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見的需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與一個名男性聊天,算是普通交情的友人。
透過聊天才得知他的母親因乳癌離世。
他好意提醒,女生們若發現有硬塊要快去查檢。
我覺察到我內在的心聲是:若我癌症往生,也沒什麼不好。也許我父母還能拿到一筆保險,我可以不帶著罪惡感死去。畢竟生病是個好藉口。
我…沒有把覺察到的這些話表達出來,可能會影響到他對於母親求生意志想要存活的那份信念(某些療癒的課程,會去解讀癌症是自體細胞病變,有些人會「利用」生病達到某些目的)。
以在外在條件來說,我給別人的印象可能是可靠、負責任。而我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就會上網找解答或自學;我某些工作經驗,也會想被他人善用。但我不想被當成工具人(簡單說就是施與受的不平衡)使用,但我知道我做的一些付出,只是想被看見。

我今天在回顧付出的事情,看到自己的舊模式,正在學習適時的抽離。
是件好事,因為我比以前更進步了~有意識的生活。同時,我也很難過,勾起了我童年內在創傷,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異,父母又有各自婚姻、各自的生活。
埋在我心深處,我最不想面對的課題:被拋棄/丟棄/孤獨感。
我自認我是滿能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不過偶爾我也看見自己也想與他人的相處是歡樂的,再看更深入是我羨慕別人的家庭和樂。那份愛的凝聚力,美好且強大。
不論我在工作上或是在伴侶前的表現,都要求自己近乎完美,不敢讓人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最害怕的是不被需要,內在更深層的是恐懼被拋棄/丟棄的感受。我太清楚別人的需要,而順著對方的需要,我壓抑了自我內在的反抗,積久了會產生情緒爆發。
現在我就不壓抑了,很直白的跟他人說出我的感受及需求。捍衛自己的感受及權益,別人才會尊重自己。讓自己一直處在委屈或是不願破壞長輩的某些平衡,他們就會把責任放到晚輩身上。
可不可以,看看我。
可不可以陪著我。
請求您們(我的父母)留下來,不要離開我
…我彷彿看到內在小女孩,哀求著。
我自己躺在床上哭泣的去感受那份悲傷,放空先接受當下的狀態。
接下暫停鍵,我接納我所有脆弱的一面,我知道我正在傷心難過。我正在學習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
還有我,我在。我會努力的學著去愛妳。謝謝妳,一直陪在我身邊,對不起,因為太痛,我不想去感受妳的存在。請原諒我,我現在會學著努力去愛妳,不讓妳受委屈。
慢慢來,比較快…
願大家能包容自己的悲傷是存在的。
請讓我重新學習愛妳,妳將會是我心中的小公主。由我來保護妳。
我走在靈性成長的道路上, 願能遇到靈魂夥伴們,讓我們一起成長。 祝福我們在人世間,把自己的靈性找回。 願我們在平靜中,遇見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人們的娛樂就是懂的開車的過程中,不失禮節又不會太超過~
小時候的我們 會把脆弱 展現在自己的父母面前 然而常時間 被打壓的言語 不被同理的情緒 藏在深處的悲傷 只能透過表意識的憤怒來取代 小小的孩子 還不太懂什麼是溝通 什麼是感受 父母也不太懂 怎麼溝通跟表達感受 長大的我們 選擇性脆弱 信任有時候,也很脆弱 誤會跟謊言 輕易打垮彼此的信任 事過境遷
無意間看到葳老闆在解釋為什麼要結婚,引起我的好奇來觀看。 嗯…我生命中有遇到一位讓我想婚的對象,但卻因種種原因後來還是分開了…之後,就沒有遇到讓我有想婚的對象。另一部份是人到了一個歲數後,太習慣一個人的自由,除非很愛…或是對方是很尊重我的生活。不然在亞洲社會的女性,婚後大多都會被媳婦道德標準給綁架。
最近與一群夥伴一起,只有一個男性~讓我考慮我是不是該矜持點… 生活有點無聊~於是開車來調劑生活~ 其實我不是一個正經八百的女性XD~開玩笑的啦~ 生活該認真的時候要認真~該玩的時候就要認真玩~ 不過我也要先申明,我是私下可以開玩笑,台面上我是開不起。 其實我有時候不是故意要開車的,只是不小心就有人
