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超好用】「轉行」、「轉換跑道」的各種英文講法總彙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應徵工作時寫的英文自傳、面試自我介紹、新人自我介紹常會講到轉行的經歷,英文都怎麼講最貼切?還有,連「被唱歌耽誤的演員張學友」和「被演戲耽誤的歌手許光漢」這樣的標題,竟然也可以用英文表達出來!?轉換跑道的6種英文講法,都在本文中全收錄。




最簡單講法:

turn(轉變、變身) from(從) A into(進入...的型態) B

第一種講法是使用英文片語「turn into」(變成)。從A角色變成B角色(turn from A into B)本身就能傳達出「轉職」的概念。


I turned from a lawyer(律師) into a full-time(全時的、全職的) writer(作家).

我從律師轉行當全職作家。




常用講法:

change(改變) jobs(工作) from A to B

中文常說「換工作」。如果你想用最貼近中文的表達方式,可以講從A角色換工作到B角色(change jobs from A to B)。注意了,很多人會忘記或沒注意到,這裡的jobs一定要用複數型,也就是要加上s。為什麼?因為你的工作變換是涉及了原本的舊工作A和新工作B這兩個,涉及兩個工作當然算是複數囉。

我們還可以把jobs(工作)替換成careers(職涯)。前者通常是指目前眼下的工作職位,可能做很久也可能只是做一段時間的;後者主要是指「跨越一大段人生階段的長久性工作職位」。


I changed careers from a shop(店鋪) owner(所有權持有者) to a full-time Youtuber(Youtube直播主).

我從店主轉行當全職Youtube直播主。




用「轉型」的概念來表達:
go from A to B

英文的go是個可以表達超多不同意思的萬用字,其中一個就是「轉型」。「go from A to B」字面上是從A前進到B,我們可聯想成從A階段前往到B階段,A軌道到B軌道,也就是一種轉型換路線的概念。有關轉型的英文,我在跨界「轉型」怎麼用英日文講?文中有更完整詳細的教學喔。


I think(認為) I will go from a taxi(計程車) driver(駕駛人) to a baker(烘培師).

