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酸言酸語不靠制伏對方,靠馴服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天一位主管詢問一項線上系統假單的問題,當我回答問題後,他一如往常地帶著訓話口吻質疑我的答案,過程中,我沒有好口氣,甚至幾度表露出我的不耐煩,因為好幾次交手經驗,對他被形容為「機車」的形象相當有體會,曾經試驗過好聲好氣,也逃離不了講三句話就一句酸的命運,於是我開始展現我內心的硬派,因為不想讓他誤會我是可以被這樣對待的,不過考量他的權勢,難免心不安,擔心哪天爆發災難,當時我感慨地想著有時候職場關係就是這樣無奈下的產物,但其實只要我們內心夠強大,就沒有任何敵人了。


解決生氣就是解決擔心失去歸屬感

在血淋淋的職場叢林中生存,保護自己是因為擔心,每個人都會為發生的事情「思維加工」,最終導向大部分是為了確保擁有「歸屬感」,例如在這件事上,我擔心他在眾人面前數落我,會影響我在別人心中的評價,導致大家不喜歡我;也有些人可能會想,如果他不配合我做事,我的工作成果不彰,無法被肯定、提升,沒有了權勢,其他人會看不見我的存在,就無從認識我了,無論思維加工的歷程如是什麼表面生氣背後其實是對歸屬感遺失的惶惶擔心。

我們要做的是不斷拆解自己的思維邏輯,A一定會B嗎?B絕對導致C嗎?他如果在大家面前罵我,就會影響大家對我的評價嗎?其實不然,因為大家都知道他說話的習慣,也可能為我感到同情;如果大家對我的工作表現評價不佳,就會不喜歡我嗎?工作歸工作,私底下歸私底下,笭糕歸笭糕,私下合得來的人還是會玩在一起。

靜定下來就會發現,自己的邏輯破綻,但潛意識本來就是快速又不自覺的,無法逼迫它完全理性、周全,只需要我們常常照顧、聆聽內心的衝撞與害怕,深而緩的前行,比快而淺的進步更能帶給我們新的創造力,我們必須相信自己的「自然能力」(真心想做又做得到的能力),有權利不用選擇生氣就能保護自己,我們的溫柔和自由都強大到沒有敵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ssi沒有ca
11會員
10內容數
每天用空閒時間動動手腕、手指頭,紀錄職場把我圈養成的模樣
Jessi沒有ca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懂」不是問題,問題是你不能只停在不懂、不會做,要有行動感 1.我做了什麼努力 2.我還會怎麼努力 3.不過分補足弱項
2025/04/29
「不懂」不是問題,問題是你不能只停在不懂、不會做,要有行動感 1.我做了什麼努力 2.我還會怎麼努力 3.不過分補足弱項
2023/11/08
我們都相信自己是對的,那沒有問題,但是為了抵達你的嚮往,需要「彼此磨合」或「彼此放棄」,來安好,這樣的相好,不是對方理所當然要給到你面前的,他們當然可以無理取鬧,因為那個嚮往,是你的,不是他們的,而你為你的嚮往做了多少?
2023/11/08
我們都相信自己是對的,那沒有問題,但是為了抵達你的嚮往,需要「彼此磨合」或「彼此放棄」,來安好,這樣的相好,不是對方理所當然要給到你面前的,他們當然可以無理取鬧,因為那個嚮往,是你的,不是他們的,而你為你的嚮往做了多少?
2023/06/30
冒險地先抱有性善思維,接著忠於自己的想法,用語言的力量溫柔而堅定地,把事情推向自己期待的方向 方法一、不承諾會負責,但為你的不愉快與我帶來的不便道歉 方法二、說「幫我......」 方法三、先理解,再提出選擇
2023/06/30
冒險地先抱有性善思維,接著忠於自己的想法,用語言的力量溫柔而堅定地,把事情推向自己期待的方向 方法一、不承諾會負責,但為你的不愉快與我帶來的不便道歉 方法二、說「幫我......」 方法三、先理解,再提出選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人生課題之一是:對權威者的恐懼。在職場中,因為我不喜歡忙碌的工作,所以不會特地討好主管或強求表現,明明知道這是自己想要的,但內心仍然常有批評自己的聲音。像是,當主管把任務分給其他同事時,我內心懷疑的聲音會立刻浮現:「你看吧,你這個不符合社會期待的人,別人要丟下你了,他們會把你趕走!」
Thumbnail
我的人生課題之一是:對權威者的恐懼。在職場中,因為我不喜歡忙碌的工作,所以不會特地討好主管或強求表現,明明知道這是自己想要的,但內心仍然常有批評自己的聲音。像是,當主管把任務分給其他同事時,我內心懷疑的聲音會立刻浮現:「你看吧,你這個不符合社會期待的人,別人要丟下你了,他們會把你趕走!」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不公平待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象。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情緒勒索,或者冷漠不友善的語言對待, 這讓我們感到無助和受傷。尤其是遇到溝通不良的直屬主管, 就像親密關係中一樣令人受傷, 如何可以轉換逃離這種負面情緒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不公平待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象。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情緒勒索,或者冷漠不友善的語言對待, 這讓我們感到無助和受傷。尤其是遇到溝通不良的直屬主管, 就像親密關係中一樣令人受傷, 如何可以轉換逃離這種負面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