我在2016年到圖書館借書,看到《心靈療癒自助手冊》,帶我走向自我覺察的路上。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內心的狀態,並不理想。當時還未接觸到身心靈相關課程時,倒是先看書。想從書中找答案。 在一個巧合之下,得知張老師全球資訊網有開身心靈相關課程。當時有看到一門「家族系統排列」的課程,我會選這堂課的原因,很單
今天來分享一位作者:拜倫.凱蒂、史蒂芬.米切爾的二本書。 《一念之轉:四句話改變你的人生》 《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 作者以生活常見的事件做為舉列,簡單易懂。 並以自我反問的方式,把重心回歸到自己身上。 對於每個想改變/控制他人的意念/想法,都來自於自己內在,對外在的投射。 二本書有助於自我覺
大人們的娛樂就是懂的開車的過程中,不失禮節又不會太超過~
小時候的我們 會把脆弱 展現在自己的父母面前 然而常時間 被打壓的言語 不被同理的情緒 藏在深處的悲傷 只能透過表意識的憤怒來取代 小小的孩子 還不太懂什麼是溝通 什麼是感受 父母也不太懂 怎麼溝通跟表達感受 長大的我們 選擇性脆弱 信任有時候,也很脆弱 誤會跟謊言 輕易打垮彼此的信任 事過境遷
無意間看到葳老闆在解釋為什麼要結婚,引起我的好奇來觀看。 嗯…我生命中有遇到一位讓我想婚的對象,但卻因種種原因後來還是分開了…之後,就沒有遇到讓我有想婚的對象。另一部份是人到了一個歲數後,太習慣一個人的自由,除非很愛…或是對方是很尊重我的生活。不然在亞洲社會的女性,婚後大多都會被媳婦道德標準給綁架。
最近與一群夥伴一起,只有一個男性~讓我考慮我是不是該矜持點… 生活有點無聊~於是開車來調劑生活~ 其實我不是一個正經八百的女性XD~開玩笑的啦~ 生活該認真的時候要認真~該玩的時候就要認真玩~ 不過我也要先申明,我是私下可以開玩笑,台面上我是開不起。 其實我有時候不是故意要開車的,只是不小心就有人
我在2016年到圖書館借書,看到《心靈療癒自助手冊》,帶我走向自我覺察的路上。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內心的狀態,並不理想。當時還未接觸到身心靈相關課程時,倒是先看書。想從書中找答案。 在一個巧合之下,得知張老師全球資訊網有開身心靈相關課程。當時有看到一門「家族系統排列」的課程,我會選這堂課的原因,很單
今天來分享一位作者:拜倫.凱蒂、史蒂芬.米切爾的二本書。 《一念之轉:四句話改變你的人生》 《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 作者以生活常見的事件做為舉列,簡單易懂。 並以自我反問的方式,把重心回歸到自己身上。 對於每個想改變/控制他人的意念/想法,都來自於自己內在,對外在的投射。 二本書有助於自我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從小到大,我遇到許多想要幫助我、指導我、教育我的人,包括我的父母、家人、朋友,所有的人都對我很好,告訴我應該要怎麼做、甚至於服務周到的幫我完成我所遇到困難的每一件事,導致我的潛意識中,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我是一個無用的人。 長大了,我也萌生了強烈想幫助他人的渴望,而在予以協助之後,內心會有股莫名
原來我是一個焦慮 內耗的人,獨一獨二 僅此而已。 內耗的人就是不斷地需要吸取別人的能量,來滿足跟緩解自己的焦慮感,以為我這麼多年一直覺得我自己是內向的人 ,其實我是不斷的需要外界 跟身邊的人不斷給我提供能量來滿足自己的被需要感。 「不管他身邊有誰 他就是不愛我」 曾經的我想著他會對其他的女人有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從小到大,我遇到許多想要幫助我、指導我、教育我的人,包括我的父母、家人、朋友,所有的人都對我很好,告訴我應該要怎麼做、甚至於服務周到的幫我完成我所遇到困難的每一件事,導致我的潛意識中,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我是一個無用的人。 長大了,我也萌生了強烈想幫助他人的渴望,而在予以協助之後,內心會有股莫名
原來我是一個焦慮 內耗的人,獨一獨二 僅此而已。 內耗的人就是不斷地需要吸取別人的能量,來滿足跟緩解自己的焦慮感,以為我這麼多年一直覺得我自己是內向的人 ,其實我是不斷的需要外界 跟身邊的人不斷給我提供能量來滿足自己的被需要感。 「不管他身邊有誰 他就是不愛我」 曾經的我想著他會對其他的女人有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