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超好用】「轉行」、「轉換跑道」的各種英文講法總彙整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應徵工作時寫的英文自傳、面試自我介紹、新人自我介紹常會講到轉行的經歷,英文都怎麼講最貼切?還有,連「被唱歌耽誤的演員張學友」和「被演戲耽誤的歌手許光漢」這樣的標題,竟然也可以用英文表達出來!?轉換跑道的6種英文講法,都在本文中全收錄。




最簡單講法:

turn(轉變、變身) from(從) A into(進入...的型態) B

第一種講法是使用英文片語「turn into」(變成)。從A角色變成B角色(turn from A into B)本身就能傳達出「轉職」的概念。


I turned from a lawyer(律師) into a full-time(全時的、全職的) writer(作家).

我從律師轉行當全職作家。




常用講法:

change(改變) jobs(工作) from A to B

中文常說「換工作」。如果你想用最貼近中文的表達方式,可以講從A角色換工作到B角色(change jobs from A to B)。注意了,很多人會忘記或沒注意到,這裡的jobs一定要用複數型,也就是要加上s。為什麼?因為你的工作變換是涉及了原本的舊工作A和新工作B這兩個,涉及兩個工作當然算是複數囉。

我們還可以把jobs(工作)替換成careers(職涯)。前者通常是指目前眼下的工作職位,可能做很久也可能只是做一段時間的;後者主要是指「跨越一大段人生階段的長久性工作職位」。


I changed careers from a shop(店鋪) owner(所有權持有者) to a full-time Youtuber(Youtube直播主).

我從店主轉行當全職Youtube直播主。




用「轉型」的概念來表達:
go from A to B

英文的go是個可以表達超多不同意思的萬用字,其中一個就是「轉型」。「go from A to B」字面上是從A前進到B,我們可聯想成從A階段前往到B階段,A軌道到B軌道,也就是一種轉型換路線的概念。有關轉型的英文,我在跨界「轉型」怎麼用英日文講?文中有更完整詳細的教學喔。


I think(認為) I will go from a taxi(計程車) driver(駕駛人) to a baker(烘培師).

