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大人,協助被升遷的人們

轉大人,協助被升遷的人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高階教練(一對一) 跟大班訓練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傾聽,了解,認同,支持,一起尋求的過程。這是大班訓練做不到的地方。

對於剛被升遷的人更是一大助力。"我很厲害被升上來,剛好是我大展手腳的時候。除非老板是非常支持的風格,彼此非常信任。不然如果我說我不知道如何應付這麼複雜的狀況,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我好焦慮"

越是改變越大的角色,例如中階轉為運營高階,或是國內轉為區域,這種焦慮越是明顯。

我以前剛接這種專案,都會專注在如何幫忙,如何引導,如何協助對方找到施力點。聚焦在教練技能與輔導程序上。

教多了,有一天找到答案,焦點由教練技能提升到組織視角。如果一個組織每年有很多轉崗,升遷的人數,要考慮的是這種升遷轉換導致的焦慮,以及摸著石頭過河的日子都是浪費。

建立高管教練機制,在短期六個月內輔導這些角色轉換的人十分有效。角色轉換很多時候是讓當事人知道有這個角色,事情可以用新角色來看待(後面再舉例子),而不用耗費長時間發展技能,很多技能當事人都有了,只是不知道這件事情這麼重要。高管教練協助當事人有新的"看見"。





avatar-img
Louis Liu的沙龍
12會員
37內容數
高階主管發展跟中階發展很不一樣,複雜多元。要考慮的能力內容,可以用的發展方法都不同。在組織內要考慮發展一個人,少數人跟許多人的技術各有不同方法。這個領域跟人才管理,領導力發展,能力,評鑑,發展,組織策略,經營,心理學都有關係。組織機制上跟高階發展,人才庫發展,人資,訓練,幹部管理都有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uis Li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框架與公司的管理理論 我早年接觸高階主管發展時,多半以高管行為標準與評鑑切入,再加上個性報告分析。這個好處是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個高管長這個樣子?例如個性好奇的人,決策與策略思考時,點子多。社交性高,所以人際關係技巧好等等,個性影響領導技巧,之間有邏輯關係,容易解釋。 問題在於再往下發展時,就碰到困難了
高管發展裡面一定會牽涉到經營的概念,我不知道現在的MBA課程是否有這個主題? 當年我唸的時候是沒有。但我在當總經理高潛力人才,帶台灣分公司的時候,設計了一些覺得自己覺得很棒的策略,用的是策略管理與策略行銷的概念,跟我亞太區的老板討論時候,他問了一句話,這樣可以賺多少錢?我答不出來。 這是實踐上一定會
很久以前做到高階主管評鑑專案,多半是建立能力標準,然後是評鑑,給報告分析回饋,然後就是挑選發展重點。這時候就開始出現好玩的事情了。 一家對手公司其實領導力的技術不怎麼樣,但抄襲這個發展程序並不難,拼拼湊湊出一些能力標準,分析後,發展重點多半落在行為層次,而且是中階主管的行為層次。例如 稱讚部屬,每日
為什麼背熟一個領導力下的行為模式,以及對應的技巧很重要,因為這些行為與技巧,可以預判未來,加上應用情境的討論,可以論證這個技巧與行為是否可以創造持續的成果。 以輔導能力中的一個技巧為例子: 輔導要問有邏輯順序的問題:例如你問對方原因,然後問對策,然後問執行的計劃與細節。你創造什麼結果? 對方因為你
這是新顧問或是發展人員常常問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先背下15到20個中階能力的行為標準。 發展高階主管與中階主管的原理很像,但少不了領導行為的改變。不管用什麼方法,總是期望一群中高階主管有那麼一點點改變,問題是改變成什麼樣子? 這時候能力標準就重要了,發展專家需要解釋發展目標,對方要學會什麼動作,以及對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信息處理方法,我對圖形圖像比較差,對英語的應用不強。但對中文閱讀與表達的精準度,特別是人才與領導力方面的敘述比較精準。所以選擇在方格子這邊創立這個主題。 這個領域故事很多,有的是驗證學術上的研究,有的是實踐過程中的經驗與故事。有的會對你的發展有幫助,可能是人才發展與管理方面,或是你要
框架與公司的管理理論 我早年接觸高階主管發展時,多半以高管行為標準與評鑑切入,再加上個性報告分析。這個好處是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個高管長這個樣子?例如個性好奇的人,決策與策略思考時,點子多。社交性高,所以人際關係技巧好等等,個性影響領導技巧,之間有邏輯關係,容易解釋。 問題在於再往下發展時,就碰到困難了
高管發展裡面一定會牽涉到經營的概念,我不知道現在的MBA課程是否有這個主題? 當年我唸的時候是沒有。但我在當總經理高潛力人才,帶台灣分公司的時候,設計了一些覺得自己覺得很棒的策略,用的是策略管理與策略行銷的概念,跟我亞太區的老板討論時候,他問了一句話,這樣可以賺多少錢?我答不出來。 這是實踐上一定會
很久以前做到高階主管評鑑專案,多半是建立能力標準,然後是評鑑,給報告分析回饋,然後就是挑選發展重點。這時候就開始出現好玩的事情了。 一家對手公司其實領導力的技術不怎麼樣,但抄襲這個發展程序並不難,拼拼湊湊出一些能力標準,分析後,發展重點多半落在行為層次,而且是中階主管的行為層次。例如 稱讚部屬,每日
為什麼背熟一個領導力下的行為模式,以及對應的技巧很重要,因為這些行為與技巧,可以預判未來,加上應用情境的討論,可以論證這個技巧與行為是否可以創造持續的成果。 以輔導能力中的一個技巧為例子: 輔導要問有邏輯順序的問題:例如你問對方原因,然後問對策,然後問執行的計劃與細節。你創造什麼結果? 對方因為你
這是新顧問或是發展人員常常問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先背下15到20個中階能力的行為標準。 發展高階主管與中階主管的原理很像,但少不了領導行為的改變。不管用什麼方法,總是期望一群中高階主管有那麼一點點改變,問題是改變成什麼樣子? 這時候能力標準就重要了,發展專家需要解釋發展目標,對方要學會什麼動作,以及對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信息處理方法,我對圖形圖像比較差,對英語的應用不強。但對中文閱讀與表達的精準度,特別是人才與領導力方面的敘述比較精準。所以選擇在方格子這邊創立這個主題。 這個領域故事很多,有的是驗證學術上的研究,有的是實踐過程中的經驗與故事。有的會對你的發展有幫助,可能是人才發展與管理方面,或是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