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習慣,不時也面臨著怠惰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培養出的習慣,無論運動、飲食、閱讀或是各種你想要培養的行為,在培養過程中都會面臨的怠惰期,其中也是因為一部分做初的動機隨著時間慢慢的減少,因此也開始怠惰並且質疑持續下去有什麼幫助。

但還好的是當我們之前不斷的執行習慣行為後,也讓執行這事情的難度降低,因為你習慣了、上手了,因此阻礙你的程度也下降了不少。

因此在動機降低,但同時難度也降低的情況下,雖然有點怠惰跟懷疑,但還是能順利的持續下去。

就像我持續產出文章的習慣也正面臨同樣問題,開始懷疑一直寫能幹嘛,但一方面又因為已經輸入了許多培養習慣的知識,因此要產出文章越來越得心應手,只要想到標題要寫些什麼,內容自然就隨心所欲的完成了。

而只要熬過這倦怠期,這習慣就可以說是妥妥的養成了。

如果你也被同樣的情況困擾,開始不想做你正在養成的習慣,最重要的就是先降低他的難度,有做就好,熬過這個自我懷疑的階段,離養成習慣就不遠了!

avatar-img
5會員
29內容數
建立好習慣,一步步改造自己的人生。無法意識到你的習慣,你就會被他控制,接著把他稱之為命運。我會分享各種習慣養成的技巧,以及我如何培養各種小習慣,透過養成這些習慣,將人生一步步往理想的生活邁進。無論是工作、健康、自我成長,都能透過習慣建立的方式,讓自己越來越滿意自己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tness RE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無論是原子習慣或是各養成習慣的書籍,全都告訴我們一件事:習慣的執行得透過提示來觸發。 而提示的方式很多,比如你可以把之前已經有的習慣當成一個提示,像是刷牙後閱讀、睡覺前冥想;又或者是工具提示,比如設定APP提醒你該做什麼事,而最讓人潛移默化的提示,就是「改造環境」。 你想培養運動習慣,就讓你的周
心理學上做過一個實驗,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同一班學生,不依據學生學習能力分成兩組,並跟帶班的老師說其中一組是經過篩選,學習能力較好的組別,另一組則是學習能力較差的組別。 在經過一學期之後,被告知學習能力較好的組別,學習中的學習參與度及學習表現都比另一組來得好,最後的成績也是如此。 但一剛開始其實
我們在試圖養成一個新習慣的時候,很常遇到一天都快過完了,才發現自己忘了做這件事。比如一天都快過完了,才驚覺自己今天還沒閱讀或是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因此如果能讓要養成的習慣提示能清楚、明顯,就很容易提醒我們要做這些事。 是我會把書放在家裏常活動的地方,像是客廳、臥室,因此很容易就會接受到提醒,告訴
利用設定小目標,讓自己能在沒有壓力下來行動,是非常容易成功執行的方式。但利用小習慣找技巧時,很容易會陷入一個陷阱,會讓我們感到壓力而開始想逃避。 這陷阱就是「目標膨脹」
我們開始計畫想要養成的習慣,會安排很多行程、菜單,這些都讓我們充滿幹勁,覺得有一天一定會達成這些目標。 但也往往發現越是這樣想,中間的阻礙越大。
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一定剛開始會有目標,透過目標產生動力,然後開始行動(假設真的開始行動)。 像我要減肥二十公斤,目標明確,然後開始使用各種減肥法,無論是生酮、低碳、168或各種斷食法、喝奶昔,再加上每天去健身房狂操猛練。終於減掉20公斤了。接下來呢?
無論是原子習慣或是各養成習慣的書籍,全都告訴我們一件事:習慣的執行得透過提示來觸發。 而提示的方式很多,比如你可以把之前已經有的習慣當成一個提示,像是刷牙後閱讀、睡覺前冥想;又或者是工具提示,比如設定APP提醒你該做什麼事,而最讓人潛移默化的提示,就是「改造環境」。 你想培養運動習慣,就讓你的周
心理學上做過一個實驗,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同一班學生,不依據學生學習能力分成兩組,並跟帶班的老師說其中一組是經過篩選,學習能力較好的組別,另一組則是學習能力較差的組別。 在經過一學期之後,被告知學習能力較好的組別,學習中的學習參與度及學習表現都比另一組來得好,最後的成績也是如此。 但一剛開始其實
我們在試圖養成一個新習慣的時候,很常遇到一天都快過完了,才發現自己忘了做這件事。比如一天都快過完了,才驚覺自己今天還沒閱讀或是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因此如果能讓要養成的習慣提示能清楚、明顯,就很容易提醒我們要做這些事。 是我會把書放在家裏常活動的地方,像是客廳、臥室,因此很容易就會接受到提醒,告訴
利用設定小目標,讓自己能在沒有壓力下來行動,是非常容易成功執行的方式。但利用小習慣找技巧時,很容易會陷入一個陷阱,會讓我們感到壓力而開始想逃避。 這陷阱就是「目標膨脹」
我們開始計畫想要養成的習慣,會安排很多行程、菜單,這些都讓我們充滿幹勁,覺得有一天一定會達成這些目標。 但也往往發現越是這樣想,中間的阻礙越大。
