。
也就是說,「安心」只是一種感覺,有別於由國際標準來定義、有客觀條件的「安全」。
其實,人若要獲得「安心感」,就必須先照顧好神經中「安心的基礎」。
有這個基礎,我們才能和別人愉快交談、在有需要時向人求助、樂在工作、提起勇氣去挑戰,並保持身體健康。
這個「基礎」就是「安心感的種子」。
●其實,只要我們一直向外追求「可預測性」,就無法獲得「安心感」。重點在於,我們要有「我是沒問題的」這種内在可預測性。
說得具體一點,就是無論碰到任何狀況,只要明白「當下的不安不會永遠持續」,不要自己嚇自己,就能夠回到安心狀態。
不安是一種讓人避開危險的防禦反應,所以人會感到不安是正常的。被不安的情緒牽著鼻子走而手足無措也很理所當然。
不過,只要你明白「安心感」會自然降臨,就一定能夠回到認為「自己是沒問題」的狀態。
●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種神經所組成。
用車子來說,交感神經就像油門,讓人感到興奮和清醒。
而副交感神經則有著煞車與讓人放鬆的作用。
這兩種神經有如翹翹板,在一整天中,不斷重複著取得平衡、輪流取得優勢的情況,以此維持我們的身心健全。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運作要保持良好的平衡。當我們在工作上做出成績、墜入愛河或和朋友共度愉快的時光,交感神經就會活躍起來。為了度過充實的人生,交感神經必須處於剛剛好的興奮狀態。
而且,我們還得清楚區分交感神經的高亢狀態究竟是「興奮」還是「恐懼」。
否則,「興奮」這種良好的刺激將會化為「恐懼」。
請大家回想一下小時候玩的遊戲,很多都在比輸贏,例如捉迷藏、占地盤遊戲和躲避球等等。
雖然有時候會受點小傷,但還是每天都玩得很開心,這就是興奮。
我們玩戰隊遊戲時雖然會戰鬥,但心裡很明白自己不會真的死掉。換句話說,自己的內心以及和他人間的人際關係中都有著「安心」「安全」的系統。
諸如此類,若童年時期能和其他人玩耍,從中嘗到不同於「恐懼」的「興奮感」,長大成人後就能對旁人保有一定的信賴感。
也就是說,這樣的人能夠輕鬆進入「連結模式」。
另一方面,若個人難以獲得安心感和安全感,就會變得不擅長分辨興奮和恐懼,在應該要感到興奮的情境下卻被恐懼所支配。例如勃起性功能障礙或性交恐懼症就是典型的例子。
●說到底,唯有活在「當下」才能抹去對「未來」的不安,但我們卻受到痛苦的「過去」所支配。
過去明明有許多快樂的事,但我們卻不聚焦在那些事上面,反而在腦海中自動重播討厭的事情。
想起討厭的往事會發動交感神經的「戰或逃模式」或副交感神經的「凍結僵直模式」,這是自律神經的習性。
然後,人就會用「備戰模式」去面對現在和未來,擅自創造出一個與現實不符的糟糕世界。
例如覺得「那時候真不甘心」「那時候被惡意對待了」等事,在現在和將來肯定也會讓我感到不甘心或被人惡意對待,所以必須先採取對策…。
實際上,那個人可能是真的有惡意,但你現在能夠採取和小時候或從前不一樣的對策了。
其實你現在是安全的,但因為沒有想出對策,所以總是處於「備戰模式」。
●自我紓壓,放鬆身心
1.將手掌貼在腎臟處
2.儲存「休息時間」
3.用手掌溫熱腹部
4.專注在腸子的蠕動上
5.保留放空的時間
6.想像吃飽的感覺
7.保留午睡時間
8.喝花草茶
9.觸摸腦幹
10.在小腿上放重物
11在好天氣的日子曬棉被
12.看夕陽
13.試著「不做」
14.進行「數位排毒」
15.觀察「緩慢移動的事物」
16.溫熱脖子四周
17.支撐脊椎
18試著刻意「放慢」動作
●培育「連結模式」,營造溫暖的人際關係∼
1.發出長長的「嗚嗚」聲
2.在大眾交通工具上東張西望
3.在零碎的時間中「呼」地吐氣
4.在廁所裡擠出「酸梅臉」
5.給臉頰溫度刺激
6.動動眼睛和眉毛
7.說話語氣要有抑揚頓挫
8.用悠長的音調打招呼
9.聆聽小提琴(弦樂器)的音色
10.用高音回應別人
11.「咧」地吐出舌頭來
12.咕嚕咕嚕地漱口
13.做醜臉瑜伽或按摩臉部
14.吹口哨
15.對鏡中的自己微笑
16.學習「馬的呼吸法」
17.假裝在看望遠鏡
18讓眼睛休息/熱敷
19.直視布偶的眼睛
20.觸摸動物
21.傾聽遠方的聲音
22.為了安心而嘆息
23.歪著頭說話
24.看綜藝節目大笑
25.吃口香糖或假裝咀嚼
26.唱首歌
27.坐在瑜伽球上
28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29熱敷心臟和肺部一帶
~淺井咲子(Asai Sakiko)/認證心理師、神經治療師
~《療癒自律神經,扭轉逆境人生:47個小練習,穩定你所有負面情緒》
~《不安・イライラがスッと消え去る「安心のタネ」の育て方 ポリヴェーガル理論の第一人者が教える47のコツ》
#療癒自律神經 #負面情緒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療癒自律神經》】↓↓
https://www1.oeya.com.tw/30AJp
【金石堂購買《療癒自律神經》】↓↓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31會員
1.9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avatar
小賦婆 little giver
2023-06-07
avatar
小賦婆 little giver
2023-06-03
閱讀筆記《冒牌者症候群》面對肯定、讚賞與幸福,為什麼總是覺得「我不配」?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9-10
閱讀筆記《羞辱創傷》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8-30
閱讀筆記《壓力管理大腦使用手冊》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8-29
閱讀筆記《不害怕週一的內向人》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8-29
閱讀筆記《24小時全為己所用》1近期比較忙碌,想讓自己的時間更加有序,更能夠好好地做好經手的事,所以,選擇《24小時全為己所用》來閱讀。跟以前一樣,會以一章節一篇文+應用型圖卡的型態進行閱讀,也會分享至社群媒體,期待提供需要進行時間管理的人,一些新思路。
Thumbnail
avatar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2022-05-11
閱讀筆記《改變人生的1分鐘整理術》/小松易才知道小松易居然是日本第一位整理師(? 前一本作品為《這樣整理,天天都有好事發生!》 整理的四個基本動作是「取出」、「分類」、「減量」、「收納」 放在地上就代表「不重要」 歸零之後,只添加真正需要的東西 如果臥室什麼都沒有,你會放什麼東西呢? 書桌是用來做事的,不要放任何東西在上面 不整理只會越來
avatar
2020-09-24
閱讀筆記《不被雜物綁架的人生》/Joshua Becker極簡主義 是有意提升我們最珍惜的事物,除去害我們分心的雜物。
avatar
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