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主管之後,心態會有很大的轉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自己在當主管的這一個多月之中,心態上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能是因為我比較年輕就當主管吧,在我們這個行業裏面,常常看到的主管都50歲左右了,但是我卻在30歲的時候就當了一個主管,所以心態上面相較於同年齡的人來說,就會有飛躍性的成長,這也是當初為什麼會毅然決然跳出來的原因。

為什麼當主管之後,心態會有很大的轉變

為什麼當主管之後,心態會有很大的轉變

沒有人可以讓你靠了

想到前幾年我剛退伍入行的時候,那時候幾乎什麼都不懂,雖然讀的書可能不少,但是卻都派不上用場,每次要。做一些事情的時候,都還要請教資深前輩,才知道事情要怎麼樣進行

而現在當主管之後,很明顯的感覺到了,再也沒有人可以讓你靠了,應該是說我也要努力讓自己不用去靠別人,因為我認為靠別人是要還的,已經沒有人會像以前那樣無私地教你,所以也只能自立自強。遇到事情也不能夠推了,因為在這個位置只看結果,當結果不好的時候,你也只能摸摸鼻子自己認了,下一次再做得更好就是了,已經沒辦法像以前一樣,事情做不好的時候可以怪給隔壁部門,怪給哪個同事沒有給你資料。

沒有人有義務要幫你

關係的經營,現在變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沒有人有義務要幫你做任何事情,就算是老闆請你去找他要資料,他也不一定會給你,這點對我也有很大的衝擊。

因為直覺是老闆最大,老闆叫你去跟他要資料,你把老闆搬出來,應該會可能才對,但是事實是:你把天王老子搬出來都沒有用,可能這招以前很多人對他用過,所以他已經有防範了,也有可能是他的天性使然,他的個性就是對所有事情都保密的那種。

當然我自己不是這一種個性,我是一個別人跟我要非機密資料的話,我通常都會的那種人,或許連說明書都幫他寫好了。但是我發現很多人不是這樣,那這些人可能只會看你跟他的交情好不好,所以平常建立人脈就會變得很重要。當然我也是建議要多多幫助別人,因為什麼時候會需要別人的協助也說不定,付出不用求回報,但是不付出絕對不會有回報,這是一個期望值的問題。