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一定剛開始會有目標,透過目標產生動力,然後開始行動(假設真的開始行動)。 像我要減肥二十公斤,目標明確,然後開始使用各種減肥法,無論是生酮、低碳、168或各種斷食法、喝奶昔,再加上每天去健身房狂操猛練。終於減掉20公斤了。接下來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養成寫作習慣,其實就是戒掉「不寫作的壞習慣」 ​ 想養成寫作習慣?我勸你放棄比較快。​ 因為建立習慣,必須先經歷痛苦。 所有技巧、訣竅都逃不過這命運。 ​ 那些看起來容易、激勵人心的建議,都是「看的時候很有道理,看完還是決定等一等、先放棄」。 ​ 「養成寫作習慣」的條件只有
Thumbnail
閱讀《原子習慣》後,我開始從六月起培養好習慣,通過習慣堆積策略,早上靜心和晚間寫作,形成日常規律。書中提到,成功最大的威脅是無聊,持續的練習和自律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我相信,這些小改變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最終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
Thumbnail
每當我下定決心要改變的時候,熱情往往撐不過幾天。那種感覺讓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意志力真的那麼薄弱,為什麼別人都能輕鬆做到,而我卻總是在原地打轉? 再翻了相關書籍、上網查資料後,我發現,問題根本不是在於我不夠努力,而是在於,我沒有建立好一個能有效運作的「習慣系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既要又要」的心態對新習慣養成的影響,強調「專注於一項目標」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透過專注寫作,從高期望和挫折中學習到的教訓,並指出興趣比意志力更能推動習慣的養成。結尾提供了改善習慣養成的祕訣,鼓勵讀者一次專注於一個新習慣,最終能夠提高「成功的機率」和「快樂的感受」。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
Thumbnail
通常我們無法成功養成一個習慣,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我們想要做「大」的改變,當改變不大的時候,就乾脆放棄。這也是我們常常失敗的主要原因,我個人過往也有不少類似的經驗,例如在年初時想說要開始來每天寫日記,也去買了自己喜歡的日記本跟筆,然後就開始寫。前面幾天動機很高,也會將每天的想法、工作的心得都如實的寫下,
改掉「壞」習慣是一件好事;可是改掉一個「好」習慣,事情感覺就不太對勁,所以決定還是先維持更新好了,反正也已經習慣每天紀錄生活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養成寫作習慣,其實就是戒掉「不寫作的壞習慣」 ​ 想養成寫作習慣?我勸你放棄比較快。​ 因為建立習慣,必須先經歷痛苦。 所有技巧、訣竅都逃不過這命運。 ​ 那些看起來容易、激勵人心的建議,都是「看的時候很有道理,看完還是決定等一等、先放棄」。 ​ 「養成寫作習慣」的條件只有
Thumbnail
閱讀《原子習慣》後,我開始從六月起培養好習慣,通過習慣堆積策略,早上靜心和晚間寫作,形成日常規律。書中提到,成功最大的威脅是無聊,持續的練習和自律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我相信,這些小改變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最終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
Thumbnail
每當我下定決心要改變的時候,熱情往往撐不過幾天。那種感覺讓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意志力真的那麼薄弱,為什麼別人都能輕鬆做到,而我卻總是在原地打轉? 再翻了相關書籍、上網查資料後,我發現,問題根本不是在於我不夠努力,而是在於,我沒有建立好一個能有效運作的「習慣系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既要又要」的心態對新習慣養成的影響,強調「專注於一項目標」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透過專注寫作,從高期望和挫折中學習到的教訓,並指出興趣比意志力更能推動習慣的養成。結尾提供了改善習慣養成的祕訣,鼓勵讀者一次專注於一個新習慣,最終能夠提高「成功的機率」和「快樂的感受」。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
Thumbnail
通常我們無法成功養成一個習慣,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我們想要做「大」的改變,當改變不大的時候,就乾脆放棄。這也是我們常常失敗的主要原因,我個人過往也有不少類似的經驗,例如在年初時想說要開始來每天寫日記,也去買了自己喜歡的日記本跟筆,然後就開始寫。前面幾天動機很高,也會將每天的想法、工作的心得都如實的寫下,
改掉「壞」習慣是一件好事;可是改掉一個「好」習慣,事情感覺就不太對勁,所以決定還是先維持更新好了,反正也已經習慣每天紀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