我想我會從計程車司機轉行做烘培師。



學完了三種講法,接下來要教大家更進階且同樣很道地的另外三種,是你在美劇、新聞稿、職場上會聽到的,學會了它們,以後聽到老外隨口講出來,就不會聽得一頭霧水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3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譯難忘英文達人教室、譯難忘英日文:二刀流必勝自學教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外語自學大丈夫!語感王私藏祕笈
29.0K會員
1.1K內容數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文中提到 中年轉職的問題 跟我目前處境很像 只是差別在於 主動離職 被動離職 不管是怎麼情況 都還是要面對新的工作場域及挑戰 作者憲哥提出四點建議 1.資源整合 2.結合趨勢 3.機會成本 4.不斷學習 真的非常貼切 期許自己 1.積跬步,朝目標前進 2.低姿態,向多方學習 3.常梳理,建個人模板
Thumbnail
文中提到 中年轉職的問題 跟我目前處境很像 只是差別在於 主動離職 被動離職 不管是怎麼情況 都還是要面對新的工作場域及挑戰 作者憲哥提出四點建議 1.資源整合 2.結合趨勢 3.機會成本 4.不斷學習 真的非常貼切 期許自己 1.積跬步,朝目標前進 2.低姿態,向多方學習 3.常梳理,建個人模板
Thumbnail
你一定會說,我就是不知道該轉往哪個行業阿,這問題不可能有最佳解答 不管如何,你一定要先從『認識自己』開始 你真的了解自己十年後、五年後希望生活的模樣嗎? 當你可以有一個很清晰的圖像在你腦海(沒錯!一定要圖像才會足夠具體) 包含你想要的生活型態(朝九晚五、或許圖裡還有家庭和樂的溫暖氛圍、可能還有小孩
Thumbnail
你一定會說,我就是不知道該轉往哪個行業阿,這問題不可能有最佳解答 不管如何,你一定要先從『認識自己』開始 你真的了解自己十年後、五年後希望生活的模樣嗎? 當你可以有一個很清晰的圖像在你腦海(沒錯!一定要圖像才會足夠具體) 包含你想要的生活型態(朝九晚五、或許圖裡還有家庭和樂的溫暖氛圍、可能還有小孩
Thumbnail
應徵工作的英文自傳、面試自我介紹、新人自我介紹常講到轉行的經歷,英文都怎麼講最貼切?還有,連「被唱歌耽誤的演員張學友」和「被演戲耽誤的歌手許光漢」這樣的標題,竟然也可以用英文表達出來!?轉換跑道的6種英文講法,都在本文中全收錄。
Thumbnail
應徵工作的英文自傳、面試自我介紹、新人自我介紹常講到轉行的經歷,英文都怎麼講最貼切?還有,連「被唱歌耽誤的演員張學友」和「被演戲耽誤的歌手許光漢」這樣的標題,竟然也可以用英文表達出來!?轉換跑道的6種英文講法,都在本文中全收錄。
Thumbnail
今天早上看到台灣新世代夢幻職業排行榜,前三名不再是我剛出社會那年代的「師字輩」:醫師、律師、老師,反倒是Youtuber,工程師,軍警消,頗為感慨...不論你現在做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歡的,你都可以用韓文介紹自己時提到職業,或是你也能告訴新朋友未來夢想的工作,雖然我不是神燈,沒辦法幫你實現夢想,但我可
Thumbnail
今天早上看到台灣新世代夢幻職業排行榜,前三名不再是我剛出社會那年代的「師字輩」:醫師、律師、老師,反倒是Youtuber,工程師,軍警消,頗為感慨...不論你現在做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歡的,你都可以用韓文介紹自己時提到職業,或是你也能告訴新朋友未來夢想的工作,雖然我不是神燈,沒辦法幫你實現夢想,但我可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Thumbnail
轉職的這條路上,原先的想法其實是相對單純的,參加培訓、培養實力然後找工作面試,大概就是這樣的念頭,事實上這也是社會上大部分的人真的想要轉職可能會歷經的路。就像你去職訓局學個 CNC、電腦繪圖、木工這樣的方式就是一種自我培訓,而我想要轉職教師的話當然就是要開始尋找教師類的培訓了。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參
Thumbnail
轉職的這條路上,原先的想法其實是相對單純的,參加培訓、培養實力然後找工作面試,大概就是這樣的念頭,事實上這也是社會上大部分的人真的想要轉職可能會歷經的路。就像你去職訓局學個 CNC、電腦繪圖、木工這樣的方式就是一種自我培訓,而我想要轉職教師的話當然就是要開始尋找教師類的培訓了。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參
Thumbnail
轉職真的好難,我也覺得! 但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火花,這件事是無庸置疑的。 現在開始練習肯定不算晚,找出他並在職涯中綻放吧! 我將在文章中與你分享,我如何從服務業走到資訊業:)
Thumbnail
轉職真的好難,我也覺得! 但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火花,這件事是無庸置疑的。 現在開始練習肯定不算晚,找出他並在職涯中綻放吧! 我將在文章中與你分享,我如何從服務業走到資訊業:)
Thumbnail
工作對你來說是生活還是生存? 人的一生,是為生存活著,還是為生活而活著?生存和生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生存,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生活,是為了體現人生價值和意義而活著。 生存,就是為了吃穿住行生老病死而奔波勞碌;生活,是為了實現終極理想而跋涉攀登。 ....
Thumbnail
工作對你來說是生活還是生存? 人的一生,是為生存活著,還是為生活而活著?生存和生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生存,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生活,是為了體現人生價值和意義而活著。 生存,就是為了吃穿住行生老病死而奔波勞碌;生活,是為了實現終極理想而跋涉攀登。 ....
Thumbnail
我不知道接下來要去哪裡,似乎要很確定下一步才敢走下一步,但我又該如何確認?如果我又選錯該怎麼辦?內心有好多的擔憂,在這些來回提問題過程中,發現一件事:若硬要在此刻確定「我以後一定要成為什麼」,我更下不了決定.....
Thumbnail
我不知道接下來要去哪裡,似乎要很確定下一步才敢走下一步,但我又該如何確認?如果我又選錯該怎麼辦?內心有好多的擔憂,在這些來回提問題過程中,發現一件事:若硬要在此刻確定「我以後一定要成為什麼」,我更下不了決定.....
Thumbnail
轉換工作是每一個人在職業生涯會面臨的問題,可是轉換工作絕對不只是「加薪」這件事而已。 職業生涯就像一個旅程,你知道你大概想去的地方,你手頭沒有精確的GoogleMap,青春就是旅費,這中間就得靠自己張羅交通工具。
Thumbnail
轉換工作是每一個人在職業生涯會面臨的問題,可是轉換工作絕對不只是「加薪」這件事而已。 職業生涯就像一個旅程,你知道你大概想去的地方,你手頭沒有精確的GoogleMap,青春就是旅費,這中間就得靠自己張羅交通工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