我也感受到了當主管的好處,我個人對於權力並不是很在乎的人,所以我希望的只是下屬能夠把我交代的事情完成而已,並不會有什麼到處耍威風這種情形發生。

我更重視於團隊未來的發展,而在當主管之後,我感覺到的是時間以及思想的解放。雖然事情很多,但是我能夠在我想要做事情的時候做事,然後我也能夠把一件事情加入我的想法,不用受制於主管。光這兩點就可以支撐我繼續做下去了,所以對於當主管這件事,雖然辛苦但是我也不會後悔,好像這個是命中註定要做的事,只能咬著牙去執行了。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時候在職場上面沒辦法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我們會以為是自己的溝通技巧不足,但是其實溝通能做到的事情真的太少了。因為大部分的人,也在職場上面走跳了不少的時間,其實都能聽得懂你說的話,只是因為你開的條件不符合他的需求而已。 如果我們只是一昧的增加溝通能力的話,就有可能會落入這種認真錯方向的陷阱,我們可
我很愛玩一種遊戲,這種遊戲就是一開始什麼都沒有,可能只能用手來檢石頭、木頭等等,慢慢發展成一個自動化的生產鏈,最終目標可能是建造高級零件讓火箭升空就贏了。這種遊戲通常都可以讓我玩很久,術語是精神時光屋,就是進到這個遊戲的世界裡面,就會忘了時間的存在。 這就讓我想到,在建立團隊的過程,如果一個新來的
很多人會想說老闆什麼東西都會,但其實老闆卻可能是那個專業技術最差的人。因為要當一個管理者,從來技術就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已,其他要學習的事情太多了。 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認為要當到一個管理者,就非得要是裡面技術最好的人,不然別人就會瞧不起你,覺得你憑什麼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但是後來我又想想,這種情況
很多人都會誤以為老闆喜歡專業技術超強的人,也就是大砲等級的,好像這種人只要一出手,就可以把整件事情給處理好。雖然說專業技術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只有專業技術,而沒有具備其他能力的話,其實是主管最不樂見的事情。 我看過很多專業技術超強的人,在溝通以及表達上面有很大的問題,因為自己太專業,所以做事情都沒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職場上需要有不可取代性,薪水才可能會高。因為當你是一個不可取代的人時,老闆才願意花錢把你留下來。其實老闆都很會算,當有更便宜的人可以取代你的時候,他就會去直接找那個人來了。 其實說不可取代性也不是絕對的,而是要看老闆的能力,所以你的不可取代性是相對於老闆來說。在職場上面沒有人是不
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在職場中做事情是有速度感這件事的,而且每個人的速度不太一樣,當你做事情的速度比老闆慢的時候,就很容易被緊迫盯人,工作起來就會很難過。 我自己的習慣是做得比老闆想的速度要快一點,但是又不會太快。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老闆覺得你很認真,做起事情又不會太累。因為我是一個很偷懶的人,我
有時候在職場上面沒辦法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我們會以為是自己的溝通技巧不足,但是其實溝通能做到的事情真的太少了。因為大部分的人,也在職場上面走跳了不少的時間,其實都能聽得懂你說的話,只是因為你開的條件不符合他的需求而已。 如果我們只是一昧的增加溝通能力的話,就有可能會落入這種認真錯方向的陷阱,我們可
我很愛玩一種遊戲,這種遊戲就是一開始什麼都沒有,可能只能用手來檢石頭、木頭等等,慢慢發展成一個自動化的生產鏈,最終目標可能是建造高級零件讓火箭升空就贏了。這種遊戲通常都可以讓我玩很久,術語是精神時光屋,就是進到這個遊戲的世界裡面,就會忘了時間的存在。 這就讓我想到,在建立團隊的過程,如果一個新來的
很多人會想說老闆什麼東西都會,但其實老闆卻可能是那個專業技術最差的人。因為要當一個管理者,從來技術就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已,其他要學習的事情太多了。 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認為要當到一個管理者,就非得要是裡面技術最好的人,不然別人就會瞧不起你,覺得你憑什麼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但是後來我又想想,這種情況
很多人都會誤以為老闆喜歡專業技術超強的人,也就是大砲等級的,好像這種人只要一出手,就可以把整件事情給處理好。雖然說專業技術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只有專業技術,而沒有具備其他能力的話,其實是主管最不樂見的事情。 我看過很多專業技術超強的人,在溝通以及表達上面有很大的問題,因為自己太專業,所以做事情都沒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職場上需要有不可取代性,薪水才可能會高。因為當你是一個不可取代的人時,老闆才願意花錢把你留下來。其實老闆都很會算,當有更便宜的人可以取代你的時候,他就會去直接找那個人來了。 其實說不可取代性也不是絕對的,而是要看老闆的能力,所以你的不可取代性是相對於老闆來說。在職場上面沒有人是不
