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習勞動法-勞動契約的結束(資遣費的計算方式!?)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面對資遣,其實最重要的可能不是「資遣事由是否存在」、「資遣程序是否合法」,而是資遣費的計算到底是否正確,畢竟不是每個工作都有進行訴訟以爭取、維持工作權的實益,但無論如何資遣費至少都要拿到手。不過,調解實務中還是很多民眾(勞、資雙方都是)不了解資遣費計算的規範,所以讓我來手把手的帶你各位了解計算過程吧。

一、不要再叫我幫你算資遣費啦~

勞資爭議調解的時候,常常有民眾會表示:「委員我不會算資遣費,你幫我算。」,面對這樣的請求我大多數是拒絕的,理由如下:

  1. 我不是代理人,不能幫你主張
  2. 自己要為自己的權利負責
  3. 我當初就是數學不好才念文組

我可以現場手把手的教你怎麼算,等你算完再幫你驗算,但我堅持不能直接幫你算;其實勞動部有提供勞動部試算系統,點一點就可以得到得答案了,所以不要再叫我算啦~

順便提一下,勞工可以不懂怎麼算(用系統計算),但人資夥伴還是應該了解相關規範與計算邏輯,這是對自己職業的一種尊重。

實際操作:

  • 受僱日期、終止契約日:都是基本資料,該怎麼填就怎麼填
  • 適用勞法之日:可參照勞動部公告,民國87年就已將絕多數行業指定適用
  • 平均工資:以前六個月所得薪資÷6(未足六個月的部分,會小小麻煩擇日再說明)
  • 是否轉換新制:
  1. 94年7月1日後,全面適用新制,因此94年7月1日以後才上班者,直接點否(全部適用新制)
  2. 在94年7月1日前到職,則需要確認有無轉換新制。
  • 填完點計算得到資遣費。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有系統就儘量使用系統吧~

二、新、制退休金制度,資遣費計算略有不相同

我國於94年7月1日後,將退休金制度從「確定給付制」(舊制)更改為「確定提撥制」(新制),而兩種制度的法律依據也不盡相同:

  • 舊制:勞動基準法
  • 新制:勞工退休金條例

此外,勞退新制是採取個人帳戶的概念,雇主需要在勞工任職期間,每月提繳不低於薪資6%的數額到勞工個人專戶之中,因此勞工的退休金並不會因為離職而消滅。也可能是考量雇主已每月給付退休金,勞工離職所受到的損害較少,因此資遣費的計算也比較少,具體法規範如下:

  •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第1項(新制退休金):

「勞工適用本條例之退休金制度者,適用本條例後之工作年資,於勞動契約依勞動基準法第十一條、第十三條但書、第十四條及第二十條或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終止時,其資遣費由雇主按其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發給二分之一個月之平均工資,未滿一年者,以比例計給;最高以發給六個月平均工資為限,不適用勞動基準法第十七條之規定。」

讓我們一併看看舊制退休金的資遣費計算方式:

  • 勞動基準法第17條第1項(舊制退休金):

「雇主依前條終止勞動契約者,應依下列規定發給勞工資遣費:

  1. 在同一雇主之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平均工資之資遣費
  2. 依前款計算之剩餘月數,或工作未滿一年者,以比例計給之。未滿一個月者以一個月計

兩者的差異:

  1. 新制資遣費最多6個月(工作12年);舊制沒有上限
  2. 新制資遣費的計算基數為0.5個月;舊制為1個月
  3. 新制資遣費的計算最小單位為日;舊制最小單位為「月」

三、實際計算資遣費

計算資遣費的第一件事,確認勞工適用的退休金制度:

  1. 舊制:依據勞動基準法標準計算
  2. 新制:依勞工退休金條例標準計算
  3. 同時存有新、舊制:分開計算,舊制部分依勞基法標準、新制部分採勞退條例標準

此部分可以直接從主管機關說明知悉,不再贅述:

唯一要提醒的部分

依據勞工退休金條例的規範,勞資雙方能以不低於勞基法的標準先結清勞工的舊制年資,如果已經依勞基法退休金的標準結清舊制年資,則資遣發生時雇主不需要再針對舊制年資部分,額外發給舊制資遣費。

  •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1條第2項:

第一項保留之工作年資,於勞動契約存續期間,勞雇雙方約定以不低於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五條及第八十四條之二規定之給與標準結清者,從其約定。

(一)舊制資遣費的計算

先回顧一下舊制資遣費的標準

  • 勞動基準法第17條第1項(舊制退休金):

「雇主依前條終止勞動契約者,應依下列規定發給勞工資遣費:

  1. 在同一雇主之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平均工資之資遣費
  2. 依前款計算之剩餘月數,或工作未滿一年者,以比例計給之。未滿一個月者以一個月計。

