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一下原先寫不太出來的政治議題
罵不罵不重要,我只在乎有沒有對得起自己的選擇。
那天看到有新聞說,土城一間國中學生段考因為違反考試規則被扣大量分數,家長找來官員向評分老師關說,事後官員遭到起底的事件;說實在這種走後門的事情一定天天都在上演。
是大部分外國人會疑惑:你們到底為什麼可以都沒有什麼反應。
就如同新聞環境,人民其實有感,但大多時候不會站出來當出頭鳥,好像就是只求一個集體「心照不宣」,反正人民不想捲入這樣的事情,也拿這種人沒皮條,明早醒來繼續吃瓜看別人的人格可以毀滅到什麼程度。
就大社會氛圍吧,即使最後一名也還有旁的比得過,就沒輸。
...
意外的發現這其實是個大議題,只是我們平日草率慣了。
上一次提到它,在於一般人之所以越往後越難做出重大決策的原因。
出於,我們對待每一次的選擇態度都相當輕率不謹慎,比方說可以小方法帶過處理的事件,就偏選鬧大的那個,總是在放過自己的時刻,選擇了與人糾纏個沒完,這樣的人堆疊出來的個性跟歷程,他是沒辦法說服我自己的能力高過於他人。
這題想說的則是跟政治候選人有關,關於我們可以如何做出健康的選擇。
引起我去想這題的動機,去年底 (2023) 一場成大的講座「青聽南成」,第一位到來的總統候選人是柯文哲;時間有限之下四個講題當中,國策面是最完整的,大部分的題目都可以用「文化」去解釋,其保留的細想空間,確實是個好答案。
校板不少留言都不喜歡同學關於生活面的提問,不過就政治即生活而言還是值得的。
我們手上的票到底可以如何運用?
要研究的就是做選擇的「篩選標準」。
事實上我目前沒有一套通則可以明確表示:就照這個樣子去觀察、去決定就能做出最有利人民生活的選擇,但當然也不會完全不做功課就瞎亂蓋一通,以前常說現在官場環境也有人民的鍋,細究緣由之一大概就是:
我們在政治方面的考量,對比我們在篩選朋友的眼光遠不夠嚴格。
意思是說,如果你只是想要投一個不會損害到自己利益的人,那隔壁縣市就存在很多這樣的路人了,如果你要的是生活有更多資金可以運用,現實中也不缺乏有錢的人去跟他交換條件;換言之把生活很多層面能排除的條件排除掉,差不多就是「選賢與能」。
反著說也是對的,平常小決定做得亂七八糟,也就分不出什麼觀點是重要的了。
...
餘下的空間你可以透過方格子既有功能,與我的內容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