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孩子情緒崩潰怎麼辦?對方無禮地大罵大叫:因為他還沒找到「省力」的互動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孩子2~3歲時,會說「幫忙」,但是每次遇到關卡過不去時,還是會忘記冷靜地說,依舊哭哭啼啼說不清楚。

依實際需求執行:

1.輕輕地抱住他。

如果他不願意,我就隔一段距離,安靜地等他平靜下來。

如果我當下趕時間,會改用「轉移注意力」,堅持帶離現場。

2.修復關係,例如:要求超出對方能力範圍的規矩,給予真誠地道歉。

3.對方平靜下來後,開始討論雙方可以接受的溝通方式,例如:想找人幫忙,請用說的,想好再慢慢的說。

------

孩子用哭的,我就不正面回應孩子的要求,只關心孩子的情緒&擁抱。我會一直幫孩子將情緒命名,用語言同理孩子的情緒(例如:因為媽媽不同意,所以你正在難過嗎?)。

孩子用說的,我就盡力幫忙。

------

我說我是紅色,表示我正在生氣。

我是綠色,表示我很開心。

------

如果親子關係已經長期惡化,無計可施,請記得尋求專業人士幫忙哦!


陪孩子一起用詞語、顏色分辨情緒吧。

這些內容,如有不周到的地方,再請多指教,感謝。


感謝您看到這裡,感謝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打賞,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打賞連結

(全文完)

═══

完成重要VS.過程重要

https://vocus.cc/article/6525a180fd89780001c5fcd0

═══

新手爸媽教養懶人包

https://vocus.cc/article/651fb52ffd897800018f5375

https://youtu.be/W-5g63ASYHc

═══

關於我,想說:

https://vocus.cc/salon/cvdreamlife/about

═══

Facebook | Instagram | Threads | YouTube | 方格子Vocus | X(twitter)

搜尋:CV 教養生活

═══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Email : cvdreamlife@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3/11/30
根據我的觀察,媽媽一直陪伴在身邊的小孩,入學後情緒會比其他兒童穩定,帶小孩先苦後甘的道理,真的很重要。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1
薇亦柔止 感謝您的回饋!您真的是位用心的媽媽,把孩子教得這麼懂事!
築夢人-avatar-img
2023/12/04
看起來,不光是小朋友需要學習,連為人父母也要隨時學習。這種親子間的代溝,希望不是條鴻溝。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4
築夢人 感謝您的回饋!是啊,育兒真的不容易。
李英華-avatar-img
2023/12/01
「請記得尋求專業人士幫忙哦!」現在Google 一下, 可找到專家的建議, 真的, 不能用實驗的, 多參考做過研究的專家。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1
李英華 感謝您的回饋!相關文章確實很多,可以找信任的專業人士哦,祝福您與家人相處融洽!
Eric H-avatar-img
2023/11/30
很多时候,大人用他的脑力和智力理解2-3岁孩子,结果摩擦出现。谢谢您的分享!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1
Eric H 感謝您的回饋!在負面情緒出現時,同理心很難運行,需要刻意練習。
安立格-avatar-img
2023/11/30
對沒經驗的父母而言,親子關係的維繫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1
安立格 好棒啊!感謝您無私地分享!
avatar-img
CV教養生活 | Vita Huang
273會員
353內容數
觀察力X想像力X創造力X 油畫棒創藝教練Vita Huang🎨,是位媽媽。 親子育兒🧑‍🍼生活實境體驗🤹 資訊爆炸的時代,家事依舊一件也沒少。在此提供一些自己覺得好用的育兒方式,讓大家多出時間陪伴孩子。官方LINE:@005ypbyo。 合作邀約請洽Email :cvdreamlife@gmail.com
2024/09/16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2024/09/16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2024/06/06
預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Thumbnail
2024/06/06
預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允許情緒不是要溺在情緒裡 #講出眼前的顏色加物品 昨晚21:30時,燁還在家裡用輕球練習投籃 我限制並制止孩子後,燁因失望而哇哇大哭 真的是哇哇大哭,整張臉皺在一起那種 想想,燁也才小二…真的還只是個孩子啊! 睡覺時間到了,孩子還想摸球、練習投籃 「你喜歡打球很好,不過什麼時間做什麼
Thumbnail
#允許情緒不是要溺在情緒裡 #講出眼前的顏色加物品 昨晚21:30時,燁還在家裡用輕球練習投籃 我限制並制止孩子後,燁因失望而哇哇大哭 真的是哇哇大哭,整張臉皺在一起那種 想想,燁也才小二…真的還只是個孩子啊! 睡覺時間到了,孩子還想摸球、練習投籃 「你喜歡打球很好,不過什麼時間做什麼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安親班接孩子回家後,發現她尚未完成功課,我責怪她沒有把握時間把作業寫完,孩子解釋因為擦拭寫不好的字用了許多時間。我敦促她趕快寫,以免來不及去上晚上的才藝課。   安頓好小孩,我在廚房忙著,聽到在寫字的小孩突然情緒失控,在生字簿亂畫一通,她心急的想寫好,但過了半小時,卻只寫了三個字,她崩潰大哭著說
Thumbnail
安親班接孩子回家後,發現她尚未完成功課,我責怪她沒有把握時間把作業寫完,孩子解釋因為擦拭寫不好的字用了許多時間。我敦促她趕快寫,以免來不及去上晚上的才藝課。   安頓好小孩,我在廚房忙著,聽到在寫字的小孩突然情緒失控,在生字簿亂畫一通,她心急的想寫好,但過了半小時,卻只寫了三個字,她崩潰大哭著說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害怕是一種感受,所以我們直接叫孩子「不要害怕」是無效的,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他說:「沒什麼好怕的!」更會讓孩子覺得無能。
Thumbnail
害怕是一種感受,所以我們直接叫孩子「不要害怕」是無效的,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他說:「沒什麼好怕的!」更會讓孩子覺得無能。
Thumbnail
一天,在台北車站的月台等捷運,聲嘶力竭的「不要」劃破天際,因為離我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見到三、四歲大的孩子,坐在地上就是不願意走,身旁的大人也火了:「你這孩子就是不乖…」。大人的訓誡顯然沒發揮效果,孩子歇斯底里起來,伴隨哭聲的「不要」更大聲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每個人都不陌生
Thumbnail
一天,在台北車站的月台等捷運,聲嘶力竭的「不要」劃破天際,因為離我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見到三、四歲大的孩子,坐在地上就是不願意走,身旁的大人也火了:「你這孩子就是不乖…」。大人的訓誡顯然沒發揮效果,孩子歇斯底里起來,伴隨哭聲的「不要」更大聲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每個人都不陌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