從上面的「未滿一個月者以一個月」規範我們可以看出,舊制年資最小的單位是「月」,因此在計算時候可以直接把全部年資換算成月即可。

  • 假設:
  1. 勞工年資3年2個月又1天
  2. 平均工資為40,000元
  • 年資計算(都先換成月):
  1. 3年=36個月
  2. 2個月
  3. 1天,不足一個月,視為1個月
  • 年資總計39個月,每1年給與一個月平均工資:
  1. 39個月÷12個月=3.25年
  2. 40,000元×3.25年=130,000元(資遣費)
勞動部系統驗算

勞動部系統驗算

補充:實際上109年後到職不應適用舊制,不過系統很乖(很笨)會完全相信你的設定,使用系統的時候請注意不要點錯了

(二)新制資遣費的計算

一樣先回顧一下新制資遣費的計算標準:

  •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第1項(新制退休金):

「勞工適用本條例之退休金制度者,適用本條例後之工作年資,於勞動契約依勞動基準法第十一條、第十三條但書、第十四條及第二十條或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終止時,其資遣費由雇主按其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發給二分之一個月之平均工資,未滿一年者,以比例計給;最高以發給六個月平均工資為限,不適用勞動基準法第十七條之規定。」

新制資遣費的計算標準,沒有勞基法中「未滿一個月者以一個月」的規範,因此新制年資最小的計算單位需要精準到「日」,所以在計算時候可以直接把全部年資換算成日。

不過這邊可以稍微偷懶一點,並不一定需要非常精準地用曆日計算,而是可以便宜行事以一個月固定為30日的方式作為計算,雖然確實可能產生極小的誤差,但如果仔細看勞動部的系統,其實勞動部系統也是採相同的概念與邏輯。

  • 假設:
  1. 勞工年資3年2個月又1天
  2. 平均工資為40,000元
  • 年資計算(都先換成日):
  1. 3年=36個月=1,080日
  2. 2個月=60日
  3. 1天
  • 年資總計1,141日,每1年給與半個月平均工資:
  1. 1,141日÷360日≒3.16944年
  2. 滿一年給與半個月平均工資:40,000元×1/2=20000元
  3. 20,000元×3.16944年≒63,389元
勞動部系統驗算

勞動部系統驗算

四、小結

覺得文章、推論太長,字太多、懶得看、只想知道結論:

  1. 你可以不會實際計算,但不能不會用系統,計算資遣費請多加利用勞動部系統!!
  2. 新制、舊制年資需要分開計算
  3. 適用新制退休金的年資,資遣費計算採用勞工退休金條例的標準
  4. 適用舊制退休金的年資,資遣費計算採用勞動基準法的標準
  5. 新制資遣費,平均工資×年資換算成日÷360
  6. 舊制資遣費,平均工資×年資換算成月÷12
  7. 新制資遣費,最高基數為6個基數,也就是年資12年
  8. 舊制資遣費,沒有基數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勞資手札 的沙龍
102會員
75內容數
勞動法其實是相對平易近人的法律,沒有太多艱澀的文字。我個人深信只要花點時間累積與學習,其實一般民眾(不管你是勞工、雇主或人資)都能妥善地處理多數狀況。勞資爭議的發生確實難以避免,但只要事前將相關概念了解清楚、處理時妥適援引法律規範進行風險管理,事後大多能將爭議較完整地處理。
勞資手札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9
在符合勞基法第10-1條的前提下,司法實務多肯認雇主擁有合理的調動權,即使未經勞工同意,也未必違法。文章探討了調動的核心要素、常見爭議及法院判決,以幫助讀者理解調動的法律界限及合適做法,特別是薪資及工作條件的變更影響,並提出如何判斷調動合法性的方法。
Thumbnail
2024/12/19
在符合勞基法第10-1條的前提下,司法實務多肯認雇主擁有合理的調動權,即使未經勞工同意,也未必違法。文章探討了調動的核心要素、常見爭議及法院判決,以幫助讀者理解調動的法律界限及合適做法,特別是薪資及工作條件的變更影響,並提出如何判斷調動合法性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9/11
「派遣勞動」是勞動市場彈性化下的產物,雖然多數人對於採負面評價,但其實派遣本身有其正面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例如:利用已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派遣勞工,填補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的人力空卻;然而,在許多不肖業者努力地違法下與濫用,許多人對於派遣產生了很多錯誤,並認為派遣勞動者並不受勞動法上的保護。
Thumbnail
2024/09/11
「派遣勞動」是勞動市場彈性化下的產物,雖然多數人對於採負面評價,但其實派遣本身有其正面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例如:利用已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派遣勞工,填補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的人力空卻;然而,在許多不肖業者努力地違法下與濫用,許多人對於派遣產生了很多錯誤,並認為派遣勞動者並不受勞動法上的保護。
Thumbnail
2024/08/28
生理假確實屬於非常特別的假種,基於其不用提供請假證明的特殊性,因此雇主難以拒絕給假與查核,但又有性平法第21條特別予以保護,且因生理假逾3日部分應併入病假的規範,也使得許多人資對於生理假產生誤解進而衍生爭議,因此本文旨在說明生理假相關法律規範,包括生理假的申請條件、日數限制及薪資計算方式。
Thumbnail
2024/08/28
生理假確實屬於非常特別的假種,基於其不用提供請假證明的特殊性,因此雇主難以拒絕給假與查核,但又有性平法第21條特別予以保護,且因生理假逾3日部分應併入病假的規範,也使得許多人資對於生理假產生誤解進而衍生爭議,因此本文旨在說明生理假相關法律規範,包括生理假的申請條件、日數限制及薪資計算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前開規定所稱『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簡單說,勞動部對於「另有約定」是指: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的約定、雙方對於約定賠償金額沒有爭議,與勞方同意自薪資中直接扣抵,當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算「另有約定」、才能從勞工薪資中直接扣款;事前概括性約定,則不能算
Thumbnail
「前開規定所稱『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簡單說,勞動部對於「另有約定」是指: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的約定、雙方對於約定賠償金額沒有爭議,與勞方同意自薪資中直接扣抵,當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算「另有約定」、才能從勞工薪資中直接扣款;事前概括性約定,則不能算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勞基法適用範圍的相關問題,針對僱傭契約、承攬契約等關係進行區分,並解釋如何判斷勞動契約的適用性。文章圍繞在勞動契約所需考慮的因素展開,並探討了保險業務員的勞動契約可能性。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勞基法適用範圍的相關問題,針對僱傭契約、承攬契約等關係進行區分,並解釋如何判斷勞動契約的適用性。文章圍繞在勞動契約所需考慮的因素展開,並探討了保險業務員的勞動契約可能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合約價金中可能被扣除的所得稅、補充保費及其他費用,提供給接案族參考。也比較了公司型態的接案族得負擔的營業稅。總結來說,清楚溝通與合理規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多一分溝通,多一分合作愉快🤝
Thumbnail
本文探討合約價金中可能被扣除的所得稅、補充保費及其他費用,提供給接案族參考。也比較了公司型態的接案族得負擔的營業稅。總結來說,清楚溝通與合理規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多一分溝通,多一分合作愉快🤝
Thumbnail
基法第29條及公司法第235條之1僅規定公司於章程明定,用於分派員工酬勞之獲利狀況之一定定額或比例,以及公司如有盈餘,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予獎金或分配紅利。 至於如有盈餘時,如何核發給個別員工,法無明文,雇主自得考量企業經營治理之需、獎勵之目的、員工之表現,以及薪酬之公平合理性等因素,
Thumbnail
基法第29條及公司法第235條之1僅規定公司於章程明定,用於分派員工酬勞之獲利狀況之一定定額或比例,以及公司如有盈餘,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予獎金或分配紅利。 至於如有盈餘時,如何核發給個別員工,法無明文,雇主自得考量企業經營治理之需、獎勵之目的、員工之表現,以及薪酬之公平合理性等因素,
Thumbnail
『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 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核係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資」定義之意旨。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2月
Thumbnail
『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 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核係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資」定義之意旨。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2月
Thumbnail
勞工保險屬於雇主強制義務且勞動法具備公法性質,不能因為勞、資雙方私下約定而無視法律強制規範,因此即便雇主有額外給予勞工津貼,未投保責任(行政罰與民事賠償)都依然不會消滅、改變,甚至也不會因此減少(無法主張與有過失)。
Thumbnail
勞工保險屬於雇主強制義務且勞動法具備公法性質,不能因為勞、資雙方私下約定而無視法律強制規範,因此即便雇主有額外給予勞工津貼,未投保責任(行政罰與民事賠償)都依然不會消滅、改變,甚至也不會因此減少(無法主張與有過失)。
Thumbnail
勞資調解可不可以不要找律師?勞資調解怎麼進行?調解不成立會怎樣? 律師幫你解析勞資調解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Thumbnail
勞資調解可不可以不要找律師?勞資調解怎麼進行?調解不成立會怎樣? 律師幫你解析勞資調解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Thumbnail
行政法院判斷「工資」的二項原則基準為: 「勞務對價性」及「給付經常性」。 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無明文解釋,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是不是工資又與公司發放辦法特別有關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個案年終獎金被法院認定是工資:    員工手冊第四章第4.07條規定: 凡在
Thumbnail
行政法院判斷「工資」的二項原則基準為: 「勞務對價性」及「給付經常性」。 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無明文解釋,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是不是工資又與公司發放辦法特別有關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個案年終獎金被法院認定是工資:    員工手冊第四章第4.07條規定: 凡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