我想我會從計程車司機轉行做烘培師。



學完了三種講法,接下來要教大家更進階且同樣很道地的另外三種,是你在美劇、新聞稿、職場上會聽到的,學會了它們,以後聽到老外隨口講出來,就不會聽得一頭霧水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3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譯難忘英文達人教室、譯難忘英日文:二刀流必勝自學教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外叫我們別自找麻煩,竟然是叫我們別去招惹兩種會兇巴巴的動物,你想知道是哪兩個可憐的動物苦主嗎?
有人天生個性就不是會衝夜唱的咖,有人就是看對方很不順眼不想主動示好,有人剛分手沒心情去找新對象。這種要上不上,就算衝也衝不下去的心境,英文有個很簡單而且口語談話中很常用的講法。透過這篇教學完整學起來!
調虎離山是把人支開,請君入甕是把人拐進來,兩個方向完全相反的成語,竟有一個英文字可以同時表達,怎麼可能?當然有可能!不用去想什麼「調走老虎」、「甕」的英文怎麼講,有時中文講得落落長,英文只要一個字就戳到那個點!
中文成語已經夠深奧,把成語用英文精準講出來更不容易,更何況還是這麼落落長的成語。但等等,我們可能想太多,對外國人來說,這麼長一句中文,原來英文只要用三個單字組成的句型就能搞定了!
lie in tatters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表達,怎麼使用它?透過這篇用非常簡單的概念說明給你秒懂。
「略低於10%」,厲害的人會想到把英文寫成「a little (稍微、略為) lower(較低的) than(比起) 30%」,用5個字解決。更高竿的會想到用touch,4個字就解決,而且多了一種意象上的、有畫面的語感,聽來感覺更生動。你知道怎麼講嗎?答案其實比你想得更簡單好記。
老外叫我們別自找麻煩,竟然是叫我們別去招惹兩種會兇巴巴的動物,你想知道是哪兩個可憐的動物苦主嗎?
有人天生個性就不是會衝夜唱的咖,有人就是看對方很不順眼不想主動示好,有人剛分手沒心情去找新對象。這種要上不上,就算衝也衝不下去的心境,英文有個很簡單而且口語談話中很常用的講法。透過這篇教學完整學起來!
調虎離山是把人支開,請君入甕是把人拐進來,兩個方向完全相反的成語,竟有一個英文字可以同時表達,怎麼可能?當然有可能!不用去想什麼「調走老虎」、「甕」的英文怎麼講,有時中文講得落落長,英文只要一個字就戳到那個點!
中文成語已經夠深奧,把成語用英文精準講出來更不容易,更何況還是這麼落落長的成語。但等等,我們可能想太多,對外國人來說,這麼長一句中文,原來英文只要用三個單字組成的句型就能搞定了!
lie in tatters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表達,怎麼使用它?透過這篇用非常簡單的概念說明給你秒懂。
「略低於10%」,厲害的人會想到把英文寫成「a little (稍微、略為) lower(較低的) than(比起) 30%」,用5個字解決。更高竿的會想到用touch,4個字就解決,而且多了一種意象上的、有畫面的語感,聽來感覺更生動。你知道怎麼講嗎?答案其實比你想得更簡單好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3 年,我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職業轉變,從劇場演員變成文字自由工作者,涉足 SEO 內容管理、生涯教練及公關宣傳等多元領域。我分享了在轉職過程中關鍵的心態與經驗,強調了保持好奇心、積極篩選資訊和勇於嘗試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心態,我成功擴展了自己的舒適圈,獲得了成長與啟發。希望能鼓舞有志於轉職的人們。
從今年二月至今,我對未來職涯的規劃從最起初的行銷MW,變成CRA,再變成CRO公司的法規MW,最後再回到起始點的行銷MW,這一路上可說是東彎西拐最終繞一大圈回到起點。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在職場中經歷了轉職、面試的挫折,路編通過不斷學習與進修,在35歲找到了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工作,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的職涯轉折與成長。
在我分享的一場政府單位的課程開場中,當我介紹自己時,提及我從工程師轉職為職涯顧問與講師,一位與會者舉手發問:「您是如何從工程師轉換到講師的?」。 我歸納出了三個關鍵步驟,並向與會者分享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年過完了 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換工作 換工作只有去104上找找看有什麼能做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好好談談看 你其實有四種選擇 以及各自的理由 幫助你好好思考 究竟哪一條職涯道路最適合現在的你   第一條路:不轉職 很多人在考慮轉職的同時 其實往往忘了不轉職可以是一種
Thumbnail
轉職,是許多人職涯發展路徑的一種選擇。有些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更好的機會,也有些人是對現職的不滿,而被當成改變困境的捷徑。 以下跟大家分享常見的轉職迷思,希望能幫助正在考慮轉職的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轉職的真實面貌。 從薪水的盲目追求、解決問題的過度理想化,到年齡的自我設限,重新省思職業生涯的抉擇。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3 年,我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職業轉變,從劇場演員變成文字自由工作者,涉足 SEO 內容管理、生涯教練及公關宣傳等多元領域。我分享了在轉職過程中關鍵的心態與經驗,強調了保持好奇心、積極篩選資訊和勇於嘗試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心態,我成功擴展了自己的舒適圈,獲得了成長與啟發。希望能鼓舞有志於轉職的人們。
從今年二月至今,我對未來職涯的規劃從最起初的行銷MW,變成CRA,再變成CRO公司的法規MW,最後再回到起始點的行銷MW,這一路上可說是東彎西拐最終繞一大圈回到起點。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在職場中經歷了轉職、面試的挫折,路編通過不斷學習與進修,在35歲找到了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工作,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的職涯轉折與成長。
在我分享的一場政府單位的課程開場中,當我介紹自己時,提及我從工程師轉職為職涯顧問與講師,一位與會者舉手發問:「您是如何從工程師轉換到講師的?」。 我歸納出了三個關鍵步驟,並向與會者分享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年過完了 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換工作 換工作只有去104上找找看有什麼能做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好好談談看 你其實有四種選擇 以及各自的理由 幫助你好好思考 究竟哪一條職涯道路最適合現在的你   第一條路:不轉職 很多人在考慮轉職的同時 其實往往忘了不轉職可以是一種
Thumbnail
轉職,是許多人職涯發展路徑的一種選擇。有些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更好的機會,也有些人是對現職的不滿,而被當成改變困境的捷徑。 以下跟大家分享常見的轉職迷思,希望能幫助正在考慮轉職的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轉職的真實面貌。 從薪水的盲目追求、解決問題的過度理想化,到年齡的自我設限,重新省思職業生涯的抉擇。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