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在職場中做事情是有速度感這件事的,而且每個人的速度不太一樣,當你做事情的速度比老闆慢的時候,就很容易被緊迫盯人,工作起來就會很難過。 我自己的習慣是做得比老闆想的速度要快一點,但是又不會太快。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老闆覺得你很認真,做起事情又不會太累。因為我是一個很偷懶的人,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職場中升遷為主管,許多人面臨的挑戰與壓力常令人不安。這篇文章探討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從「管理」轉變為「助人」的思維如何提升領導能力。透過理解自身動機、優勢與情緒反應,您將更好迎接新角色,並真正幫助團隊成員成長。這是一段關於選擇與未來的思考旅程,讓每位面對升遷的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力量。
Thumbnail
幾十年前還沒畢業就先去面試幾家公司,覺得自己很幸運的被錄取了助理工程師的職位,主管蠻照顧我的,覺得很親切長得蠻像我的姊夫;主管屬於冰冷型的,並不喜歡與其他同事拉咧,剛好與我調性差不多,就做好他交辦的事項即可。 時間過得很快,五年多後受到上級重用的主管突然離職了,我就像小雞沒了母雞的羽翼,原
Thumbnail
場景:小方,在一家大型企業擔任管理部的小主管已經五年,對職場運作也算得心應手。他的上司管理部協理剛剛到任不到一個月,是總經理極力栽培的未來高層接班人之一,對工作要求自然是非常嚴格。小方一開始並不太在意這位新主管的到來,畢竟自己在公司已經待了快九年........
Thumbnail
「也許我的焦慮,可以讓你感到不孤單?」 升遷,還是轉職? 在我進入公司快一年的時候,大主管和小主管突然找上我,告訴我因為組織改組,需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隊,負責的領域與我過去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問我,願不願意擔任這個團隊的主管。當時我只覺得升官了?還有新東西可以玩?就這麼傻傻地答應了。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高居離職排行榜第二名的理由,是對主管心生不滿。 如何辨識你的主管是一位好主管,讓你可以放心繼續留在這個職場中呢?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在我心裡,其實從來沒有把當主管,列為人生的必要選項。對於主管應該要具備怎樣的功能,也如瞎子摸象。因此,當我不滿三十歲,便被拔擢成為「總監」,我總以為自己應該要像「總兼」一樣,校長兼撞鐘、司令兼跑堂,將大小事置辦得伏貼妥當。
Thumbnail
兩年後又換了一個編輯部,看見主管乙在座位上眼神空洞表情呆滯良久。由於與該主管日常相處和諧,且工作關係密切,於是向前關切。問主管乙:「你在幹嘛?」主管乙:「我在吃飽等死。」我立即閃開,心想這傢伙早上起床起錯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職場中升遷為主管,許多人面臨的挑戰與壓力常令人不安。這篇文章探討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從「管理」轉變為「助人」的思維如何提升領導能力。透過理解自身動機、優勢與情緒反應,您將更好迎接新角色,並真正幫助團隊成員成長。這是一段關於選擇與未來的思考旅程,讓每位面對升遷的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力量。
Thumbnail
幾十年前還沒畢業就先去面試幾家公司,覺得自己很幸運的被錄取了助理工程師的職位,主管蠻照顧我的,覺得很親切長得蠻像我的姊夫;主管屬於冰冷型的,並不喜歡與其他同事拉咧,剛好與我調性差不多,就做好他交辦的事項即可。 時間過得很快,五年多後受到上級重用的主管突然離職了,我就像小雞沒了母雞的羽翼,原
Thumbnail
場景:小方,在一家大型企業擔任管理部的小主管已經五年,對職場運作也算得心應手。他的上司管理部協理剛剛到任不到一個月,是總經理極力栽培的未來高層接班人之一,對工作要求自然是非常嚴格。小方一開始並不太在意這位新主管的到來,畢竟自己在公司已經待了快九年........
Thumbnail
「也許我的焦慮,可以讓你感到不孤單?」 升遷,還是轉職? 在我進入公司快一年的時候,大主管和小主管突然找上我,告訴我因為組織改組,需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隊,負責的領域與我過去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問我,願不願意擔任這個團隊的主管。當時我只覺得升官了?還有新東西可以玩?就這麼傻傻地答應了。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高居離職排行榜第二名的理由,是對主管心生不滿。 如何辨識你的主管是一位好主管,讓你可以放心繼續留在這個職場中呢?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在我心裡,其實從來沒有把當主管,列為人生的必要選項。對於主管應該要具備怎樣的功能,也如瞎子摸象。因此,當我不滿三十歲,便被拔擢成為「總監」,我總以為自己應該要像「總兼」一樣,校長兼撞鐘、司令兼跑堂,將大小事置辦得伏貼妥當。
Thumbnail
兩年後又換了一個編輯部,看見主管乙在座位上眼神空洞表情呆滯良久。由於與該主管日常相處和諧,且工作關係密切,於是向前關切。問主管乙:「你在幹嘛?」主管乙:「我在吃飽等死。」我立即閃開,心想這傢伙早上起床起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